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音
Tfoyin.Com
网站首页
佛学文库
佛学词典 佛经经文 善书启慧 佛学文章
佛乐聆听
佛音专辑
禅心视频
佛学动漫 佛陀转
菩提镜观
佛菩萨相
静书梵行
抄心经 大悲咒 药师经 阿弥陀经
佛寺导览
佛教寺院 佛教寺庙 祠堂祖祠 道观古刹 庵园精舍 国学地图
快速链接
佛历查询 藏历查询 黄历查询 随喜打赏 法物流通 关于我们 在线直播 网站地图
首页 /文库/文章/净律社/静波法师授三皈依法会开示(视频)

静波法师授三皈依法会开示(视频)

发布时间:2022-07-18 17:52

相关推荐

词典

一切种爱语

【一切种爱语】 p0008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爱语?当知此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于应听法,开听,爱语;二、于应制法,遮制,爱语;三、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四、开示无倒法相,爱语;五、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言七种者,一..

5个月前
词典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水陆之名,始见于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见《金园集》卷四)。宋宗鉴《释门..

5个月前 189
词典

开示悟入

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

5个月前
词典

无遮会

无遮法会。这种法会普同供养,如现在人打千僧斋,结万人缘,谁都可以参加而无遮止限制。

5个月前
词典

赞头

(职位)法会职务之名。赞众中之头首,发赞之音头者。

5个月前
词典

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p0018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谓诸如来所说法教,普为一切人天开示,无倒开示;于一切法,不作师拳,无遗开示。如是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5个月前
词典

三藏建立

【三藏建立】 p0192集论七卷二页云:何故如来建立三藏?为欲对治疑随烦恼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恼故;建立毘柰耶藏。为欲对治自见取执随烦恼故;建立阿毗达磨藏。复次为欲开示三种学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成立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故;建立毘柰耶藏。为欲成立增上慧学故;建立阿毗达磨藏..

5个月前
词典

七僧

日本佛教界举行大法会时,有司重要职务之七位僧侣,称为七僧。即:(一)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五)呗师,(六)散华师,(七)堂达。由七僧所举行之大法会,即称七僧法会。 p112

5个月前
词典

九味斋

或作鸠美菜、供备菜。系集九种美味之供物,禅宗于法会宿忌(逮夜,即前夜)供养之。[禅林象器笺卷十四祭供门] p135

5个月前
词典

二种法施

指世间法施、出世间法施。据般若经卷二十四载:(一)世间法施,指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称世间法施。(二)出世间法施,指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

5个月前
词典

记别

记别者,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意故。

5个月前
词典

记莂

何等记莂?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莂得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明记莂,记莂开示深密意故。

5个月前
词典

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谓正开示。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为去来今。众苦因本。道路由绪。能作生缘。起集等起。能起集等。起现法中诸苦身坏。后苦由是出生。如有颂言。因爱弃良医痈本榛藤渴未调伏一切数数感众苦如树根未拔虽斫斫还生未拔爱随眠数数感众苦如毒箭在身损坏色力等众生..

5个月前
词典

听闻正法

云何名为听闻正法?谓所亲近供养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其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

5个月前
词典

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谓正开示。即上所说。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永没。名为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安隐。亦名惔怕。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涅..

5个月前
词典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令永灭没。此复云何?谓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有颂言。此威猛一趣如鸟路清虚牟尼定所行为众数宣说哀愍说一趣见道尽生边此道于瀑流去来今能度能究竟调静..

5个月前
词典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言。诸蕴起为苦生及出亦苦生已有老苦病苦与死苦烦恼生为苦生已住亦苦非聪敏悔苦不调伏死苦无智有情苦增羯咤私苦愚夫生死苦多劫驰流苦..

5个月前
词典

泐潭法会禅师

洪州泐潭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向汝道!」师便近前,祖打一掴曰:「六耳不同谋,且去。来日来。」师至来日,独入法堂曰:「请和尚道。」祖曰:「且去!待老汉上堂出来问,与汝证明。」师忽有省,遂曰:「谢大众证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5个月前
词典

生身供

供养释尊舍利的法会。

5个月前
词典

法事

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法会、斋会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

5个月前
词典

法器

1、具有修证佛法的根器。2、法会诵经时所用的器具。

5个月前
词典

涅槃会

农历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涅槃的法会。

5个月前
雪窦山资圣禅寺六月六供弥勒增智慧晒经法会
文章

雪窦山资圣禅寺六月六供弥勒增智慧晒经法会

雪窦山资圣禅寺六月六供弥勒增智慧晒经法会六月六 供弥勒 雪窦资圣禅寺举行晒经祈福法会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山方丈怡藏大和尚主法迎请《龙藏》 201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晒经日,也恰逢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出家纪念日,作为弥勒道场的雪窦山资圣禅寺隆重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六月六、供弥勒、增..

4小时前
静安寺金塔撩开面纱 15吨纯银大佛开光法会举行
文章

静安寺金塔撩开面纱 15吨纯银大佛开光法会举行

静安寺金塔撩开面纱 15吨纯银大佛开光法会举行静安寺宝塔工程结构施工完成,顶部五座金塔已撩开“面纱”。记者昨天从上海建工第四建筑公司获悉,目前该工程正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内全部建成。上海静安寺昨天上午举行纯银大佛开光庆典法会。银佛为释迦牟尼像,它身高6.6米、莲花座直径2.2米,..

3天前
大安法师:请法师开示三皈依殊胜之处
文章

大安法师:请法师开示三皈依殊胜之处

问:请法师开示三皈依殊胜之处。我已皈依,如何劝说父母也能皈依三宝?大安法师答:三皈依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步骤: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界常住的佛、法、僧三宝,能够加持护佑我们很好地修行,令我们在世间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吉祥如意,出世间修行远离魔障,所以我们应该要进行这项仪式。..

5天前
杨维中:附录一:法显法师传
文章

杨维中:附录一:法显法师传

附录一:法显法师传释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人也。显有三兄并龆齿而亡。其父惧祸及之。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送还寺,信宿便差。不复肯归。母欲见之不能得,为立小屋于门外以拟去来。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

11天前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五部分 中天竺记游(上)
文章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五部分 中天竺记游(上)

第五部分 中天竺记游(上)【题解】法显、道整二人离开西天竺诸国来到了中天竺。中土的佛教徒在古代习惯上将中天竺称之为「中国」。这个地域是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法显在中天竺不但行程漫长,而且停留的时间接近六年。依照法显当时的观念,到达中天竺即「中国」纔算到了目的地..

11天前
大安法师:在这个时代,尤其要注重皈依僧宝,僧宝不是指某个法师
文章

大安法师:在这个时代,尤其要注重皈依僧宝,僧宝不是指某个法师

第二个是戒福,从小乘的戒福来看,受持三归,这里进一步的,世间的福德跟戒德相比,那戒德更高了,他毕竟是在修出世间法,由戒能够感得菩提之果,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透过住持三宝的皈依,最后回归到我们的理体三宝,在这个时代,尤其要注重皈依僧宝,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就端赖僧宝来传承,那么..

11天前
心中心法去手印
文章

心中心法去手印

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中就有的。心中心法有六个手印和一个..

13天前
云谷禅师开示:改变命运的方法
文章

云谷禅师开示:改变命运的方法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行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

15天前

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推荐
点赞文库
收藏文库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微信

微博

QQ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复制链接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