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一切普门身
谓具足四种法界之遍一切身。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二下):“今还以此为慧火之资,供养一切普门身,增益不思议势力。” p14
三种圆融
事理圆融、事事圆融、理理圆融。事理圆融者,事如波,理如水,即如波与水之相即;事事圆融者,即如波与波之相即;理理圆融者,即如水与水之相即。
四法界
华严宗所立,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 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
五种譬喻事
【五种譬喻事】 p0268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复次毗奈耶中,略有五种能显法义诸譬喻事。一、本生事。二、本事事。三、影像事。四、假合事。五、譬喻事。本生事者:谓说前生菩萨行事。本事事者:谓说前世诸相应事。影像事者:谓说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显最胜补特伽罗。又以世间七种河中补特伽罗喻,影..
一断一切断
为华严宗所立断惑说中之用语。又作一断悉成。华严宗以“法性融通、缘起相由”二门为根本教义,由此论说诸法“一即一切”之理及重重无尽之缘起性。其中,“法性融通”能明理事无碍,“缘起相由”能明事事无碍。二门之关系,以一事之中赅摄全理,故于一事之中显现多事;此即理事无碍,故事事亦无碍。以此..
十玄门
又称十玄缘起。全称十玄缘起无碍法门,或作华严一乘十玄门、一乘十玄门,单称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通此义,则可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称玄门;又此十门相互为缘而起,故称缘起。十门相即相入,互为作用,互不相碍。华严宗以十玄门与六相圆融之说为根本教理,历来并称“十玄六相”,二者会..
三重法界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样念就不难了!
仁山法师在家里最应该念的经,回家要会念。说这本经在哪里?你藏在哪里,你还不知道?这是你家的经。不是说家家都有一本吗?这个经好念吗?不好念,所以不念是吧?我们学了佛,有智慧,你看,说了那么厉害,什么《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都会念,为什么这部经就不会念呢?既然我们那么厉害,成佛..

这样诵经,效果就大了
这样诵经,效果就大了梦参长老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你要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要至心,不至心不会来。如果你会修观的,念《普门品》的时候,你观想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发这么大..

这样修行最好
◎ 本 焕 我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出了家,受了戒,到高旻寺,驻在高旻寺7年。离开高旻寺我就去朝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的七个弟子已经成了佛,他还在这里做菩萨。因为他要度我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达到大智慧。..

人间天:长卧病床,想生想死不能如愿,常梦到很多的恶鬼怎么办?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释迦佛又喊了一声普广,提醒他要仔细听下面的部分:‘在未来的世界中,如果有的男人、女人长时间卧床不起,想生又不能健康,想..

宣化上人:这样才是老实念佛
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魔强法弱、去佛甚远的末法时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省钱,又不费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为念佛就能成佛。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这是因为藉著阿弥陀佛在无量劫以前发的四十八大愿;在四十八愿中,有一愿说:‘若有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极乐世界,我誓不成正觉。’阿弥陀..

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修行者
学佛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不论在道场里还是道场外,已经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而今学佛的人多是女性,习气的深重时时表现出其丑恶的女人态!一、攀缘。很多人喜欢逢迎法师,尤其是外来的客座法师,接到家中大兴供养,召集信众聚集家中请求开示,过几日再求新缘,荒废时间及精力,不..

今生的苦乐都是前世的因果,学佛人懂得这样才没有很多怨恨
今生的苦乐都是前世的因果,学佛人懂得这样才没有很多怨恨,没有怨恨才能解脱。冤冤相报何时了。有些人轮回的原因是仇恨,因为太恨一个人而再一次轮回到地狱道去。有些人是太爱某人,因此再一次地轮回。 无始妄念相续,聚合成三界六道,世界众生依幻生觉,觉受取六尘即为心灵;离幻即觉,无染心性即是..

这样的美丽只是一层皮肤
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妓女,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倾家荡产来亲近她。有一天,斯蕊玛得了不知名的急症,意外地过世了。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伤心不已,伤心的程度远超过自己亲人的死亡..

越是困难时越要这样发心
◎ 梦 参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不到。你怎么样无灾无害地过一生?得靠你的善根,你能把过去的恶业、不善的种子,把它都转变了,自然地善根增长,出离三界,何况欲界人天的福报。如果我们现在诸位道友能够共同地学佛法,中乘、小乘、大乘全都学了,是无量生难得遇到。学,..

这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1.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猛一提起精神,顿觉头脑清醒。2.默念:不出声,只是心在念,心中清楚明白,闲于一切处,一切时。3.金刚念:声音不大不小,甚为中和,一面念一面耳听,一字一句听得分明,喻其不易被外境所..

三皈体,这样才能传
我们作为出家人,几十年下来,对轮回可以说也比较熟悉了,对修行也有一点了解了,修行高超的高僧大德也见过一些了。思考也思考过,遇也遇到过,听也听说过,想也想到过,总结就是——“儒释道都在讲大道呀”。道在运作,它是能够加被、净化我们的。但弘道的人,不是光讲“道”就行了,还要演示,让大家..

