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身根
【身根】身根是身识发生的地方,身是能触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身处,十八界中之身界。此是触识发生的地方,身识是依于身根,缘于触境,《百法纂释》曰:‘五身根者,积聚依止二义名身,谓积聚四大造眼等诸根,皆依身根而住止故,梵语伽耶,此云积聚身根,为彼四肢百骸..
鼻根
【鼻根】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鼻界。此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识是依于鼻根,缘于香境,发生其了别认识的作用。《百法纂释》曰:‘三鼻根者,能嗅之义,梵语伽罗尼羯罗拏,此云能嗅,以能嗅香臭故,今不言能嗅,而翻为鼻..
九漏
九个漏泄人体中不净物的地方,即人的两眼、两耳、两鼻、口、大便处、小便处。
兰若
阿兰若的简称,是僧人静修的地方。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那落迦
地狱名,华译为恶者,即造恶的人所投生的地方。
寺
僧伽所居住和修道的地方。
冥途
幽冥的道途,即地狱、饿鬼等的地方。
拘尸那
拘尸那拉城,是释尊入灭的地方。
界趣
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
散地
具有散乱心的众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
道场树
即菩提树。道场是形容佛成道的地方。

宣化上人:真正修道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贪图享受
真正修道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贪图享受,希望人家准备好菜好饭吃,或者好地方住,不可以有这种念头。人家对自己好就高兴,稍为不圆满就不高兴;修道的人有这种念头,就是种堕落的因。一般人不是供养我们的色身,是供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能吃饱了,有地方住,这已经不错了。我告诉你们,我在参方的时候..

办公族五个坏习惯 会让身体长石头
结石为何盯上办公族?有关专家指出,这与办公族工作繁忙、工作节奏紧张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与其不良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其中五个坏习惯,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办公族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来不及吃,有的是为了减肥,不愿意吃。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结石病的..

诵经念佛应该注意的五个原则
倓虚法师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平日应注意者:(1)即佛之戒律须守,对外面环境之奢侈繁华,须看得破,一切恶习,丝毫莫沾。每天应有定课,按照去作,念佛念经,皆不必分别。..

宇宙不过是我们客居的地方
◎ 蕅 益五蕴身心幻化物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透此双超断常二见,便知现前一念,离过绝非;便知宇内外一切物..

字画揭裱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字画揭裱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揭裱指的是已经装裱过的字画因年代久远,需要重新装裱的工序之一,既把画心由旧裱上揭下来,然后好重新装裱。揭裱技术复杂,一般的装裱师傅未经专业训练做不了,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需要揭裱时,一定要对装裱师傅的技术水平有所了解。那么字画揭裱需要..

李炳南答:生于科学不甚昌明的地方如亚洲,中东,非洲等难道这些人前世的善都未达圆满程度吗?
问:六道轮回中人身可谓已难得矣?然生于物质昌明之欧美人,与高山或森林中之土人,其间之享受(生活)已隔天渊,此种现象以佛家观念视之作何分别?又生于科学不甚昌明的地方如亚洲,中东,非洲等难道这些人前世的善都未达圆满程度吗?(胡正临)李炳南答:得某种身,谓之正报,得某身后,一切享受,谓之依报,正报与依报,..

开愿法师: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
同修:师父,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师:这个问题不是合不合法的问题,关键是合谁的法?是合他的法,还是合佛菩萨的法?这个要明了。因为所谓的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我们不去评论就对了。说不定人家是佛菩萨来示现的,我们为什么去讨论人家?没有必要!关键的是善护..

刘素云:五个一和两个不离
下面我想跟大家简单说说,我是怎么样一门精进,长时薰修的,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五个一和两个不离。这五个一是哪五个一?第一,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第二,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第三,一个老师净空老法师,就是听一师之言;第四,一个目标西方极乐世界;第五,一生成就。我现在我自己没有退路,我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

刘素云: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哪五个法?
下面我想跟大家重点说一说,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什么法?大家想一想,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圆寂,给我们表了什么法?我概括的总结了一下,因为老和尚的光盘我才看了两遍,看得不深不透,所以理解的也不深不透,就我目前的理解,我概括了这么几条。第一个表的法,我想告诉大家,老和尚表的是愈简单愈是高阶..

正如法师:为什么要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呢?应该明白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乃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经历无量亿劫修行成佛的结果。此佛号凝聚无量无边福德,众生称念,可..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 莲花生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苦难持续的更久,因此要对三界有情众生心怀慈母般的爱与悲悯。要与菩提正觉心稳定地长相为伴。要远离十不善,常行十善。莫将任何众生视为敌人,这么做只是你自心的迷惘困惑罢..

心中那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 渡边和子在《小王子》一书中,有一段写到小王子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他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发现月光下的沙漠非常美丽。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隐藏着一口水井。人类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不到的水井隐藏在心灵的某处,人们就会变得美丽。但是,这跟隐匿在心中无法对别人言说的秘密是完全不..

明证法师:如果听闻佛法当中,觉得说法的师父在讲解上,如有矛盾的地方应该如何做呢?
如果听闻佛法当中,觉得说法的师父在讲解上,如有矛盾的地方应该如何做呢?明证法师开示:跟谁矛盾,是跟经典矛盾呢,还是跟你矛盾呢?这你没有说清楚,如果说和经典矛盾,你怎么知道呢,那意思就是你和经典不会矛盾了,意思是你开悟了,你都能够理解,如来真实义了,是不是这样,也未必吧,如果你真做到了,你就不问这..
见苦所断法
【见苦所断法】 p0641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苦所断法云何?谓若法,随信随法行苦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苦所断二十八随眠,及彼相应法,并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见苦所断法。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p1174瑜伽三十一卷十六页云: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
开导依
【开导依】 p1185如成唯识论四卷十三页至十六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避引导;名开导依。此但属心;非心所等。若此与彼无俱起义;说此于彼有开导力。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如何异类为开导依。若许为依;应不俱起。便同异部心不幷生。又一身..
乐断与乐修差别
【乐断与乐修差别】 p1311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二页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复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复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如见道,修道;如是见地,修地,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应知亦尔。复次乐断者:显诸忍。乐修者:显诸智。乐断、乐修、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