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修万人去”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指对净圡法门信愿具足者言也。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4页 与陈锡周居士书)
“万修万人去”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指对净圡法门信愿具足者言也。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4页 与陈锡周居士书)
释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从师受业。师以观世音经授之。读竟谘师。此经有几卷。师欲试之。乃言。止有此耳。导曰。初云尔时无尽意。故知尔前已应有事。师大悦之。授以法华一部。于是昼夜看寻粗解文义。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至年十八博读转多。气干雄勇神机秀发。形止方雅举动无忤。僧睿见而奇之。问曰。..
阿含经云。佛为说法主。今古皆以说法知法之僧。为法主。如僧睿。谓僧导曰。若当为万人法主。宋孝武敕道。猷为新安寺镇寺法主。
譬喻一人将佛法辗转开导百千万人,甚至于无穷尽的人,正如将一灯点燃起百千万盏灯,灯灯无尽,光光不绝一样。
在增劫时期有四种的增盛,即寿量增盛(人寿由千岁增至八万岁)、有情增盛(人口由万人增至无数量)、资具增盛(谷物果实等非常富饶)、善品增盛(人人皆修十善及诸道品)。
释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从师受业。师以观世音经授之。读竟咨师。此经有几卷。师欲试之。乃言。止有此耳。导曰。初云尔时无尽意。故知尔前已应有事。师大悦之。授以法华一部。于是昼夜看寻粗解文义。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至年十八博读转多。气干雄勇神机秀发。形止方雅举动无忤。僧睿见而奇之。问曰。..
【释曷攞】寄归传云:唐言小师。毗奈耶云:难陀比丘,呼十夏比丘为小师。如僧睿谓僧导云:君当为万人法主,岂可对扬小师乎?
[出阿毗达磨毗婆沙论]一寿量增盛谓劫末时。此胆部洲人。寿减至十岁。后复渐增。展转至八万岁。是名寿量增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胆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二有情增盛有情即众生也。谓劫末时。此胆部洲惟余万人。后复渐增。展转无数。于劫增时。其地广博严净。人民淳善福德。以其..
高僧僧慧。与畅法师。长讲三藏号二杰○隋高僧敬脱。号僧杰(才兼万人曰杰)。
一般以为,所谓正见就是对佛法义理的正确了解,能把所破和所立的道理搞清楚,就算是得了正见。事实上, 这只能算是闻思所得慧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正见。所谓正见,正如太虚大师所说,必须要“由闻而思,再加以定等修习,即成就正见”。所谓见就是佛法佛理的现前明见。《瑜伽师地论》云:“见者,谓见现..
准提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准”为不空,绢索为“胝”,“准提”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准提法为密宗独部,且通五部之殊胜密法。每一灌顶修持准提法之人,必增二十一年之寿命,长短悉自知。准提法为密宗独部,且通五部之殊胜密法。每一灌顶修持..
在禅宗发展史中,佛性论有数种表现形态,如佛性内在论、佛性修现论、佛性显现论等。道元对先尼外道计佛性为内在之“我”、以及将佛性比喻为草木之种子等说法皆予以批判,反对将佛性视为内在于众生的一种实体。同时,道元也反对将佛性理解为通过修行办道而显现出来的存在。如道元针对《涅槃经》的“欲知..
辟谷小成的标志是辟谷期间这个人散发出恶臭难闻的味道,这个味道与邻近死人的味道相似。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深层的排毒,从骨头、血液、细胞把毒拍出来。做到这样不容易,但做到这样基本什么慢性病也就都康复了,相当于一次新生,一次身体的从新组合。如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甚至癌症等等等等都会康复..
◎陈亦新:平时修行时,用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对上师真正生起信心?●雪漠: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时候,成佛也..
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一个人是否与神秘文化有缘,是否适合学习周易,是否适合从事预测工作,这些在八字命理中是有信息说明的。下面华人开运网带你看看什么样的八字利修行。一、八字中带一个或者多个华盖者利修行华盖是八字理论中符合某种组合规律的天干地支的别名,八字中称为神煞。华盖星..
钟茂森:你是什么样的人,肯定感召什么样的人他的能耐比我们凡夫厉害,就是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咱们做凡夫的,你说有时候也会行善,人人都有良心,都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对吧?可是不是念念行善,做了一桩善事,可能回头干了十件恶事,进一退九。这比以前中国过去有个扭秧歌的节目,扭秧歌是进一步退两步..
