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經歷的悲歡離合,
並非修行,只是經歷而已。
如果在悲歡離合間中,
體認到無常、緣起、因果,
那才是修行。

你所經歷的悲歡離合,
並非修行,只是經歷而已。
如果在悲歡離合間中,
體認到無常、緣起、因果,
那才是修行。
我以前一直看其他师兄写的放生感应,一直想来说说自己的感应和经历。让更多师兄对放生念咒更有信心,其实很多师兄刚开始都比较犹疑,都是通过看别人的感应来坚定自己的信心。我想说的是不要去想结果,去想这些不如实干,相信只要去做,早晚会好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改变的过程并非是中彩票那样一夜暴..
作者:心上莲花群/莲儿一我是一个来自山东的女孩,家中就是我一个女儿,家境虽不富裕,但我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加上奶奶极为娇纵与溺爱,我从小养成了骄慢、强势、忤逆的性格。那时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责任,不会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任,也从没想过对父母、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记得当时家里给我请..
作者/心上莲花群 净心文字编辑/真空妙有我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从小我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很好,中考时考了全年级前几名,后来进入本市一所重点高中读书。由于我上学比较早,14岁就上了高一,加之学习又好,父母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厚望。但这时邪淫的种子开始..
一如下是前不久在我们的心上莲花公益网上求助的白血病小女孩卿晞的妈妈,所分享的的一则病友的消息。这位病友叫王婷婷,四川人,她得的是M2型白血病,这是一种治愈率较低的白血病。当时找过我们心上莲花公益网求助,但因当时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故暂时还没有上公益网。但当时上门核实的师..
各位同修好!南无阿弥陀佛!愿各位同修六时吉祥,万事如意!这是我有史以来最难忘的一次放生经历,由我为大家道来:老公和同事在一路边餐馆吃饭时,一老农提着一只大大的龟,俗称鳖。要价200元,一阵讨价还价,最后50元拿下。当时老公发心就是买下放生的,我们把龟放在大水桶里,要到周末才有时间去放..
宗喀巴三岁时,正值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这一年,附近有位名喇嘛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他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教的灌顶,他的密号叫不空金刚。七岁时,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为了进一步..
2015年秋,偶然一次见面,第一次听老同学给我讲起辟谷,由于原来对西方的断食有点了解,所以一听辟谷,而且方法简单可行,马上就开始了第一次辟谷。由于以前体验过断食一天很容易做到,所以决定从每月辟谷一天开始尝试。第一次一天的辟谷至今难忘,说实话不饿,一天也很快过去,最难过的是冷!就像重感..
楞严咒可震碎魔宫,救小弟子神识回来 (宣化上人讲真实经历)阳光师姐按语:宣化上人是现代罕见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得道高僧,古观音再来,生前已证得果位,是第一个将佛法传到西方之人,于1995年圆寂,之后还经常传奇般地应化人间,度化众生。楞严咒可震碎魔宫,救小弟子神识回来选自宣化上人对《楞..
我再次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学佛之路,清楚地看到了缘起缘灭,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学佛的由头是从我父亲90年去世在八宝山火化开始的,当我捧着烧后剩余的骨灰时,我在想,每个人,性格不同,习惯迥异,遗传有别,就因为这1000多度的高温,一个多小时的燃烧,就都归于一小堆白骨,以我已具备的..
《无量寿经》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法布施,是以佛陀的真理劝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令众生具足正确的知见,开启智慧,依正确的法门来修身摄心,得到世间的安乐与出世间的解脱。法施的功德,远远超过财施,因为财施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而法施的利益是无限的。对于生活无着落的人来说,..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慈善活动。这些慈善活动把尊敬师长、放低自己、谦虚平和的内心素质融和在具体的行为里,而且很多人都用这样的心去为人处世。一位名校大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尊重老师,和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相处的都比较好,到了大三的时候,接触了很多思想,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偏激..
命运有时会让你捉摸不透,有时也会让你改变一切.2009年我经历了父亲的突然离世,时间极短,一下子让我猝不及防,措手不及.真应了一句话:福祸常在身边,生命无常!那时的我情绪非常低落,恍惚!我开始接触了佛法,在学习中我不断渴望知识,开始上网搜索各类佛学知识.上佛学网等等.慢慢下载经文.在这学习..
