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益大师文选》记载,安徽桐城县,有甲乙二人,外出经商,后甲病死异乡。乙将他安埋并带回遗物,交给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轻体健,何以突然死去?怀疑乙谋财害命。乙深感委屈,又无法证明。便去甲坟前痛哭,倾诉冤屈。忽然甲的声音附耳说:“你对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对妻解释清楚。”于是乙便折回。一路上,甲和他对话,和生前一样。不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脚,几乎跌倒。不自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下,甲用惊恐的声音在远处说:“你怎么放光吓我?” 乙听到念佛会放光,又连念几声佛。这一来,甲的声音距他更远,说:“你念佛时,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没法靠拢你身边。请你回去告诉我妻,叫她到坟前来,我会向她解释清楚。” 乙便照办。通过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议,便弃商出家,潜心修行。后来成为一位高僧。若人受持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者。 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相关推荐
竺僧敷(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竺僧敷。未详氏族。学通众经尤善放光及道行波若。西晋末乱移居江左。止京师瓦官寺盛开讲席建邺旧僧莫不推服。时同寺沙门道嵩亦才解相次。与道安书云。敷公研微秀发非吾等所及也。时异学之徒咸谓心神有形但妙于万物随其能言互相摧压。敷乃着神无形论。以有形便有数。有数则有尽。神既无尽。故知无形矣。..
十八神变
十八神变者:一、右胁出水七、身下出水十三、空中行二、左胁出火八、身上出火十四、空中住三、右胁出火九、履水如地十五、空中坐四、左胁出水十、入地如水十六、空中卧五、身上出水 十一、空没在地十七、现大身满空六、身下出火 十二、地没升空十八、大复现小..
二光
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著一切的众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时常发放的光,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发放的光,如释迦佛在说法华经时特以神通光照遍东方一万八千国土是。..
加持
1、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2、指佛的愿力威神加持于行者身上。
一炷
(杂语)烧香一次,又灯明一次。楞严经六曰:于身上爇一香炷。
竺僧敷(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竺僧敷。未详氏族。学通众经尤善放光及道行波若。西晋末乱移居江左。止京师瓦官寺盛开讲席建邺旧僧莫不推服。时同寺沙门道嵩亦才解相次。与道安书云。敷公研微秀发非吾等所及也。时异学之徒咸谓心神有形但妙于万物随其能言互相摧压。敷乃著神无形论。以有形便有数。有数则有尽。神既无尽。故知无形矣。..
具戒境量
亦名:具戒发戒数量子题: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得五十六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引论)若约僧尼,准如婆论,一一众生,身口七支,以贪瞋痴起,故成二十一戒。(二、义准)今义准张,三毒互起,二三等分,应有七门。女人九处,男子八处。七毒历之,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以己..
律藏无发起证信二序
亦名:律藏无经前六事、戒学无六成就子题:经前六事戒本疏·摄教分齐:“今此戒学。是后轮(忆念)收。何以知之?经中所序,前必现奇,如是同闻,本为无信。通理达致,要在一言;由无解故,广引譬法。故列[神足、说法]二轮,通归[经论]两藏。戒则不尔。约过即制,无待放光;奉信居怀,故亏六事;随..
十八变
指佛、菩萨、罗汉等依禅定自在之力所示现之十八种神变。又作十八神变。有二说:(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威力品之所说。即:(1)振动(梵 kampana),又作震动,即普动一切世界。(2)炽然(梵 jvalana), 即身上出猛焰之火,身下注清冷之水,又入火界定,由身上各处复出种种火焰。(3)流布(梵spharana),..
龙华慧居禅师
杭州龙华寺慧居禅师,闽人也。自天台领旨,忠懿王命住上寺,开堂示众曰:「从上宗乘,到这里如何举唱?只如释迦如来说一代时教,如瓶注水。古德尚云,犹如梦事寱语一般,且道据甚么道理便恁么道?还会么?大施门开,何曾雍塞?生凡育圣,不漏纤尘。言凡则全凡,举圣则全圣。凡圣不相待,个个独称尊。所..
涂香
把香水一类的东西涂在身上。
放光
佛用神通力来发放光明。大凡佛的种种放光,都对众生有利,放光也有各处的不同,如:足底放光,是利益地狱道的众生;膝盖放光,是利益畜生道的众生;小腹放光,是利益饿鬼道的众生;肚脐放光,是利益修罗道的众生;胸口放光,是利益人道的众生;肩上放光,是利益天道的众生;口里放光,是利益小乘的众生..
