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阿底峡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仲敦巴的怀里说:
『请给我加持一下,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只要为人善良,哪怕他只吹的一口气,都肯定是有益的。
一次阿底峡尊者感到手痛,就把手放在弟子仲敦巴的怀里说:
『请给我加持一下,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只要为人善良,哪怕他只吹的一口气,都肯定是有益的。
(一)以明珠比喻真如、佛性、正法,能显示此世界之真实相,而谓此世界乃圆满无缺,无有表里(一如明珠之内外玲珑,无色无心),平等不二者。景德传灯录卷十八玄沙师备章(大五一·三四六下):“僧问:‘承和尚有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得会?’师(玄沙)曰:‘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用会..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我们的心要常常保持清净无杂,以一颗真诚、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永远不跟众生对立,化解矛盾,这叫佛法。常存一颗爱心,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物,爱世人,做社会大众的表率,别人对我们不善忘记掉,不放在心里,转变观念,把不善的事转成最善的事。..
问: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为有分心而投生于那一道?又,可能影响投生该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帕奥禅师答:每个众生每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种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业是临死速行心的业,临死速行心发生在一生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可以说是能让人丰衣足食。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了贪恋,就永远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因此,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
命运的因素有很多,但排名第一的命运关键是什么?你可能猜不出来。答案是:配偶,你经常睡一起的人。大部分人命运不好,就是因为找了一个能摧毁他的人。武大郎没能把烧饼店开到全大宋连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潘金莲给他带来了毁灭。同样,那些命运好的人,也有一半是因为找到了一个会激励他的枕边人。..
因为了解,所以慈悲入菩萨行论:『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凡夫的妄念心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当他总是在挑你毛病,甚至在伤害你的时候,请别忘了,这是他心中迷惑的烦恼主宰了他,而产生的结果。这样地善思维,就能让心正面地回应境界所给予的烦恼。菩萨在面对众生的烦恼时..
如果问起现在有什么应季水果,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桑葚。每年的4~6月,都是桑葚的成熟季。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补品,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但吃桑葚究竟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您知道吗?一、一颗桑葚五味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是一种滋补强壮、养心益智的佳果。桑葚还是一..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摄受。等觉菩萨修净土法门,不会认为:自己吃亏了,降低了水平。愚夫愚妇——悠悠凡夫,乃至地狱众生,修此法门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反而觉得:文殊、普贤菩萨修这个法门,我也修,很自..
近年来,教内外的一些道士、居士开始隐居山水静地,专心于打坐静养。静坐炼养无疑是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加之许多宫观古迹都是开放的旅游景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闲暇时能有机会静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松弛的好方式。但,修行就一定要静坐吗?不。01静坐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在静坐中找回本..
先揭晓谜底,这种最廉价的血管支架就是洋葱。菜市场里,它经常放在角落毫不起眼,但是懂养生的国医爱死了它,吃洋葱是补品,变成了和喝水、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会吃洋葱的人,省下大笔买药钱别看洋葱便宜,它可是真正的全球普及的蔬菜。法国人喜欢喝洋葱汤,意大利面的配菜少不了洋葱,希腊人最..
怎么样打大妄语法呢?普通的打妄语,那还不算。所谓:就是所说的未得谓得:没有得道,根本他对于修行上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怎样念佛,也不知道怎样修道,也不知道怎样坐禅,也不知道怎样持戒, 就道听途说的,似是而非;说得好像对,但是实际不对的。听着人家讲这个道理,他说:“我也明白了, 我早就..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们结成一党,狼狈为奸。怎么叫「狼狈为奸」?狼和狈,必须要在一起,才能走路;若不在一起,牠们就不能走路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狼、狈,和普通豺狼不同;狼的前边那两条腿长、后边那两条腿短,狈的前边那两条腿短、后边那两条腿短长,狼没有狈就不..