龙树菩萨和他的中观思想关于龙树菩萨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主要来自藏经中《龙树菩萨传》、玄奘《大唐西域记》与藏传《布顿佛教史》。其中,《大藏经》第五十卷《龙树菩萨传》,这部传记是由出生在龙树菩萨后一百多年的鸠摩罗什翻译的。据说,龙树出生在南印度德干高原的温达拉巴地区的一个婆罗门家族..
我以前一直看其他师兄写的放生感应,一直想来说说自己的感应和经历。让更多师兄对放生念咒更有信心,其实很多师兄刚开始都比较犹疑,都是通过看别人的感应来坚定自己的信心。我想说的是不要去想结果,去想这些不如实干,相信只要去做,早晚会好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改变的过程并非是中彩票那样一夜暴..
济群法师一、从求学到教学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学院出来的。我1980年上学,1984年毕业,是中国佛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上学时不过18岁,加上从小出家,思想非常单纯。论文化程度,肯定不如在座的各位。我不过读了一年初中就出家了,如果按现在的招生标准,恐怕连上佛学院的机会都没有。但在当时,..
所以有同修说,读不读经?什么时候可以把经教放下?师父在讲经过程当中,给我们立了一个标准。有的人也问,说刘老师,你现在读《无量寿经》吗?我告诉你们,我将近三年多没有读《无量寿经》,而是天天听《无量寿经》。师父给我们立个什么标准呢?师父是这样说的,说,如果你有百分之九十九,对这部经认..
《悉达多》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一本小说。书中虽然讲述的是悉达多的一生,但却也是千万寻常人都会经历的一生。(一)悉达多,婆罗门之子,在快乐与幸福中长大。父亲教导他,对他寄予厚望;母亲疼爱他,以他为傲;年轻的女子爱慕他,因他欢喜;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乔文达崇拜他,愿一生追随他。..
每一个佛弟子,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大概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佛法结缘。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佛法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会去亲近寺院、亲近僧众,去放生、布施,做种种的善行。通过结缘,我们生命的品质会发生改变。有的人在这个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在与佛法结缘的过程当中,我们可..
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经历了三“劫”,后来才创立佛教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经历了三个“劫”,后来才创立佛教。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俗家名叫悉达多。这么一个锦衣玉食的太子,为何后来创立了佛教,并成为了“佛祖”?相信很多人都有点纳闷,也感到奇怪。要知道,自从释迦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对于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和道术,皆非常精通,而无人可及,名声早已传遍各国。后来..
【自在所生色】 p0600杂集论一卷八页云: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
【究竟坚法】 p0702 杂集论九卷四页云:究竟坚法者:谓诸类智。于诸所知,已究竟故。
【串习】 p070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串习者:得随所欲,无艰难故。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
(819~896)唐代僧。吴郡人,俗姓陆。开成二年(837),于法空王寺依清进为师。会昌元年(841)往恒阳受戒。二年居于建兴寺,立志持三白法,讽诵五部曼拏罗。尝燃左拇指而口诵法华经,其指不逾月则复生如故。时人称为三白和尚。乾宁三年入寂,享年七十八,僧腊五十八。[宋高僧传卷二十三] p1228 ..
唯识论所立。以有漏无漏之慧,明了观察现前之境,其方法有六种,称为六现观。即:(一)思现观,谓思所成之慧。此作用依止欲界之散地,观察诸法,最为猛利,能广分别诸法,故称思现观。(二)信现观,谓上品漏无漏之净信,以能资助现观,使不退转,故称信现观。(三)戒现观,谓无漏戒,即道共戒。以能除去破..
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俱舍论卷八] p1298 ..
即洒水器。为密教于护摩之修法或作灌顶法时,盛装洒水之器物。 p1492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 p6474 ..
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之法,称为方便智;反之,了知一乘真实之法,则称实智。(参阅“二智”215) p1440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载,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若有情归仰,咸令其发菩提心,成就种智;犹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之为譬喻。即: (一)皆生欢喜,谓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犹如月初出时,见者皆得清凉,心生悦乐。(二)众所乐见..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