放光动地
佛要说深妙的经典时,通常都是先发放光明和震动大地。
法华六瑞
法华经为诸佛出世本怀之经,故于说时必先现六种的祥瑞,作为开经之由序缘起,叫做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二、入定瑞,接著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三、雨华瑞,从天上落下如雨般的四种天华;四、地动瑞,大地发生六种之震动;五、心喜瑞,大众见了内心生大欢喜;六、放光瑞,佛两眉间之白毫..
著我
在五蕴假合的身上,执著有一个实我。
念佛一定会往生吗
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不可以说他念佛不勤,信得不深,他也真的是深信切愿,他也是很认真的念佛,可是处人接物他用的心就不一样。念念还是为自利,所谓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明白,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乃至于末后一切..
大安法师: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是小声念佛了,也很轻,但几个小时念下来,感觉很伤气。 我想如果精进念佛,如一昼夜或十天百万佛号,我的气力肯定不够用。请问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且越念越欢喜。答:这是你的观念问题。你怎么会想到念佛会伤气呢?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念佛一点都..
刘元春: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
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刘元春这里所说的“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特指佛教居士自发组织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由某个“念佛小组”成员自发自愿开展的,既有成员间的互利互助,也有社区内的扶贫济困。在上海,佛教居士中有不少自发组织的“念佛小组”。他..
大安法师:念佛婆子!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就是遮荫的荫,遮覆的意思。由于我们多生多劫的善、恶业力,遮盖了我们的真如佛性,让它不能显现。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就是我们的业力遮盖了。为什么要“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呀?清白的佛性本具,但你没有修德的功夫,这个本具的性德也不能现前,不能显现那就是善、恶业..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十大差别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十大差别1、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是多佛菩萨的信仰,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阿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2、小乘佛教没有法门,只有持戒、修心、禅坐的一种修持方法;大乘佛教号称8400法门,目前实则只有禅、净、密三法门..
小乘四果的解释
根据小乘佛教的教义,修行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这四果是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小乘四果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果位,因有四大果位而得名,分别是:一、须陀道,即是初果,凡夫初入“圣道”,断尽三界见感。二、斯陀含:二果,证得此果位者明悟四谛之道,在脱离烦恼..
顿珠法师:智慧的人身上有两个宝贝
顿珠法师:智慧的人身上有两个宝贝要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但是,一个智慧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建设成一座宝藏。这样的人有两个宝贝: 1、接纳,是一种慈悲 因为懂得变化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会用包容的心去接纳外在的变化。这样的心会让生活中各种..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
五、学派并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等等差别,形成南朝佛教重义学、北朝佛教重信仰修行的特点,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专弘某一经或某一论的佛教学派的形成,学派佛教的兴盛是隋唐佛教鼎盛得以成立的最主要条件。在这一阶段,围绕着《..
大安法师:念佛你就能得到信心
凡夫众生难于建立信心,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行持当中建立信心。那么这个行持要层层剥笋了,分正行和杂行。正行就是专门依净土根本经典来修行,这就叫正行。正行就提出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和赞叹正行,非常专一。如果你要读诵就一心读诵这部《观无量寿经》,读诵《阿弥陀经》,读..
大安法师:念佛人就不会生病了吗?看看法师怎么说
居士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已是不易,结果到他们的境界上都还不能自由,不太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大安法师:念佛是可以消业障,但是我们念佛不一定能在今生消完..
辉法师:念佛和放生哪个功德更大?要看三个因素
义辉法师说:很多人纠结到底放生有功德,还是念佛有功德?举个例子,今天走路路过一个人在家门口正在杀鱼,你告诉他不要杀,然后买下来,把它放在河里,这个功德非常大,超过了你念一百声佛号的功德。如果你是有目的性的,假如有个人开饭馆,打电话跟我说,师父,我准备开一个餐馆,我说你学佛这么多年..
大安法师: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答:首先我们要了解念佛人,他所谓的灾难是什么?他的灾难是还在迷惑颠倒里面,还在六道轮回里面,还在五欲六尘里面打滚,不能够出离,这才是念佛人最大的灾难。不是说生病,遇到火灾、车祸或者什么,就是灾难。如果由于世间这些苦难,让我们觉悟,让..
念佛讲的是“信愿行”,怎样做到深信切愿呢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信愿行”,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实有阿弥陀佛)、信因、信果等义。愿:发愿命..
大安法师:念佛人为何要吃素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是什么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着慈悲心的因缘,我们要吃常素,不能伤害众生。第一,是为了圆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们要吃素。一切海陆空蜎飞蠕动的众生,它都有佛性,跟我们是形殊体不殊,形体上面不一样,..
大安法师: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娑婆世界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大慈尊是阿弥陀佛。那为什么有的古人在临命终时先归命释迦牟尼佛?因为我们能听闻到净土法门这一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