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维摩诘经方便品》中说: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去修梵行、离欲。你说那是不是功夫呢?绝对是功夫。我要再重复一遍曾经说的一句话:放下不是放弃,随缘不是随便。所以,在家菩萨可以有妻子,因为那是因缘。我刚才说过,应该去随缘..

静波法师:如果想长寿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
静波法师:如果想长寿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佛教对生命实相的观察、透视,无非是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迹是可变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执着它。人的生命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人和人的相貌、因缘等都不一样,古德云:“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身体由四大(地、..

真圆法师:佛法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真理智慧
佛法是真理智慧,释迦牟尼佛证悟此真理体系。设若释迦牟尼佛没有证悟佛法,佛法真理依然恆古常尔。牛顿三大力学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设若非牛顿发现,马顿发现可以不?驴顿发现可以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人都可以。三大力学定律在狭义宇宙中是公理性规律,并不因为是牛顿发现的,就可以理解为牛顿发明的。同..

白云禅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分辨世间的相对,了解相对的纷扰;于中予以突破,不为纷扰而迷惑,精进修养而出离;直到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界,才算是圆具了的佛陀之法。例如:烦恼的内涵,总不外色尘内境,引起烦身恼心;无论是善恶、对错、褒贬等,悉皆是相对法。菩提的形成,来自烦恼之中;也就是烦恼发动之时,面对烦恼,于中..

觉真法师:护生论是佛法中一切伦理规范的终极精神
昭慧法师在其《佛教伦理学》中曾经指出:缘起论是精密的因果律,佛法以此为总纲,解明世间生成与还灭的原理。护生论则是佛法中一切伦理规范的终极精神。这是很有道理的。由缘起论,让我们懂得了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有生必有灭。其所以生,所以灭,都是因缘和合(由众多条件所构成),无一不是相对..

静波法师:人生皆过客,哪有主人公
静波法师:人生皆过客,哪有主人公 《法华经方便品》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这段经文很深刻,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所谓薄德少福人:什么叫薄德少福人?就是缺乏智慧和福报的人,福慧不能双俢的人。此处的德是功德!功德..

大安法师:到底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
问: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这种悟境的范围,不是属于第六思维逻辑范围。就是用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这叫“能感之机”。法界存..

广超法师:大小乘佛法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认为世间是污染的,他要追求一个清净的境界,到清净没有污染的地方。佛说净是一个颠倒,因为你的心执着认为有清净与不清净。你以没有烦恼的心为清净,但佛说不是,它是一个名称叫做清净,没有一个真真实实的清净。有些修行人执着有所谓清净的国土..

虔诚听闻佛法;的蛤蟆
昔日,佛陀常在恒河周边游化,为众生广说妙法,每次佛陀说法之时,都会有很多有情众生以及鸟兽前来听法。这一天,佛陀又在宣说佛法,一位放牛的老翁听闻佛陀又在为众生开示妙法,于是拄着拐杖来到了恒河边,聆听佛法。老翁因为过于专注听佛授法,所以没有看见自己的拐杖下压了一只蛤蟆,而这只蛤蟆也因..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法句喻经》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驴践坏其家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得入故身。复为天帝。佛言。善哉。能于陨命之际。归命三尊..

龙树菩萨化导不信佛法国王;,蝉蜕而去自在往生
龙树菩萨化导不信佛法国王,蝉蜕而去自在往生 龙树菩萨从龙宫出来后,准备大弘法化。但是弘法需要有因缘,需要有大力之人支持,如果能得到国王的护持,佛法一定能够大兴,所谓“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于是,龙树菩萨准备去化导一位国王。这位国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相信佛法,只相信外道,而且还诽..

《安士全书》: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
此土闻经《汉法本内传》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略偏。佛故不出。然百千年后。皆有圣人传教往化。时帝大悦。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

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河北昌黎人,三岁丧父,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韩愈早年深研儒学,并以儒学为正统,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他反对佛教可以说到了舍生忘死的地步,当朝皇帝唐宪宗准备迎请佛的舍利供养,韩愈竟然上书《谏迎佛骨表》,如此不给皇帝面子,唐宪宗看了《谏迎佛骨表》,勃然大怒..

邪淫毁我前半生,佛法救我出苦海
邪淫毁我前半生,佛法救我出苦海邪淫毁我前半生,佛法救我出苦海一名邪淫者的泣血忏悔在没遇到佛法之前我的人生是迷茫的,不知道人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我的前三十年过的很苦,人生没有正确方向和指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并且稀里糊涂的犯下了诸多错误,造了很重的罪..

宗舜法师:初学者应该怎样培养对佛法的诚心和恭敬心?
信众问:接触佛法不久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对佛法的诚心和恭敬心?宗舜法师答: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见到一切人都向他们顶礼,说:我不敢轻视你们,因为你们将来也会成佛,所以我对你们就像对佛一样的恭敬。我们可以学常不轻菩萨,哪怕在心里我并不认为他是一个佛,但是不妨先从说他一定将..

宣化上人:佛弟子到底能不能吃三净肉、五净肉?
节选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讲述【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火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他们亦修道,但不能断杀,还对人夸说,食肉亦可开悟,可得菩提正路。好像一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这真是..

