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供养偈
临斋时念的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是为感恩;供养众生,是为报恩。平常供养三宝,亦同时为了广度众生。三宝接受供养之后,即可以此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便是将自我的所有,转变成为一切众生共享的利益。然后再把自己所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三宝及众生,所剩的便只有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
简言之:我们先以物品供养,再将功德回向,即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灵药良方。
饭前供养偈及观想:
(十称阿弥陀佛)
简易供养偈
临斋时念的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是为感恩;供养众生,是为报恩。平常供养三宝,亦同时为了广度众生。三宝接受供养之后,即可以此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便是将自我的所有,转变成为一切众生共享的利益。然后再把自己所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三宝及众生,所剩的便只有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
简言之:我们先以物品供养,再将功德回向,即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灵药良方。
饭前供养偈及观想:
(十称阿弥陀佛)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香味,波斯匿王四处张望,寻着这股特殊浓郁的香味,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大王便向世尊请法:“世尊,这一股香气是从哪里来的?”佛陀说:“大王,您想知道这香气的来处吗?”波斯匿王..
给孤独长者的故事。这个给孤独长者的全部财产有五亿四千万,他到王舍城碰到佛陀以后就发愿,回家盖个大精舍,让佛陀跟僧团转法轮。结果找到祗园太子,祗园太子就把地卖给他,但是树太子自己送。精舍盖好以后,佛陀带着僧团到舍卫城来弘法。给孤独长者家里很高有七层,经常请出家人包括佛陀来他家应供给..
一、一般沉香的鉴别方法如下:1、假沉香多半为水沉,但比重上往往超过正常水沉比重,手感上非常不自然。2、假沉香一般表皮很黑,但技术好的也会加上一般木纹或木斑,所以愈是漂亮外型的沉香,愈是要注意。就算里面有木纹及含油者,都未必是真品。3、假沉香燃烧时,香味多半带香水或香精味,有些还有酒..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家中受供。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每当供养比丘之时,狗都眼睁睁地盼望,想要得到一点食物。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大德比丘,知道这只狗的心思,常捏饭团分给狗吃。这位比丘天天接受..
佛前十种供养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灯。第四璎珞。第五宝盖。第六幢幡。第七衣服。第八果食。第九音乐。第十合掌作礼。第一就是香。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买最好的那个香、最值钱的那个香,不要买那一种香,是几几乎,人家要把它丢到垃圾箩里,丢到那个garbage,你把它捡来,来供佛,这是不够诚心..
安居第九日(一):何为把身口意三业供养给阿弥陀佛希望大家宽松,不要学着得到些什么,要学着能去掉些什么,能融化些什么,使我们的心理变得轻松、简洁起来,使复杂、沉重、欲搞学问的心休息下来。休息对这个减劫时代的众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寿命在减少,但我们心理的负荷没有减少,那样人就会很苦恼,..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
问 题 (小火焰)1.为什么父亲会常中乐透?我为他供养了自身佛像,该功德能让他不用堕落赌博和酒地狱吗?什么因缘让他没有儿子?2.什么业力当母亲还在胎里时,让外婆很想吃猪血?当出生后,母亲曾移动身体且叫声如快被宰杀的猪只?什么业力,使当知道在胎里的,不是儿子时,会让母亲跟父亲吵架?这种业力..
当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那个时候皇帝是唐朝武则天),武则天题的这四句“开经偈”。这四句偈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后的许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没有办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再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
好像,你去护持一个法师,我去护持一个法师,令出家人分开,不能同住修行,这就是破坏僧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实实去修行,不好虚名假利,不贪供养,就是正法住世。如果每个出家人能持银钱戒,能坐禅,能日中一食,能时刻搭袈裟,严持戒律,就是正法住世。正法住世,也就是时刻..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有十种的供养。十种供养都是什么呢?第一就是香。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买最好的那个香、最值钱的那个香,不要买那一种香,是几乎,人家要把它丢到垃圾箩里,丢到那个garbage,你把它捡来,来供佛,这是不够诚心的。要用最好的那..
供养舍利子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当然我们也是可以供养佛菩萨的圣像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一定充满信心。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供养佛像的功德感应。供养佛像的功德感应我家里供奉着地藏菩萨,在供菩萨的那间房间里,除了供桌外,还有一个木制的大抽屉,上面还用丝经盖着,..
财供养 法供养这个财供养,如果你有智慧,能够三轮体空,以平等心去供养,实际上也就是法供养。维摩诘居士,他拿供具,一份供养难胜如来,一份供养会上最贱的一个乞丐。以平等心供养,他当下这个供养就是法供养。相好是度众生的方便,一方面他寄寓着法身的功德,另一方面他能令众生欢喜,产生欣慕之心..
