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为什么又名为精舍、莲社呢?
精舍又作精庐,原指智德精练者的舍宅,乃寺院别称之一。精舍是指很精緻、规模不大,由虔诚、少数信者聚集的地方。
莲社是念佛修行的结社。莲,象徵淨土宗,所谓九品莲花为父母,故称莲宗,念佛人建立的道场就称为莲社。但也不一定淨土宗才可以称莲社,如华严莲社,以弘扬《华严经》为主;华严,象徵修行的境界如莲花般清淨庄严,佛教讲究清淨,故以莲花为名的也很多。
精舍又作精庐,原指智德精练者的舍宅,乃寺院别称之一。精舍是指很精緻、规模不大,由虔诚、少数信者聚集的地方。
莲社是念佛修行的结社。莲,象徵淨土宗,所谓九品莲花为父母,故称莲宗,念佛人建立的道场就称为莲社。但也不一定淨土宗才可以称莲社,如华严莲社,以弘扬《华严经》为主;华严,象徵修行的境界如莲花般清淨庄严,佛教讲究清淨,故以莲花为名的也很多。
菩萨优婆塞显觉杨卓编太虚法师论佛学次第统编佛法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对于一大藏经律论著,每使人望洋兴叹,莫知何所适从。虽有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佛尔雅、佛学小辞典、佛学大辞典等编撰,仅解释名句耳。虽有大明三藏法数、教乘法数、诸乘法数等撰编,仅录列名数或略解句义耳。虽有阅藏知津、法海..
(书名)唐玄应撰,二十五卷。又,唐慧琳撰,百卷。此书采集玄应音义慧苑音义等而成。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单行本。又收入续藏中。近收入频伽精舍大藏经中。
(书名)唐希麟撰,十卷。此书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单行本。又收入续藏中。近收入频伽精舍大藏经中。
(术语)极少之称。楞严经二曰: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万国土。
禅师道遵。字宗达。吴兴张氏。年二十。受具戒学毗尼。复参左溪习止观及法华三昧。尝从容谓门人曰。尧舜之民不必独义。教之至也。教若不至民何咎焉。乃广写法华。置经院于姑苏支硎山。举高行沙门二七人。常持法华。以烛继昼。用扬大雄之慈声。大历元年。郡刺史韦元甫。尚书刘晏等。尊慕大乘相与表奏。赐..
释智严。西凉州人。弱冠出家。便以精勤著名。纳衣宴坐蔬食永岁。每以本域丘墟志欲博事名师广求经诰。遂周流西国进到罽宾。入摩天陀罗精舍。从佛驮先比丘谘受禅法。渐深三年功逾十载。佛驮先见其禅思有绪。特深器异。彼诸道俗闻而叹曰。秦地乃有求道沙门矣。始不轻秦类敬接远人。时有佛驮跋陀罗比丘。亦..
释慧观。姓崔。清河人。十岁便以博见驰名。弱年出家游方受业。晚适庐山又谘禀慧远。闻什公入关。乃自南徂北。访核异同详辩新旧。风神秀雅思入玄微。时人称之曰。通情则生融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乃着法华宗要序以简什。什曰。善男子。所论甚快。君小却当南游江汉之间善以弘通为务。什亡后乃南适荆州。..
【一向趣寂声闻】 p0010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
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所有语业意业,现行亦尔,由彼大师心无惧虑,善御所化一切大众随其所欲,自然强力折伏摄受,教诫教授方便具足。不护作何业?谓能无间断..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何更..
京兆草堂和尚,自罢参大寂,至海昌和尚处。昌问:「甚么处来?」师曰:「道场来。昌曰:「这里是甚么处?」师曰:「贼不打贫人家。」僧问:「未有一法时,此身在甚么处?」师作一圆相,于中书「身」字。..
律中佛大弟子。皆自经营精舍。如大迦叶自蹋泥等。毗婆沙论问曰。诸大弟子漏结已尽。何故恓恓有所经营。答曰有五事一为(报佛)恩故。二为长养佛法故。三为灭凡劣众自贡高故。四为将来弟子。折伏憍豪故。五为发起将来福业故。..
肇云。閑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隋炀帝敕遍改僧居。名道场。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
《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后梁贞明五年(919)生,后唐天成间(926~929)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入天台山受具足戒。通南山律,有律虎之称。任两浙僧统,吴越国王授以明义宗文大师的称号。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吴..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
佛学大辞典曰:梵语尼底,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又曰..
【四十一位】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论》把十信摄入十住位的初发心住,成为四十二位,慈恩窥基大师、把等觉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这样就成为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菩萨。..
【唐大圆】近代唯识学著名学者,太虚大师早期弘法及事业上的助手。大圆湖南武岗人,约出生于在民国前二十年左右。民国初年曾皈依印光大师,初修净土,于佛学造谙颇深。民十一年开始追随太虚大师,大师聘其为汉口佛教会佛教讲习所主任。继之武昌佛学院创立,大圆任教务主任。大师在武院讲《成唯识论》,..
【周叔迦】近代唯识学者,安徽至德人,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十五年开始研究佛学,二十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中法诸大学,主讲唯识学、因明学、中国佛教史等课程。他在北京加入三时学会,《宋藏遗珍》的出版,他出力颇多。二十二年,叔迦以其讲..
【法舫】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寺义学读书,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亲近太虚大师。武院毕业,入北京藏文学院,曾随大勇组织的西藏学法团赴西藏学..
山名,在中国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佛的尊称,因佛乃天、人之师。此天人师的嘉号,乃佛十号之一,所以只有佛才可以称为大师,凡小是不可以僭称的。
1、禅宗衣钵相传共有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2、指惠能大师,因惠能是禅宗之第六祖。
又名清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隋智顗大师,因居于天台山,后又入寂于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大师。
(?-805)唐代高僧,为净土宗第五代祖师。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在睦州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师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时称为后善导。
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此四大山都在中国,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602?-664)唐代高僧。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于太宗时曾到印度研究佛学十七年,回国后翻译佛经很多,人称为三藏大师,或慈恩大师,为法相宗之开祖。
(术语)修习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之行业。遮那业六种之一。日本台家六祖智证大师所设。见台宗学则上。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