静波法师:小乘阿罗汉和大乘阿罗汉的区别
在小乘之中,证到阿罗汉果便是最高的果位。在小乘里,阿罗汉果已是究竟了;但是在大乘里边,不是如此;《法华经》中,佛给二乘人授记,说将来他们要成什么佛因为声闻、缘觉乘圣人,尚且没有成佛,只是五百由旬过程中的化城而已,还要继续努力。大乘佛教以为,阿罗汉不是最高的果位,成佛才是最究竟。不..

静波法师:不面对,如何有机会?面对而不能自拔又如何解脱?
因为惯性,人性不这么看很难!他的眼睛有色盲,看见东西就是这样的颜色;去告诉他不是那种颜色,他会跟你争执起来!因为他带的眼镜就是红色的,所以他看你就是红色的;我带的是绿色的,所以我看你就是绿色的,然后两个人就自以为是地顽强辩论,试图说服对方直到有一天,把眼镜摘下来后才发现,这实在是..

静波法师:佛陀的教诲没有差别
教诲无差【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所谓教诲无差,就是佛陀的教诲没有差别,请大家记住!大家对于佛法,总是一相情愿地说密宗好、净土宗好、禅宗好这里佛陀就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没有差别!只要是对治我们的执着之病,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生死问题,对我们..

静波法师: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无有灾横、病苦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苦,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说言语,人皆信受。意思是:如果有在家善男、善女等诵持准提神咒,那么他家里就不会有灾祸,也不会有横死的人,更不会有重大的疾病,所做的善法都会成就。就是你在这里做善事,那边就有一个好的..

静波法师:学佛的下手处在哪里?
经常听人讲汉传佛教没有次第,没有下手处,其实不然,那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者是由于我们总想寻觅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将它们忽视了。往生佛国净土的基础就是创造人间净土,关键在于把握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现在的也不会停留,当下如果把握不住,什么都不做,就是在浪费生命,..

静波法师:有了我执又不愿意转化和改变,就有了轮回
离过越来越远,终至不犯。就是说我们越来越不想犯错误了,慢慢地离这过失就会远了。比如说,没钱我们弄点钱,弄来钱之后,其实只是为了生存,我们用不了多少钱;但非正常弄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而且下次见到钱还会贪,再下次见到还要贪人性是矛盾的。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考虑:这钱放在哪里呢?既不安全..

静波法师: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
所谓行无行行:说我行菩萨道,菩萨道是空性,所以无行行而行。西方十万亿佛土,也无非是针对我们的分别心而安立的方便。有人说:哎呀,佛陀远啊,非常遥远,不可思议,怎么算也算不过来,多少光年都不止?但是行无行行,在哪里?就是改变心性!行无行行,行跟空性相应,那么就是一种完全的默契。所以我..

静波法师: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
比如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对于患病的人而言,只有同时拥有三者,轮回、烦恼、身体的病才能痊愈。佛是最好的医生。佛法,就是给我们开的药方。有人说,我心里焦虑,烦恼,那么你去观无常,观无我,观解脱;如果不行,那么你去拜佛、念佛;如果还是不行,那么你忏悔;再不行,那么你发愿,多念..

静波法师:一切随心 功效很大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佛在祇园会上,因哀悯众生易堕三途而说;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福寿无量,令现世得无量福,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如如意珠,一切随心,功效很大。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贪瞋痴和十恶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愚痴),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因此佛陀..

静波法师:智慧明了通达之时,就会怎么样?破除邪魔外道!
智明破魔【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所谓智明破魔:就是智慧明了通达之时,怎么样?就会破除邪魔外道!这个魔呢,其实就是障碍;比如说这个人着魔了,其实就是..

静波法师:世俗谛是世间的游戏规则
世俗谛是世间的游戏规则。它是世间的法则、世间的真理,而这个真理是相对的!一尺对一丈而言是短,对一寸而言又是长!能说它是绝对的吗?没有绝对的!你看你三十岁,你说自己老了,对二十岁的人而言,你确实老了;对四十岁的人而言,你还比较年轻;你六十岁,你说自己老了,对八十岁的人而言,你又显得..

静波法师:“沙门”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出家人是无为的,因为要同空性相应,所以才能解脱。当然,因为空性是无为的,所以看到花开花落、缘聚缘散、生死交替,即勇于面对,又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缘聚缘散是事物生命的正常现象;人死了,我们能哭活吗?哭不活!但是我们需要哭,若是不哭,别人以为不正常,所以认真..

静波法师:佛法的兴衰取决于我们知见的正邪
知见正,就是正法,知见邪,就是末法我们反思、反省,我们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在做了什么?都在身外求法,都在满眼迷茫,满心的焦虑。无法通过外在,改变我们的内在;无法通过佛法,改变我们的活法;无法通过内在,担当外在,无论内外,不过都是方便,不是根本。我们却都在沉眠在自以为是、一厢..

静波法师:慈悲心现前,要去帮助众生的是菩萨
大家想想看,因为我们慈悲心现前了,所以我们不会灰身灭智,不怕吃亏受委屈,而是要面对、担当、锻炼:我要去帮助众生,这是菩萨!大菩萨会倒驾慈航,像观音菩萨虽然已经成佛了,名字叫正法明如来;因为大家喜欢观音菩萨,于是观音菩萨留惑润生,示现没有成佛的样子,幻化各种身形,同大家广结善缘,度..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