禅香是对佛菩萨的供养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都可以见到香的踪影。密法中,不同的本尊甚至有不同供养的香,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香能袪除一切臭气、不净,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美妙的乐受,因此常被用来做为供养佛菩萨、本尊的圣品,如《苏悉地经》中,..
念观音名号可摆脱火灾、水溺、黑风、刀兵、恶鬼、牢狱、怨贼等7种灾难;还可使众生远离淫欲、嗔恚、愚痴等“三毒”的熬煎。经中总结说: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复次”:讲完广修供养之后就要忏悔业障,你若修供养而不忏悔业障,这也是无有是处的。“善男子”:所以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忏是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业要忏除;悔是悔其后过,不再重犯。佛教里有拜忏的修法,就是在佛前..
供养功德的大小全看你的诚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然种种灯”:然,就是点燃。燃种种灯就不是只燃一种灯。燃种种灯有什么好处呢?在佛前点灯来供佛,主于眼目明亮,因为你让佛前明亮,因此你的眼目也就明亮,所以眼目明亮都是供佛所得的福报。如果眼目不明亮呢?那就是在佛前没有供养过灯。这种种的灯,..
问题:普贤菩萨的第三个行愿是「广修供养」。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实践「广修供养」?星云大师:广修供养,就是结缘的实践。我们对待每个人,不一定要用金钱、衣物、食物,甚至用珍珠、宝贝来供养对方,而是心香一瓣。打从心里对你释出善意,你也感受到我的好意,就是接受了我的供养。或者我对你一个微..
弘一法师己卯 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 李芳远记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普济寺中设备未广,不能够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
● 普劝念佛文莲池大师《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宝贵,受用现在,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小,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
怎样能常得到十王的守护、恭敬、供养?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智首菩萨又问文殊师利菩萨,怎样能常得到十王的守护、恭敬、供养?①天王:是指四天王而言。他们住在须弥山中间的四方,..
黄柏霖:十粒供养尽除贫穷我现在就举一个公案,「十粒供养,尽除贫穷」,摘自《法苑珠林》,十粒除贫。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有这一段故事,它说在隋朝终南山有一位叫普安法师,他是一位得道的圣僧,他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弘法,大家都争着要设斋供养。有一天他就来到大万村,刚好有一位田遗生..
佛陀在世的时代,有一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修行。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比丘们感到很惊讶,请示佛陀:“世..
供养是能够帮助我们增加福报和功德的修行,使我们的劫难和灾厄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一切的伤害和病痛,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而且供养的好处还有很多,并且通过供养还可以帮助我们远断除烦恼,使我们的心境得到提升。那么供养感应是什么呢?供养是佛教用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
国王供养尊者古德云:佛法从恭敬中求。能有一分恭敬,便能消一分业障,增长一分福慧。众生流转六道,无不因贪、瞋、痴、慢、疑、邪见六毒所致,所以唯有藉由修行返观自照,从恭敬中降服我慢,虚心求法,才能深体佛心,契悟法要。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叫月氏国。国王栴檀罽尼吒非常崇尚佛法,所以当他知..
一年前的今天,同事告诉我,全国都地震了!从那时开始,一场重大的灾难降临到中国的西南部,一年后的今天,除了对当年的那场灾难的悼念,还有全球蔓延的猪流感病毒!已经整整一年了,我们为地球的环境做了些什么??最近博客的更新进行得很缓慢,还是希望能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简单便捷的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园安心立命寻觅最切的世纪。向外驰骋的阳刚力势越强,向内收敛的阴柔力势亦因平衡之内需而伴生。一阴一阳之谓道,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乃是人类与个体之幸事。否则,人类种系文明或有颠坠之虞,个体亦将备尝飘零孤寂之苦。常有人问,学佛到底有何用..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月灯三昧经》佛教十分重视「供养」,究竟供养有何功德利益?这首偈语告诉我们,常行供养,能够为自己种下成佛的善因。供养的对象,不只限于佛法僧三宝,像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供养,对师长的侍奉也是供养,对世间一切我尊敬的人,为表达我的心意..
在这里有一个窍诀,我们无论供养什么,要做到三轮供养,三轮供养是现前的供品、供境(被供养者)、供养人供养的时候三轮体空就是这三个层面,体性为空。它们又各分为两类:现前的和非现前的。现前的是什么?比方说,桌子上这一盆花,这就叫现前的,显在你面前的,这是现前的供物,我们看到的葡萄是现前..
一朵须曼花的至诚供养《大悲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以念佛故,乃至一花散于空中,如是福德所得果报不可穷尽。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应供。斋毕,大眾正静默等待佛陀开示时,突然于人群中传来阵阵骚动:「喂,你看!那位比丘的耳朵上别著一朵好大的须曼花!」「出家人怎麼可以戴装饰品呢?」「真..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