李炳南答:如果遇上水火灾难或者发生车祸,这样就没有预备念佛,能够往生吗?
问: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但是要紧在临终一刹那间念头,如果遇上水火灾难或者发生车祸,这样就没有预备念佛,能够往生吗?李炳南答:念成习惯后,自然脱口而出。我们看到世上的人,一遇到痛苦,就会呼天呼地,喊爹喊娘,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惯,念佛念到纯熟时,不也是这样吗?..

开愿法师: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
同修:师父,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师:这个问题不是合不合法的问题,关键是合谁的法?是合他的法,还是合佛菩萨的法?这个要明了。因为所谓的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我们不去评论就对了。说不定人家是佛菩萨来示现的,我们为什么去讨论人家?没有必要!关键的是善护..

《兰亭序》从佛门重出世间 最终的命运竟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唐朝开元年间,有个朝官叫何延之,挺能写文章。他有一篇《兰亭记》,详细记载了萧翼赚兰亭的精彩过程。何延之年轻时,曾游访越州,在云门寺拜见了92岁的玄素大师,听他细讲了辩才被骗《兰亭序》的经过。玄素大师是辩才的徒弟,见过《兰亭序》真迹,他的讲述,应该最接近于历史真相..
福德不好应该这样补救才对
久远以前,在裴扇阇国中,有一婆罗门女名叫提违,提违家中虽然非常富有,但却早年守寡,并且上无父母、膝下又无子女可依怙,总是孤伶伶的一人,终日闷闷不乐的。当时婆罗门中有一习俗,若是生活中总是不顺遂、不如意的人,可以先设大会斋供养一百位婆罗门后,再以家中所有的财产供养五百位婆罗门,而后..

仁清法师:佛堂安了一些佛像,说是没有好处太乱了,是这样吗?
信众:师父,佛堂里安了一些像,说是没有好处,太乱了,是这样吗?师父:安一些像没有好处,这是谁说的呢?信众:我听着别人这么说。师父:又不是佛说的!《地藏经》上说:你若称念一佛名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何况多名呢,是不是这个意思啊。《地藏经》你们都诵过,是不是?就是礼敬一尊佛陀都得无量无..

道证法师:你不知道这样念佛有多舒服
道证法师:你不知道这样念佛有多舒服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我请他们练习只有练一个「阿」字就好了。昨天我们在打佛一,没有很多时间讲念佛要怎么念。怎么样叫完全放松的念佛?大家练习只发一个字、一个音就好了。一个音会发,什么都会,四个字都会念。一个音念得相应,怎..

这样吃饭会加速死亡
享受美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由于现代高节奏的生活,迫使人们对饮食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是谁知道不当的饮食方法会加速我们的死亡,使我们的寿命变短。下面就来盘点下哪些饮食方法会危害我们的寿命吧!1、不食早餐:危害:严重伤胃,使你无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还容易显老。建议:早餐食物..

达真堪布:这样念佛才有用
达真堪布:这样念佛才有用学佛修行的过程一定要如理如法,明理很重要。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还去学佛信佛,这都是迷信,都是盲修瞎炼,永远成就不了。很多人学佛修行很长时间,但是始终达不到效果,最后都灰心退步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如理如法地学,没有如理如法地修。比如..

闭关感悟:明心见性的她第十次闭关,舌根下突然出现很多口水
闭关感悟:明心见性的她第十次闭关,舌根下突然出现很多口水时照关房出关后闭关学员:北京-赵女士闭关地点:杭州·UCCC时照学堂闭黑关中心闭关时间:2018.12.01-07(第103期)闭关感悟2018年12月1日,期待已久的闭关开始了,这是我第十次闭关,由开始的度日如年到现在的很享受这种闭关的过程,这期间经..
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
【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 p0595瑜伽二十三卷十页云:云何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造作积集身诸恶行。如身恶行,语、意、亦尔。临命终时,为诸重病苦所逼切,由先所作诸身语意种种恶行增上力故;于日后分,见有诸山,或诸山峰,垂影悬覆近覆极覆。便作是念:我自昔来,依身语意所造..
乐断与乐修差别
【乐断与乐修差别】 p1311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二页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复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复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如见道,修道;如是见地,修地,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应知亦尔。复次乐断者:显诸忍。乐修者:显诸智。乐断、乐修、是..
缘起及缘已生法四句分别
【缘起及缘已生法四句分别】 p1306法蕴足论十卷二页云:此中缘起,缘已生法,其体虽一;而义有异。谓或有缘起,非缘已生法。或有缘已生法,非缘起。或有缘起,亦缘已生法。或有非缘起,亦非缘已生法。或有缘起,非缘已生法者:无也。或有缘已生法,非缘生者: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