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戒、五戒也可以,受八..
五戒、忏悔、发愿——2006年11月6日为新受戒弟子开示于北京友谊宾馆一、五戒十善是基本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清净、身业清净,就不会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不会犯五戒。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3大愿法师讲解一切恶莫做,一切善应修。遍调于自心,是则诸佛教。若离于杀生,一切皆爱敬。恒无病长寿,常乐不害法。一切所生处,恒乐佛所行。常遇佛法僧,速成无上觉。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为自他超出轮回,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我们来学习《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上..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9大愿法师讲解犯缘怎样子是犯这些大妄语呢?犯的缘有共同的五通缘,还有不共同的四种别缘。四种别缘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基、发心、加行、究竟。一、基:就是可以分为所缘境和所说义。(一)、所缘境:所缘境就是你打这个大妄语,你是对什么人说的,说给什么人听的。犯根本罪有三个条..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7大愿法师讲解改变陈规陋习 树立正见这个不杀生戒,因为主要是说的《优婆塞五戒相经》,所以主要是对于在家的信众所说,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持好不杀生戒,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来运用,要能够改变陈规陋习,要能够树立正知正见。一、生日之时不宜杀生。做生日最好不要杀生,祝贺..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1大愿法师讲解铭记教诲,以戒为师。恭敬学处,如护心目。正知正念,受持弘扬。绍隆三宝,佛子天职。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自他一切如母众生今生今世能够清净受持五戒,乃至于具足戒、菩萨戒,福慧增..
地狱访问纪实:亲耳聆听地藏王菩萨慈悲开示如何持五戒!倒轮冰天等五大邪淫地狱见闻阿玉顶礼地藏菩萨!真开心又沾法益!地藏菩萨开示阿玉五戒,守五戒可保人身乃做人之基本,不会堕落,看似很简单,但有很多眾生都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些人说我从来没有做过杀人放火害人的事,普通市..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弟子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听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饮酒。 一日,老者又喝得醉醺醺地走在回家路上,一不小心,一脚踢到路边的树根,跌倒在地,疼痛无比。老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痛楚,相当后悔,..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二月念佛七法会(初二下午仁焕法师开示) 五戒保命保健康今天上午我们讲落实一年的平安事业。要落实,就必定要用佛的觉悟,用佛的智慧,用佛的慈悲来落实。觉悟人才懂得珍惜生命,有智慧的人才能防范生命的障碍,有慈悲的人才能让生命更光彩。觉悟人就是能找到生命的光明,让生命的光..
五戒是什么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一、不杀生: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昆虫、蚊子,凡有生命的、有血有气的生物,皆不可以故意杀伤,学佛的人应长养慈悲心,怎可杀害生命伤了慈悲心?二、不偷盗:凡是他人没有给我们的,不可以自己去拿;学佛的人应该学习布施,怎可贪得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三、不..
一、不杀生—禁止夺取任何有情生命,清净素食是守此戒的基本,何为清净?要严格守护《楞严经》之教义,与其有关身份不服不用,既是与所有动物有联系的食品都不能吃。例如:牛奶、蛋、蜂蜜、芝麻、牛油等等与动物有关的都要戒之,化妆品有很多都有动物成分也不能用。当我们生病时吃药,特别是中药亦很多..
受戒歌明 蕅益大師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五戒歌不杀生,大慈仁,物我一体如长春,蠕动蜎飞佛性等,贤愚贵贱无疏亲。不偷盗,充义奥,正直清廉明节操,心外无法可当情,菩提性具非他造。..
不杀戒●释名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制意一、由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过去生中父母故。四、伤善缘故。此生结冤,后世不相度故。五、悉具佛性,应敬不轻,岂可杀害。六..
居士: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到处便溺,床上、饭菜上,连佛经、佛台也不放过,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对此不知怎么办? 法师:首先要知道不杀生戒他的戒相是什么,制的是什么?正制的是不杀人,那么如果故意起杀心,有预谋,对方命断,这就是犯了这条杀戒。除人之外,其他的蜎飞蠕动之物,虽然是兼..
今天又是十余位同学小聚的日子。沿着石子小路,踏过溪上小桥,隐约中听到了熟悉的谈笑声,看来我是来晚了。进入包间,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我,异口同声笑道“说曹操曹操到“。“你们说我什么呢?”我问。小虹说:“我们点菜,大家说你吃素,要给你点个素菜呢。”我的谢谢还没说出口,梁子就接话到“酒肉..
受持五戒受戒的目的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高尚完美的品德,并且为其他众生带来快乐和幸福。五戒的内容一、不杀生戒:即是不害众生的生命。众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众生的慈悲心,又怎能残杀加害他们呢?亲自杀生..
“不妄言”这条戒具有两面性。如果说,你是为了帮助别人,利益别人,而暂时说一点假话,也是可以的。就是看那个动机,是损人还是利人,是害人还是救人。根据性质和动机,来给你定性。在过去的印度,出家人是托钵吃饭的,就是拿个钵挨家挨户去化缘,那些信众把自己家做的最好的先供养出家的师父。佛在世..
微信
微博
QQ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