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化解时的必要认知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 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它们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讨回一个公道。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会有那些现象?这都是他的冤亲债主来找他算帐。他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跟众生结罪缘,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 不仅是病苦,就连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如意、不顺遂的事,也常常是受到冤亲债主干扰而不自知。《地藏经》中提到:“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些临命终时现身的恶道鬼神,也都是冤亲债主变现来诱骗我们前往三恶道受苦的。 因此,当我们遇到重大病苦或诸多不顺时,理应依照佛法的教导来正确面对,而非到处求神问卜,藉卜卦改运来化解灾难,这种做法即使花再多的钱,终究也是徒然!印光大师说:“世人有病及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业,业消则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即为违背佛教,不可不知。” 疾病的种类: 病有三种。第一种病是生理的疾病。饮食不当或寒暑不留意招惹的病,比如说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呢?赶快上医院打针吃药,绝对不能耽误。因为身体发烧之后恐出现并发症,引起其它别的病变,耽误不得,赶快去打针吃药,几天后也就好了。 第二种是业障病。凡是到医院能检查出来的病就叫业障病。你要肯真心念佛,就能消这个业障。大陆一位居士的肺门上长了一个比鸡蛋还大的肿瘤,发病时大口地吐血。大夫一看没治了,发出死亡通知书。他母亲是学佛人,学得相当好就告诉他:“儿子,咱们不治了,咱找个高明的大夫吧。”找谁呢?大医王。“儿子,你就念佛吧,死呢,咱就死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就这样他念佛求往生。念了两个月的佛,回家后就往外吐血、吐烂肉,吐了四次不吐了,后来再到医院检查,肿瘤没有了。 这就是由自己业力所感得的业障病(例如癌症、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等等这些病症较重、患者痛苦、不易治愈的疾病都可以归纳到业障病之内,尤其是我们学佛修行之后,很多人业障现前反而得了重病,这些都是障碍我们修学的业障病)。业障病怎么去除呢?自己的业力还得自己消。他没烧金元宝,也没烧黄纸钱,就是死心塌地地念佛,最后肿瘤没有了。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教给我们“忏悔业障”,诚心的忏悔才是消除修学路上众多业障的主要方法。 业障病需要不需要吃药呢?也需要吃药。但要明白吃药是助缘,助你好得快,能治业障病的主因是清净心、忏悔心,诵经念佛来祈求佛菩萨加持的恭敬心。心里没有贪、瞋、痴三毒,外边的毒素就不会感染,再用客观因素的助缘吃点药,病就好得快。 第三种病不好治。什么病呢?冤亲债主的病。什么是冤亲债主的病?到医院检查不出来因,但是自我感觉身体又确实有病。病源是什么?冤亲债主,所谓冤鬼附身。 医生没法医治,药物对他不起作用。这一类病如何治?佛法的超度诵经、解冤释结对这类病有效。超度,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调解、劝导。因为过去做错了事,希望求谅解。诵经、拜忏的目的就是调解,如果对方接受了,他离开,病就会好起来。 现代人被冤亲债主附身的很多,神智失常、胡言乱语,严重的就送精神病院去治疗,结果愈治疗愈糟糕。 冤亲债主这个病最好找高僧大德从中调解化解。可到哪里去找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是可遇而不可求。找不到怎么办?在佛前忏悔业障,自己去调解,要天天忏悔,这就需要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然后把功德回向给这些冤亲债主。今天他不饶你,明天、后天还这样做,直到能够感动他们为止。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因为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登地菩萨尚不能知其少分功德,何况是在六道轮回中的鬼神界众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提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印光大师也提到:“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在《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将他灭度后、弥勒佛未出世之前的娑婆世界众生,嘱咐地藏菩萨代为照顾与救度,换言之,佛不在世,地藏菩萨为代理佛。 不明理的人,不知道解冤释结要从化解冤亲债主内心的仇恨着手,反而利用“大鬼赶小鬼”的打压方式,仗着他们所拜的鬼神或符咒,去驱赶冤亲债主,强迫他们离开。此举不但成效不彰,还会把冤亲债主给惹毛,虽然可能暂时屈服于大鬼的势力,暂时离开不来讨债,但等到过阵子因缘又具足时,就会变本加厉来算这笔帐。犹如欠债人对待讨债人,不但无还债之诚心,反而以强蛮手段对待讨债人,导致仇上加仇,所以冤冤相报,苦不堪言。 明理的人,了解凡事皆有因缘,“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为彻底解冤释结,帮助对方离苦得乐,理应以慈悲心、真诚心念佛诵经来回向给冤亲债主。藉由自己真诚忏悔的心力与佛菩萨大慈大悲的法力,来化解冤亲债主内心的仇恨、解除他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他们超生善道或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解开往昔纠缠不清、冤冤相报的恶缘。 二、每日固定的修行功课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要化解冤亲债主心中的仇恨,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要发长远心为冤亲债主永脱恶道来修行,来让冤亲债主感受到我们真诚忏悔的诚意。这些诚意如同心灵甘露,不但能清洗我们的贪瞋痴慢,也可浇熄冤亲债主心中的怒火,化怨恨成宽容,再藉由佛力加持,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为了解冤释结,我们要发愿在固定时间内专门为他读多少部经,数量要多。例如发愿念一百部经或一千部经,而这一百部经或这一千部经,是专门为他而念的。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大。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但是这种为超度而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比如说在一年内念完一千部经。不能说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是没用的。 1、昭告:每天做功课时,在问讯前,先净身口意,在佛前说明此次做功课的目的。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弟子为代○○○及他的累劫冤亲债主忏悔所有的业障,特持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企盼○○○与他累劫冤亲债主的业障能早日消除,深信净土念佛法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问讯、三拜。 2、诵《地藏经》,往生咒21遍,合掌念“阿弥陀佛”一千声。 3、诵经持咒念佛后,站起来代冤亲债主忏悔、皈依三宝与发愿。 ⑴.忏悔: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多生以来因业障重,故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今天我代您们在佛前发露罪愆,您们要志诚恳切,随我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⑵.皈依: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累劫以来不闻三宝之名,不解皈依之义,所以受轮回之苦。我现在在佛前代您们皈依三宝,我念一遍,您们跟着我念一遍(下列皈依词每段念一遍后,心中再默念一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天魔;皈依法,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邪说;皈依僧,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徒众。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堕地狱;皈依法,生生世世永不堕饿鬼;皈依僧,生生世世永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⑶.发愿: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既然已经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我现在再代您们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令您们听闻来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4、结束语: ○○○的累劫冤亲债主,○○○长久劫来轮回生死,因为无明迷惑造业而伤害你们,致使你们在六道轮回中遭受无量的痛苦与烦恼。○○○深深感到罪障深重,深感后悔,实在非常对不起您们。我刚才代你们读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又代您们在佛前忏悔业障、皈依三宝及发四弘誓愿,这所有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你们,希望能藉由佛力加持,来化解您们心中的怨恨、解除您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您们离苦得乐。也希望你们能够原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来障碍他,赶快找个好地方好好修行,破迷开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也代您们将此堂功课所有功德,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同圆种智。 5、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本站建议仍然用传地藏法门中超度冤亲债主的回向偈)
相关推荐

