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相传在禅宗创立时,佛祖赐给摩诃迦叶两件宝物,一件是紫金钵盂,另一件就是木棉袈裟,那时候,佛门弟子一般是依靠布施和乞讨为生,经常居无定所,风餐露宿,而佛祖传下的这两件“温饱”器物倒也非常的实用。公元526年随着菩提达摩在广州登陆,禅宗衣钵到了中土。虽然佛法心地换了水土,但乞食为生、游..
            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经文]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星云大师译文]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记诵,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依照这首无相颂去修行就好了。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的话,也是沒有什么益处的。[净..
            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二)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世人修道,关键要在这个道字上下功夫。如果只记得一切尽不妨,而把修道忘记了,戒定慧没有了,五戒十善没有了,随十恶迁流轮转,那就完了。一切尽不妨,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修行不受时间的限制,一天24小时,行住坐卧都可..
【所通达与所遍知】 p07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五卷十二页云:所通达者:谓一切法。皆是善慧所通达故。所遍知者:谓一切法。皆智遍知所遍知故。如说:所通达云何?谓一切法。所遍知云何?谓一切法。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