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问:《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安法师答: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何以富贵学道难呢?一个人今生能得到富贵,也是他的宿世行善积德的异熟果。而在享受种种五欲六尘快乐时,迷惑造业者多。财、色、..
达真堪布什么是人身的真正意义呢?人身实际上是个垃圾桶、饭桶、臭皮囊、废物。从头发到脚指甲之间没有一处是干净的、有用的。我们来观察一下。人皮剥下来连牛皮都不如,牛皮还可以做衣服、鞋子等很多有用的东西,而人皮什么也做不了,谁敢穿人皮做的衣服或鞋子啊?皮的里面是肉,人肉不能吃,也没有别..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我..
南无观世音菩萨姜鹏 - 问佛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观音菩萨保佑。这种潜移默化深植心灵的传承究竟有没有依据?为何称念观..
拜佛、诵经和抄经都是在修福德、做功德,回向的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到一个指定的方向。经论中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有大利益,究竟有多大?以修习净土法门为例,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
谛闲法师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念佛求生净土,亦复如是。是心想净土,是心是净土。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维摩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其心净,则佛土净。此之谓欤,今..
寺院屋檐下为何要挂铃铛?印能法师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用来惊吓鸟类,保护廊内的花花草草。古代,风铃还有一个名字是铁马,古称铎..
问: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遇到善信力劝她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为她请来寺里的师父她传授三皈依,于是她就开始至诚念佛。忽然有一天,她对家里人说阿弥陀佛三天后来接她。时至,师父依约而至,并为她开示,让她放下一切念佛往生,家属亦助念。其间问你看见观世音菩萨、大..
问:人的八字是注定的,念佛可以改变命运。可是有些人有些神通及神婆之类,他们真是可以将人的命运改变,作为佛弟子如何才能战胜神婆施的法术,把握自己的命运?命运是注定的,神婆又为什么能够将人的命运改变,好命变坏命,好运变坏运?大安法师答:首先你是一个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对这些神..
◎ 龙 树问曰:若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从何处得?又诸佛贤圣少欲知足,谁受是者?若凡夫无厌足,何能受三千世界物?答曰:是菩萨是法性生身,住具足神通波罗蜜中,为供养十方佛故,以如三千世界珍宝供养。又此宝物,神通力所作,轻细无妨。如第三禅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何况大菩萨..
佛教用数字代表圆满,七是圆满的数字。我们常讲六方,即东、南、西、北、上、下、当中,所以七代表圆满。七在大自然界里面,它是个周期,七天是个周期,七个月是个周期,七年是个大周期,这是自然界里面的循环周期,所以七代表圆满。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一定要七天,而不是八天、九天?假如定了八天,你又..
余秋雨佛教的第一特殊魅力,在于对世间人生的集中关注、深入剖析。其他学说也会关注到人生,但往往不集中,不深入,没说几句就滑牙了,或转移到别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去了。它们始终认为人生问题只有支撑着别的问题才有价值,没有单独研究的意义。例如,儒学就有可能转移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上..
致病原理:猪流感一旦侵犯,人体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出来,青壮年人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这些过量释放出来的免疫细胞就产生了自杀效应,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出现过度免疫。免疫平衡被破坏之后,就造成对身体更大的损伤。如何防疫:凡出现猪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不要去;与猪流..
问:现在的自然灾害特别多,是否是大自然向人类的报复?梦参老和尚开示:确实是。我看过一本书叫《报应》,是收集很多科学家数据而写成的。天灾是报应,是大自然的报应,我们把大自然伤害太多了!现在人类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地球沙漠化,以及缺水,沙漠逐渐吞没绿地,人类未来将要为水而战。无论哪一个国家,未来..
问题:人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业习也不一样。同样的事,有的人看着是好事,有的人看着是坏事,还有的人看着却认为是件恐怖的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能弘法师:人世间在没有觉悟的时候,都是用无明来看事,也是用贪嗔痴来做事。但是无明里也分善、恶不同,也分积极和消极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觉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而不在佛门边..