这七种情况属于盲修瞎练,永远不可能成就
这七种情况属于盲修瞎练,永远不可能成就学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现在有几种盲修瞎炼的情况,我们都要警惕。第一种就是迷信把佛当成神来膜拜,根本不懂佛的含义,也不学佛法的这些道理,没有正知正见。这样信佛,就是..

大安法师:我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念佛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题: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念佛往生会有障碍吗?如果有,要怎么避免呢?答:那么跟道教的信徒在一起,首先我们对其他宗教的信徒相互尊重,它也是一个好的文化——好的宗教文化,也是善,也是提升精神的,但只是说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还不究竟而已。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慈悲心,要..

黄柏霖:老板投胎儿子来讨债,明白因果物归原主
老法师说,要怎么觉悟?明白因缘果报。老法师说,大家知道世事无常,世间事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因缘果报,但知道得不踏实。你虽然知道因缘果报,但是你没有深信,真正深信的人他彻底可以放下。大部分的人就是知道,但是半信半疑,这好像是真的假的?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吧?半信半疑。老法师说,早年有一位叫..

净土法门法师:富贵贫贱属于果报
同样一个道理,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富贵贫贱这些都属于果报,果必有因,因都是前世累积的。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他有特殊的成就,有特殊的贡献,如果没有五世以上的累积,他就不可能达到这个成就。我们在《慈悲三昧水忏》上看到悟达国师的故事,这个出家人算是有成就了,做到帝王的老师,封为国师。《慈悲..

