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能否戴佛珠在颈上?
传统的规矩法则,只有方丈和尚,一寺住持会把佛珠戴在身上,加上黄袍袈裟,一派庄严气象,倍加令人景仰。其实并没有什么经典文献说明一般人不能戴佛珠在身上。所以若有人,甚或出家人叫你不要把佛珠戴在身上,你不妨反问他为何不可,看看他能否对答。
既然传统规矩是这样,又为了尊敬寺院住持和礼仪关系,我们在寺院或街上,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挂佛珠在身上。然而居士在家中,大可以随便挂佛珠在颈上,没有理由不可以这样做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龙泉寺
传统的规矩法则,只有方丈和尚,一寺住持会把佛珠戴在身上,加上黄袍袈裟,一派庄严气象,倍加令人景仰。其实并没有什么经典文献说明一般人不能戴佛珠在身上。所以若有人,甚或出家人叫你不要把佛珠戴在身上,你不妨反问他为何不可,看看他能否对答。
既然传统规矩是这样,又为了尊敬寺院住持和礼仪关系,我们在寺院或街上,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挂佛珠在身上。然而居士在家中,大可以随便挂佛珠在颈上,没有理由不可以这样做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龙泉寺
菩萨优婆塞显觉杨卓编太虚法师论佛学次第统编佛法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对于一大藏经律论著,每使人望洋兴叹,莫知何所适从。虽有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佛尔雅、佛学小辞典、佛学大辞典等编撰,仅解释名句耳。虽有大明三藏法数、教乘法数、诸乘法数等撰编,仅录列名数或略解句义耳。虽有阅藏知津、法海..
亦名:以次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不次取食。居士讥言,不厌足,譬如猪狗牛驴骆驼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戒本卷下·八·一)
亦名:用意受食戒缘起、正意受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请僧设供。六群不用意受食,捐弃羹饭。居士讥言沙门无厌,贪心多受,如谷贵时。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戒本卷下·七·四)..
亦名:羹饭等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自下饭已,入内取羹还,食饭已尽;时与羹已,复还取饭,饭还羹尽。讥似饿人。比丘举过,因诃制戒。”(含注戒本卷下·七·一三)..
亦名:系二、想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受已,左右顾视不觉,比座取钵藏之。比丘白佛,因诃制戒。”(含注戒本卷下·九·二)
亦名:使非亲织戒缘起、自乞缕使非亲织戒缘起子题:繀、莩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跋难陀缝僧伽梨,乞线遂多。持线使织,自作繀看织。居士讥嫌,比丘举过,诃制此戒。”(含注戒本卷上·三二·二)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就戒缘中,初为成衣,乞缕遂多。雇织作繀,非出家仪,故为过始。佛..
【薄拘罗】文句:此翻善容,色貌端正故。准贤愚经:应翻重姓。中阿含:异学又问:汝于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应作如是问。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贡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衣,未曾针缝衣,未曾受请,未曾从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与尼相问讯..
常州芙蓉山太毓禅师,金陵范氏子。因行食到庞居士前。士拟接,师乃缩手曰:「生心受施,净名早诃。去此一机,居士还甘否?」士曰:「当时善现,岂不作家?」师曰:「非关他事。」士曰:「食到口边,被他夺却。」师乃下食。士曰:「不消一句。」士又问:「马大师著实为人处,还分付吾师否?」师曰:「某..
石林和尚见庞居士来,乃竖起拂子曰:「不落丹霞机,试道一句子。」士夺却拂子,却自竖起拳。师曰:「正是丹霞机。」士曰:「与我不落看。」师曰:「丹霞患哑,庞公患聋。士曰:「恰是。」师无语。士曰:「向道偶尔。」又一日问士:「某甲有个借问,居士莫惜言语。」士曰:「便请举来!」师曰:「元来惜..
百灵和尚,一日与庞居士路次相逢。问曰:「南岳得力句,还曾举向人也无?」士曰:「曾举来。」师曰:「举向甚么人?」士以手自指曰:「庞公。」师曰:「直是妙德,空生也赞叹不及。」士却问:「阿师得力句,是谁得知?」师戴笠子便行。士曰:「善为道路!」师更不回首。..
则川和尚蜀人也。庞居士相看次,师曰:「还记得见石头时道理否?」士曰:「犹得阿师重举在。」师曰:「情知久参事慢。」士曰:「阿师老耄,不啻庞公。」师曰:「二彼同时,又争几许?」士曰:「庞公鲜健,且胜阿师。」师曰:「不是胜我,只欠汝个[巾*(仆-人)]头。」士拈下[巾*(仆-人)]头曰:「恰与师相..
襄州居士庞蕴者,衡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后与丹霞为友。一日,石头问曰:「子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士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乃呈偈曰:「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
浴室设跋陀婆罗菩萨像,本水因圆通之说。《首楞严经》云:“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
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谓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讥谦之。佛乃制戒。不应持大盖。若天雨即听(字平声即开许也)。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代彭际清编,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间在家奉佛的人士(限于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乃是记载历代居士事迹比较完备的一部书。此书的编辑,是因为过去专载佛门人文事迹的书,象《弘明集》、《广弘明集》、《佛法金汤》、《金汤征文录》、《法..
佛学大辞典曰:梵语尼底,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又曰..
【周叔迦】近代唯识学者,安徽至德人,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十五年开始研究佛学,二十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中法诸大学,主讲唯识学、因明学、中国佛教史等课程。他在北京加入三时学会,《宋藏遗珍》的出版,他出力颇多。二十二年,叔迦以其讲..
【法舫】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寺义学读书,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亲近太虚大师。武院毕业,入北京藏文学院,曾随大勇组织的西藏学法团赴西藏学..
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者,如小乘的比丘和大乘的菩萨僧是;心出家者,如大乘的菩萨居士是。
凡夫和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
(书名)八卷,清彭绍升着,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别号知归子。法名际清。因刘遗民高忠宪二公往来修学之地,皆名东林。故题其居曰二林。自号二林居士。居士治古文,言有物而文有则。熟于本朝掌故。所述事状信而有征,卓然可传于后世。论学之文。精心密意,纪律森然,汇为二十有四卷,名二林居集。居士谈..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
(名数)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也。碧岩七十八则曰:古有十六开士于浴僧时随例入浴。
(名数)显教之经论,处处举贤护等十六菩萨,是皆在家之菩萨也。全举其名者。但思益经与智度论,宝积经百十一曰:复有十六大士,贤护菩萨而为上首。 无量寿经曰:又贤护等十六正土。法华论上曰:如颰陀波罗(译言贤护)菩萨等十六大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智度论曰:善守(与贤护同义)等十六菩萨..
可久。居四明开化。常诵法华。因坐化。三日复苏。语净土事与十六观境不异。见莲华台皆标合生者姓名。一紫金台标云。大宋成都广教院熏法华当生此中。次一金台云。明州久法华生此。又一金台云。明州孙十二居士合生此中。又银台标云。明州徐道姑当生此中。语讫复逝。五年徐道姑亡。异香满室。二十年孙居士..
居士庞蕴。字道玄。衡阳人。世业儒。贞元初谒石头和尚。玄言妙契。一日石头问。子自见吾以来。日用事作么生。对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乃呈一颂曰。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柴。石头然之。后参马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
襄州居士庞蕴者。衡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本业儒。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德宗贞元初谒石头迁禅师。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后与丹霞天然禅师为友。一日石头问曰。日用事作么生。士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乃呈偈曰。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