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卧龙寺

游卧龙寺

游卧龙寺边应孝太极秀峰出西峡,莲台涌露惠万家;游人频临卧龙寺,赞缘赞智赞佛法。
谁来享用祭品?

谁来享用祭品?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这天,一位名叫「生闻」的婆罗门,来竹园请问佛陀:「可敬的瞿昙!我们婆罗门主张对死去的家人祭拜布施,因为有血缘关系,就能让他们享用到所..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摘自《禅师三百首》王维(701-761),字摩诘,取自《维摩诘经》,唐朝著名山..
不贪不争,心静如水

不贪不争,心静如水

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陈留东昏人刘昆,他在江陵县当县令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一年,县里突然发生大火,不一会儿火助风势,烈焰腾空。刘昆闻讯,赶赴现场,看到火势越来越猛,心里..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唐白居易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周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摘自《 禅诗三百首》..
忍辱太子舍身尽孝

忍辱太子舍身尽孝

在中印度的北方,有一个波罗奈国,过去在这个国家有个非常聪明的国王,他既仁慈又贤德,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天王后生了一个太子,所有的人民都高呼万岁,为太子的降生而庆贺。太子妙相端..
听僧吹芦管

听僧吹芦管

听僧吹芦管唐薛涛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罢阅梵书聊一弄,散随金磬泥清秋。 摘自《禅诗三百首》
为什么在寺院内无论性别、年龄,都互称“师兄”?

为什么在寺院内无论性别、年龄,都互称“师兄”?

在日常学佛的过程中,为何居士间常以“师兄”相称,而没有师弟、师姐、师妹之称?事实上,学佛是为了觉悟,称呼“师兄”是对学佛人的尊敬和赞美。“师兄”,代表修学佛法者皆平等,没有高低之分..
法藏法师: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

法藏法师: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

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往生论》中所示的「礼敬门」,对念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其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五体投地来礼敬、仰祈弥陀佛的悲愿不舍摄受往生。由于我们过去愚痴,只知追求名利、财..
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我们在逛寺院的时候,你会发现佛菩萨精美的造像,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他们温雅的神态、端庄的面庞让人感觉心生欢喜,如沐春风。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佛菩萨的造像大多都是半睁半闭着的..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