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三辈九品
无量寿经说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有上中下三辈,观无量寿经说每一辈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合之便是九品,所以说三辈九品。
四不退
1、净土门所立。一、位不退,即修得的位次不退失;二、行不退,于所修的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四、处不退,生西方净土的人不再退堕秽土。2、法相宗所立。一、信不退,是十信位之第六信,从此不生邪见;二、位不退,是十住位之第七住,从此不入二乘;三、证不退,是初地以上,所证得之..
十二胜劣
(名数)怀感禅师就兜率与西方净土,立十二胜劣。
瞽庵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瞽庵禅师。讳显示号瞽庵。姓卢。母金氏。梦观音大士现五色云中而生。二十一投悟本院一山元公。剃落具戒。首谒天岸指见佛海。精究天台教观。大小部文义悉贮胸中。叩之则辩说如注。更亲虎岩颐公贤叟思公。而道益进。出世隆寿教寺增辉旧制。迁显严教寺残毁重新。受聘主崇恩演福教寺。汲引方来竭尽平昔所蕴..
十三力
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十)多闻力,多..
念佛者
指称念弥陀名号和誓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大乘善根界
(术语)西方净土之德称也。谓大乘为成就善根功德之国界。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生于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净土论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观无量寿经得益分
(术语)唐善导观经疏科一经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得益分,第四王宫流通分,第五耆阇分。得益分者,十六观之正宗说终后,说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得见西方净土及弥陀三尊,韦提希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各发无上菩提心之利益一段也。..

大安法师: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念佛。可我当时没皈依、没信佛,没能在她临终时念佛,因我的过错,没有让我的母亲如愿。现在念佛回向给母亲她还能往生吗?大安法师答:如果你母亲当时没有往生,就已经投生到其他地方去了。现在你尽点你的责任,平衡一下你的心理就可以了。已经投生了..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女人第九)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女人第九)慧律法师著往生女人第九韦提希夫人、五百侍女韦提希。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的夫人。他们有一位太子,名阿阇世,因随顺调达(提婆达多)恶友的教唆,而将父王关置于七重的室内。并且限制群臣,任何人都不得前往探视。当时韦提希夫人恭敬大王,于是澡浴清净后,以酥蜜和著面,..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慧律法师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种种语言,没有证真实的涅槃,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言语是三苦的根本,唯有真实的智慧,都能灭此三苦之因,叫灭苦因,真实就是唯有真实智慧,灭就是才能灭这个三苦之因。在这里提..

大安法师:有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不错的,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这并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比如说,九华山有一二十尊修行人留下的肉身舍利,也曾经有人问:“肉..

吴兆成老太太往生纪实
吴兆成老太太往生纪实第二位与支居士往生时间隔正好一个月。这位吴兆成老太太终年91岁,家住市油厂附近。一生诚实善良,热心待人。在生时并没有真正做过三皈依。11月16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中午11点15分咽气(念佛机开着)咽气后五小时她的小孙女纪妙莲才做通思想工作同意请人助念,接到电话时助念团..

祈愿的目的
当我们接触到究竟的层次,接触到涅槃、真如、如来藏,接触到神,我们就能接受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已抵达平安喜乐的国度,无须再受苦。无论可以再活10年还是5年,已无关紧要。在那一刻,我们已经改变了看待世界的观点。我们都有心愿和渴望,这些愿望通常就是祈愿的动机。我们或许为了感恩,或是为了..

福寺续修法师念佛往生记实
常熟兴福寺续修法师念佛往生记恒心等众弟子讲述净明居士整理续修法师,俗姓丁,字德宫,江苏姜堰人。幼年十二发出尘之志,于苏北出家为僧。随因顺缘,后于江苏常熟市范家村福田寺,精进修道。十年文革期间,因寺庙被毁,虽无经可诵,仍珍藏佛像,可谓道心坚固。后被迫至被毁兴福寺原址与众僧劳动改造,..

元音老人:怎么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_怎样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元音老人答: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问: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元音老人答:心体没有两样。因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有人说大话,心不肯空。事情来了他还著相,著相了就不是净土。。著相生西方,只能是生凡圣同居土。西方有四土的不同,一者,一心用功念佛了但不知一切皆幻现,执为实有,而生事相的净土,亦得极乐庄严的受用。二者心..