顿珠法师有时候的外境,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短暂的快乐。而一份由衷的喜悦,也的确会带来一份向上的力量。这个时候更要提醒自己,保持心的了了明知。因为,外在的一切从本质上来说是脆弱不堪的,比如身份、地位、名誉、财物、感情,而一旦我们的心被这些牢牢地抓住,心也会失去自由,也会容易陷入失落..
23、董文恪任少司空(工部侍郎)时说:“昔日在浙江富阳县的村里居住,有个村里老汉坐在邻居家,听到我的读书声,说“是贵人啊”,请求见一见。他反复细看我,又问生辰八字,沉思良久,说:“您的命相都是一品。当在某年任知县(县官),某年代理大县,某年正式任大县,某年升通判,某年升知府(市级),某年..
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镜 空快乐是一种心态,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因为缺少一种快乐的心态,缺少发现快乐的眼光。其实,人生处处有快乐,只要我们有一种快乐的心态,只要善于发现,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能得到快乐。别让自寻的烦恼,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佛陀格言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雪 漪欲望是人的一种自然之性,也是最大的诱惑。儿女情长的欲望让人承受心智的折磨,金钱利益的欲望让人迷失原有的锐利。无欲则刚,修一颗清净无欲之心,情感便能坦然,利益才可长久。弘一法师在讲到生死二字时曾有论断:生死是大事,能真正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如不知生死,学任何法门都脱..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因为跪着所以矮佛教是很讲精进的,也就是世间所说的努力。在修行的三十七道品*里面,就有五个是要我们精进努力,可见精进努力在佛教里面的重要性。其实,在世间精进努力同样重要,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成功的人,不是靠自己的精进努力得来的。记得师父说:即使你做小偷,也要精进努力..
同修: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师:这也是初学者,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他不明了,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要先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才去学,才能接受。像这种情况,也有办法。先让他去学习,先让他去了..
【论依二种】 p1330集论八卷十二页云:第三论依,谓依此立论,略有二种。一、所成立,二、能成立。所成立有二种。一、自性,二、差别。能成立有八种。一、立宗,二、立因,三、立喻,四、合,五、结,六、现量,七、比量,八、圣教量。所成立自性者:谓我自性,或法自性。差别者:谓我差别,或法差别。..
如来所依之五净土。即:(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虽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二)实报土,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之五蕴为体,此由往昔所修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三)色相土,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以自行之后得智为体,万德成就,众宝庄严。(..
罽饶夷,梵名 Kanyakubja。为中印度之古国。又作羯若鞠阇国、葛那及国。意译曲女城、妙童女城。即今印度西北殑伽河支流迦利河(Kālī)东岸之卡娜齐(Kanauji)。此国都城原称拘苏磨补罗(梵 Kusumapura,意译华宫),于梵授王(梵Brahma-datta,巴同)时触怒一仙人,以恶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时腰曲,故..
谓入于闇室大声念佛。行者特别选择闇室,出大音声念佛,完全与外界断绝视听,远离妄想,以成就念佛三昧。释净土群疑论卷七(大四七·七六中):“稽其圣典,亦无至教,但修行之人,将斯闇室,绝诸视听,心舍诸缘,初学之俦,约斯注想,易得三昧,不尔难成。”(参阅“念佛”3208) p6528 ..
(术语)四韦陀也。兴禅护国论序曰:四韦之法犹以用焉。
(名数)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
(杂名)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诸处多取此名焉。见唐高僧传。
(人名)魏书释老志曰:统万平惠始到京师,多所训导。时人莫测其迹,世祖甚重之。每加礼敬,始自习禅,至于没世,称五十余年未尝寝卧。或时既行,虽履泥尘,初不污足,色愈鲜白,世号之白白脚师。
(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探玄记三曰:纳法在心名为正受。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同序分..
(杂名)初禅天之梵王,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也,二禅之梵王,小千世界之主也,三禅之梵王,中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大梵王,大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广量,如其次第,与一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相均。..
(术语)述记十九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