诸行

(术语)行者迁流之义,谓生自因缘,迁流三世之有为法也。其法数多,故曰诸行。中论观行品曰:诸行名五蕴。法华玄义十曰:诸行是因缘生法。..

诸仙

(杂语)称婆罗门净行者。法华经序品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

随信行

(术语)声闻乘见道位中有利钝之二根,利根名随法行。钝根名随信行。以信他之言教,随而修行故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别立二名,诸钝根名随信行者..

百即百生

(术语)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赞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出定

(术语)出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

正助杂三行

(术语)正行助行杂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称名也。助行者,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之四称也。杂行者,谓不入此五者之一切诸善万行。..

加持念诵

(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以语密念诵也。盖行者已于本尊加持之位,自证圆极,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门,说法利生也,此之为正念诵。..

加持供物

(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加持供物也。以若不加持,则诸飞行之药叉罗刹,幽阴鬼等来,悉盗食之,或触秽之故也。

句轮

(术语)对于一字之真言而称多字之真言曰句轮。义释十一曰:凡行者持诵时,当观字轮或为句轮。所谓句轮者观本尊心,心上有圆明而布真言之字,轮转相接,令明了现前。持诵时观此字,犹如白乳,次..

出期

(术语)出离生死苦之期限也。无量寿经下曰: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行事钞上三曰: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

布字观

(术语)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观想其理义,谓之布字观,又曰布字严身观。大日经疏十七曰:以阿字布于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

离身行

谓断除欲界烦恼,得色界之四禅果而远离色身。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三中):“离身行者,除欲界结,得四禅,故名离身行。” p6715 ..

痴定

据观音玄义卷上载,仅有禅定而无智慧,称为痴定。反之,仅有智慧而无禅定力,则称为狂慧。痴定之行者,犹如盲儿骑瞎马,于定中每有堕坑落堑之险。p6669 ..

月轮观

观自心如月轮之观法。又作净菩提心观。即阿字观。据菩提心论载,满月为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似,故喻自心形如月轮。修行者于内心中观白月轮,作此观能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之光遍于虚空..

加持念诵

乃正念诵之异称。略作念诵。为五种念诵中之三摩地念诵。于密教修法时,行者内心安住于定中,观想、诵念本尊之真言。[胎藏界大法对受记卷六](参阅“念诵”3220) p1576 ..

加持念珠

乃密教行者于修法时,入正念诵前,加持念珠之方便行法。即先取念珠,唱囕字真言;次诵净珠咒,令念珠清净;后顶载三次,为五大愿等之祈念;再唱旋转真言,旋转念珠三次(旋转系表示转法轮之义)..

加持身

即佛菩萨起大悲心为化益众生所现之佛身。即密教行者修身、口、意三密之妙行而与三密相应时,于其瑜伽观中来现之佛身。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即以平等之身、口、意秘密加持为所入之门,谓以平等密印..

加持印明

(一)指密教行者修法前,为清净供物供具,消除行者自身过去之罪业,行加持时所采之印契与明咒。大日经疏卷十五(大三九·七三四下):“当以空、水二指头相捻,余三指皆舒散之,用此印加持诸物,..

出期

即出离生死苦海之期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六上):“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

礼盘

指礼佛及说法时所升之高座。原称高座或师子座,早在佛世时即有。其座高不定,或纵横约三尺;或纵六尺、横三尺,上敷一叠或半叠。禅宗坐禅时亦多用之。 密宗修法时,多将礼盘置于须弥坛正面,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