元音老人答:见性之后,最精进的用功就是时时刻刻不忘失本来吗?
问:见性之后,最精进的用功就是时时刻刻不忘失本来吗?元音老人答:不对!本性不会失去的,只是你著相,被境迷了,就像太阳被乌云遮盖而不现一样。精进用功只是绵密保护。用功时如率兵攻敌,义无反顾;不用时则一切放下,视若无事,这叫真精进。..

元音老人:如何做到往生的的条件一心不乱?
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2.修念佛法门之际,以..

信愿法师:往生之事五种决定之五
往生之事五种决定之五法然上人《三心料简及法语》云:五决定往生之事:一、弥陀本愿决定也,二、释迦所说决定也,三、诸佛证诚决定也,四、善导教释决定也,五、吾等信心决定也。以此义故,决定往生也。最后第五是说机,「吾等信心决定」。机法是一体的,信心这个「信」字,右边再一个言字,那信是要信..

信愿法师:一只鹅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有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在这里,我们还要再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一只鹅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如果连一只鹅念佛都能往生,那么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难道不能往生?这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净土圣贤录》记载:在民国二十一年,虚云老和尚建筑在鼓山有一个放..

信愿法师:世尊再再明示有愿便得往生
有愿便生下面引用《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的经文,来说明不只是《阿弥陀经》世尊劝愿,在其它的经典,世尊也劝愿。这段经文师父先读一遍,然后大意再向诸位报告。《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云:尔时世尊,复放觉花定意三昧光明,照彼三千大千世界,地狱、饿鬼、畜生之类,众苦消灭,皆得还生,在人道中,自..

信愿法师:因愿文言「乃至十念」往生,成就文言「乃至一念」
乃至十念显口称之行,乃至一念表内受之信,信行皆缘本愿名号,是一非二。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此往生之业事,非由称念之数目决定,乃是名号决定机之往生,名号具本愿力故。无论众生称念多少、定心散心,皆由名号决定其往生,非众生称念之功而生,十声与一声之称念,功..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真实不虚
诸佛证赞:念佛往生,真实不虚下面来看诸佛,就是指六方诸佛,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诸佛有何不可思议功德?出广长舌相,证诚赞劝,念佛往生,真实不虚。六方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出广长舌相——因为每一位诸佛都已经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就是广长舌相。“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意思..

近代往生女居士七
杨彻年杨彻年,陕西省扶风县西佐村人。夫姓赵。年二十四失偶,志守节孝于赵氏之门。善事翁姑,竭尽孝思。扶养夫弟之子女如己出。与诸姑娌和睦共处,约己任劳而不怨。与亲友邻里往来,温良恭谨而无争,人皆以贤善称之。氏性好清静,喜修善行。皈依良卿法师,师教修净业,遂长斋念佛,期生净土。精进修持,夙夜匪懈..

元音老人:往生的把握
诸位同仁,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不是逞人我、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这样散心念佛,在日常动用中,尤其在得失、顺逆、悲喜关头,做得主吗?能不为境界所牵移而佛念当前吗?更进一步自问,夜眠睡梦中,做得了主吗?在欢笑惊怖时,能不为梦境所动而佛念现前吗?假如这..

往生是现在的事
往生是现在的事◎ 慧 律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现在就要坚固信心,不退转,现在就要把情绪、执着慢慢地放掉,慢慢地舍掉。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不听经,也不闻法,也不开智慧,现在人我是非不断,烦恼不断,爱情、欲望都割舍不下,要等到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引,头脑有没有问题啊?临命终,..

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
◎ 李 白我闻金天之西,日没之所,去中华十万亿刹,有极乐世界焉。彼国之佛,身长六十万亿常沙由旬,眉间白毫,向右宛转如五须弥山,目光清白若四海水。端坐说法,湛然常存。沼明金沙,岸列珍树。栏榡弥覆,罗网周张。车渠琉璃,为楼殿之饰;颇黎玛瑙,耀创砌之荣。皆诸佛所证,无虚言者。金银泥画西方..

大安法师: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举几种实际的行持。凡诵经,无论读诵何种大乘经典;持咒,像《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礼拜,每天都得拜佛;忏悔,我们都有忏悔之法,有事忏,有理忏,作法忏,以及在世间上我们做种种的慈善的功德,比如有种种灾难,地震,海啸,火..

大安法师:为什么有人说预知时至要往生但却没走成?
居士:有的人说已预知时至了,要往生,叫佛友来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成,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法师: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正信正见非常重要。念佛往生是真诚地面对自己,解决自己无量劫以来的切身大事,不是向外面去表演的。昔慧远大师在念佛禅定中,三次见阿弥陀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