演员演戏,平凡的角色难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红大紫,平凡不知如何塑造。在群体中,平凡的人,不让人注意,不被人发现,他总是默默地在做人做事。寺院有好几位这样的师父,做些脏活累活,又很用功行持,不多事,不多语。看书,念佛,拜佛,打扫,清理天天如是,好几年了。或许很少有人注..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看,有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摩地念诵(..
出入去来,安详一心,举足下足,观地而行,为避乱心,为护众生故,是不退菩萨相。寺院内我们看到师父,常常列队“观地而行”,从不东张西望,或左右言语,这是佛教什么隐形的规矩吗?所谓“照顾脚下”,意指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把路走好。照顾脚下,才有根本。人,为了安全,开车、走路..
现在中国汉传佛教出家人都姓释,但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僧人姓氏却很复杂。翻看早期佛教史籍,会看到当时僧人有各种姓,如康僧会、安世高、支道林,又有佛陀耶舍、僧伽跋摩,这些姓氏有何特殊含义?另有很多僧人,虽然来自不同家族、不同地域,但因一脉相承,所以都改成一个姓,又是什么缘故?现在发现..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这里的慢并非速度快慢之慢,而是傲慢之慢,众生由于被无明妄惑障覆于心,而生执取,恃己凌他,贡高自大,因我而起,故称我慢。慢也是佛教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种根本烦恼之一,而其含义又比一般我们所说的傲慢要丰富得多,经论中往往将慢分为七种:慢..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佛将入涅槃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若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
放下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才能空出自己的心接受新鲜的事物迎接更为美好的明天从而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一天,弟子去见师父。师父问他:“你最近怎么样?”他说:“我的心总是非常沉重。”然后开始诉苦,比如不欢喜什么、什么事不舒服。半小时过去了,师父一言不发,始终安静地听着。等他快讲完时,师父说:..
时下学佛的人日益的多了起来,关注佛门的人也日益的多了起来,关注佛门内部事件的人也日益的多了起来,这些,相对十年前、二十年前佛门的冷寂与清净,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但如果仅仅是幸事,也还就是幸事了。怕的是幸事不成,因为认知的误区,幸事变成坏事,那就不仅仅是佛门的坏事,而是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的坏事..
我们皈依三宝以后,有非常明确的皈依戒,如《优婆塞戒经》云: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皈依佛之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皈依大自在天、帝释天、遍入天等外道天尊;皈依法之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
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佛法教人持戒的内容,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利自保的五戒,二是利乐众生的四种精进。前者的五戒是指:1.不杀生,主要..
如果是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吗?佛陀为什么要拒绝姨妈供养他的金缕衣呢?在佛陀看来,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亲疏之分。有一次,佛陀来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园精舍中。一天,佛陀的姨妈摩诃波阇波提,拿一件亲手缝制的崭新金缕黄色衣,要布施给佛陀。佛陀告诉她说:“瞿昙..
佛陀之圣号为何十种,以何因缘而称呼?答:佛陀十号,并非姓氏之称,乃就其德能之大而显者,定有十种称颂耳。如今称赞人曰,某公吾兄先生,是三号焉。曰某公某长是良吏是正人是国家之柱石,是五称焉。中国以前之封号,亦多有其例。..
在印度憍萨罗国的舍卫城外,有一个山村,住著五、六十户人家,村中有一贫户,娶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男孩。这对双生兄弟的相貌,端正庄严无比,父母非常喜爱,一个取名呼“双德”,另一个叫“双福”。双德与双福出生将满二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出外牧牛未归,母亲要到山中拾取干柴,就把两..
多年前有个叫王满意的,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孝子。四十多岁,外表憨厚老实,无论和谁说话都会憨憨一笑,有的人调侃他的小短腿,他也不生气。这位孝子乐于助人,谁家有个啥事,不用招呼,肯定主动就去帮忙,还是生产队的小队长,人缘非常好,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子嗣。有一天,雷声大作,狂风暴雨,忽然一..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