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开示颂

上堂开示颂

◎ 黄 檗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摘自《禅诗三百首》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十二卷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十二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十二卷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页。丑三、辨魔事寅一、示魔事相卯一、明致魔之由前面我们讲到真如三昧因地的修学跟它果地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过..
念佛“六信”

念佛“六信”

信自者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
安忍不是懦弱的表现

安忍不是懦弱的表现

济群法师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环。要达到面对、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处待,的确不是一朝一夕能达致的境界。安忍必须与慈悲心并行才能成功。我们佛法中所说的忍,并非指畏惧停缩不..
《洞见宇宙的奥秘》——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洞见宇宙的奥秘》——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为什么宇宙建设得如此庞大?为什么宇宙的层次结构和人类社会一样?为什么外星人可以没有肉体?为什么人类的基因被设置成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分析私有制?今生带不走的是什么?今生带得走的..
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净界法师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
追求佛法的人必须淡泊金钱和财物吗?

追求佛法的人必须淡泊金钱和财物吗?

问:有人说,得知真实佛法的人不可以贪图金钱和财物,而要尽量淡泊处之。可是我虽然知道靠金钱物质不能得到真实的幸福,却还是无法去掉对钱财执着的心。请问,对待金钱和物质,我们该持什么样的..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一、善终:念佛人得善终,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且是容易得到公认的,现今在佛教兴盛的地方,很多医院都知..
宿辉公精舍

宿辉公精舍

温庭筠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摘自《温庭筠诗词集全编》..
校量布施功德

校量布施功德

地藏菩萨请示佛“校量布施功德”,这个校量功德是说,你在行布施的时候,告诉你怎样去做、怎样观想,你得到利益那就完全不同,有天渊之别。比如一位穷苦的人,给他一件东西,或者给衣服、给钱,..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