问: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答:对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从本源意义上来说,阿弥陀佛是没有相的,法身无相。那么由法身所现的相,他是随众生的心识来现的,一切唯心造。对菩萨种性的,阿弥陀佛现的是佛像,如果对于小乘声闻..
不同的祖坟风水能造就不同的家族运势和不同的人生命运。莫说生来命数奇、地元一得天生移,祖坟风水佳,其子孙人丁兴旺,荣华富足。反之,有破局的祖坟风水,必主其家族哀微、败退、穷困、绝嗣等。下面是几点祖坟风水需注意的地方:1墓碑破损或破裂者,上部破损主克应一、四、七房头部伤害;中部破损者,..
有一天,佛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
没太刻意选择过的生活照这类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比较高,对外貌也比较有自信,不一定长得好看,但是能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内心没藏太多秘密,也没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差别不大。端端正正的证件照人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内心很压抑。自己PS照片、艺术照、文艺照、装..
什么样的人与道有缘平常日积月累,功德够了,法缘自然就来了,仙真自然来接引。如果功德做的不够,那么在这方面就要吃亏。很多的法缘你就要费时很大的力量去争取。一、出离轮回皆由一念之差遂致报对升沉,轮回展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生生死死,在烦恼之中打转,就好像一大堆骷髅头一样,在一个苦海..
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 虚云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六日(1955年7月15日)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发心出家要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我们先来看看《普曜经》卷四的说法,由于出家者是专业的修道者和传道者,因此世尊以四愿来说明他们应具备的素质:(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这四大愿,要求出家人的发心是以众生为中心,除利他的奉献精神处,还应该有四种博大..
时间地点: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主讲人:李炳南弟子何美云敬记第一次开示诸位老师、诸位同修:灵山寺自有佛七以来,已有二十五年,能如此长久、继续不断,实为不易。每年佛七,学人皆来参加,不敢言开示,但以念佛方法及其要义,策勉诸位耳。二十五年中,要说的皆已说过,近来学人事多忙碌,佛七期间,..
【轻重业】 p1290俱舍论十八卷十四页云:欲知诸业轻重相者,应知轻重,略由六因。其六者何?颂曰:后起、田、根本、加行、思、意乐,由此下上故;业成下上品。论曰:后起者:谓作已随作。田者:谓于后作损作益。根本者:谓根本业道。加行者:谓引彼身语。思者:谓由彼业道究竟。意乐者:谓所有意趣。我..
【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p0667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欲邪行,四、离虚诳语,五、离离间语,六、离粗恶语,七、离杂秽语,八、无贪,九、无瞋,十、正见。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戒善清净】 p0693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戒善清净者: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谓住净尸罗,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轨则、所行、皆悉具足;于微细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或复皆得无漏戒故,名善清净。如实义者,住无学位,回向大乘;自分戒净,修菩萨戒;故名善净。..
三十三观音之一。我国寺院所供奉之观音塑画像,作观水中月影状。或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有各种形像,据图像钞卷七所说,水月观音坐于大海中之岩石上,垂左足,右足竖膝,与左膝相叉钩,面部微仰,作思惟之相。另有三面六臂像,左三手分别持宝莲花、金轮、孔雀尾,右三手分别持利剑、宝..
为法华七喻之一。又作云雨喻。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以雨比喻佛陀之教法,以草木比喻众生之机类,而以药草比喻为三乘人之根性。药草有三种,即小草、中草、大草。小草比喻人、天,中草此喻声闻、缘觉,大草比喻菩萨。药草虽有大小不同,若蒙云雨滋润,皆得敷荣郁茂,能治众病;故以之比喻三乘人之根器虽高..
(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果实等富饶。四,善品增盛,至修十善及诸道品。
(杂语)北史胡国珍传曰: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人斋。百日,设万人斋。王元威传曰:献文百日,元威自竭家财,设四百人斋。万斯同群经杂说曰:汉明帝营寿陵之诏,有云过百日惟四时设奠。百日之说,始见于史。意者尔时佛法初入,明帝即用其教耶。开元礼卒哭篇注,有古之祔在卒哭,今之百日也,二语。..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