大宝法王:忏悔,是让自己与伤害性的负面行为分离
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在我们学会完全掌控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之前,我们依然会伤害彼此,也会伤害自己。因此,找到建设性的方法来回应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那些令人遗憾的状况,这是很重要的。当别人犯错时,安忍让我们能够有建设性地去面对这些过错。除了安忍之外,原谅过去的错..

关于请人找冤家债主问题?
问:关于请人找冤家债主问题?昌臻法师答:首先,必须明确,我们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所结冤对,不是几十几百,而是无量无边。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的《净土发愿文》说得清楚:“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佛经说,一切众生历劫..

黄柏霖:无常一来,纵使至亲眷属亦不能替代
黄柏霖:无常一来,纵使至亲眷属亦不能替代有一次我去助念一个,我们也是台北市警察局退休的一位巡佐, 在古亭分局退休的一位巡佐。他女儿找我,后来我去给他关怀。那死的时候,我叫她送到中和一位法师的那个道场的助念室去助念。那个天气很冷,是个冬天。我到 的时候是凌晨,已经是十二点多了,没有一..

太桥旦曾堪布:世间所有相遇都;是因果
任何一个法都不可能离开因缘,而因缘的本质就是空性。龙树菩萨说:“没有空性之外的缘起,也没有缘起之外的空性。”空性和缘起是一体的,缘起是显现,空性是本质,显现和本质也是一体的。一切显现的本质是无自性、不实有、因缘和合的。一切万法好比是水中的月或镜中的影,显现的本质是性空,空性的当下..

净土法门法语:家亲眷属是你的亲人,也是你的魔障
我们在娑婆世界时间久,久到什么程度?无量劫又无量劫,无量劫个无量劫,我们在六道里头搞轮回,时间太长了。生生世世跟这些众生有恩有怨,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为什么不能去?牵挂家亲眷属。家亲眷属是你的亲人,家庭眷属也是你的魔障,为什么?他不让你去往生,他还让你继续搞轮回,还叫你搞三恶..

宣化上人:家中只有一人学佛,如何去除障碍,达到佛化家庭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问:家中只有一人学佛,如何去除障碍,达到佛化家庭,令家中眷属同沾法益?你虔诚去做,自然他们就闻风而化。问:如果在家人希望修圆满的法,但家中有人不懂修行而反对,那应该怎么做呢?你应该躬行实践,身体力行,更要往正确的做。问:家人不和,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金..

帕奥禅师答: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问:修行观禪属於智慧种子。那麼,能否说当禪修者修行观禪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帕奥禅师答:修行方法有两种:止禪与观禪。止禪属於善行种子,观禪则属於智慧种子。但是有时观禪也算是善行种子,例如:如果修行观禪的业在临命终时成熟,那麼它将造成新的结生心。此时观禪可称為善行种子..

今生越是爱得死去活来,往往是前世的怨敌来讨债
从前,有位尊者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用石头击打在啃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本是他父亲的转世;母狗正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则转生为他的儿子来偿还宿债。如此洞晓之后,尊者说了这样一个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

入定持地藏圣号 感知眷属生死事
陈琴禅老师曾告诉我一件事:辛未年(1931),云南和广西军阀内战,我的妹夫在军队中服役,军队撤回后,不见他回来,生死未定,家人焦急万分,来请我作决断。我没有得神通,怎能决断呢?不得已,只有依靠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采用占察行法。如果诚心,可望相应。便劝他们回家,全家斋戒,虔诚念地藏菩萨..

大安法师: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对此不知怎么办?
居士: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到处便溺,床上、饭菜上,连佛经、佛台也不放过,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对此不知怎么办? 法师:首先要知道不杀生戒他的戒相是什么,制的是什么?正制的是不杀人,那么如果故意起杀心,有预谋,对方命断,这就是犯了这条杀戒。除人之外,其他的蜎飞蠕动之物,虽然是兼..

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
转载“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已经是一句成语,然而它的来源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十分怕人。他梦见一个恶鬼向他报复、索命。这个恶鬼披头散发,那头发从头顶一直拖到地上,样子非常吓人。恶鬼不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