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当一个人不可冒犯、不可诱惑和不可动摇之时,他身上就具有了某种迷人的东西。
汉娜·阿伦特:
当一个人不可冒犯、不可诱惑和不可动摇之时,他身上就具有了某种迷人的东西。
戒律学的七项罪名,即一、波罗夷,是弃(于佛法之外)罪,是断头罪,是不可救药罪;二、僧残,是僧团净法中的残伤者,惟其虽残而尚有忏除救药的余地;三、偷兰遮,译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或称为浊重犯,主要是由于波罗夷及僧残罪的未遂罪中产生,但是也有独立产生的;四、波逸提,译作舍堕..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处者,北方永障,十三俱无;就三方论,东西亦有,但十一难,除出血、破僧;若就南洲,则具足也。”济缘记释云:“佛出南洲,故有出血、破僧二难。以破僧立邪三宝,须真佛故也。”(业疏记卷一四·八·一一)..
亦名:无场大界一标两相、大界一标两相、一标两相子题:一标、两相、二绳别住行事钞·结界方法篇:“问:‘一标作两相得不?’答:‘一肘已上作者准得。明了论疏中,如一大山,东西各结别住。又云,二绳别住等。准此大墙等类,可分别者,皆得为之。’”资持记释云:“问,恐二界相接,又欲显示标量故也..
忠曰:“朝廷制有文武两班,禅林拟之,故有东西两班也。”《敕修清规·两序章》云:“两序之设,为众办事,而因以提纲唱道,黼黻宗猷。至若司帑庾,历庶务,世出世法,无不閑习。然后据位称师,临众驭物,则全体备用,所谓成己而成人者也。古犹东西易位而交职之,不以班资崇卑为嫌,今岐而二之,非也。..
忠曰:“在主席前,东西对向,如垂左右手然。”《备用清规·唱衣》云:“主丧首座分手,两班垂手坐。”
《敕修清规·知藏》云:“后以众多,列东西藏。”
《备用清规》云:“藏主,掌握金文,严设几案,常备汤茶、香烛,延迎兄弟看经。初入经堂,先白堂主,同到藏司相看,送归案位,对触礼一拜,此古法也。今人物骈集,藏列东西,务在驰名,所职何事?直须宗乘洞达,圣教该通,点对出入经卷,书填残缺字画,焙拂补粘,尽心成美,亦为报佛之恩,名实无辜矣。..
《敕修清规·谢挂搭》云:“古规,挂搭归堂者,即时谢挂搭。后以冬节、岁节、夏前三次谢挂搭。近时衲子到处坐席未温,移单东西,多致不谢挂搭。既曰经冬过夏,折中当在冬前夏前两期报谢。”其规具如彼。..
1、表显出来的相貌。2、借一个有相的东西来表显一个没有形相的真理。
把香水一类的东西涂在身上。
吝啬,不舍得把自己的东西施给人家。
悭与贪。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做悭;看见人家的东西就想要叫做贪。
布施的行法,亦即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人家。
无表色的别名。在色法之中,有些东西虽属色法,但是没有形质,叫做假色。
(喻)智慧能断除烦恼和生死,好像利剑能切断一切的东西一样。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让你以为它们永远都会这样。这个错误,我们称之为“认假成真”。要是你没深入了解过佛家智慧,..
大凡修道学佛者,均具善根,且与佛道有较大缘分。故而,学佛也好,修道也罢,须摆脱俗念,潜心虔诚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实,正果是否可得,不应成为我等修行之人所虑之事。我等专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则,一味追求正果,则目的心太重,则不但正果难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则后果不堪..
师父的日常行持某日,师上堂开示:上坛场如上战场,要不你就坠下去,要么你就升上去,就这两条路。上殿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很好地把这个佛事完成,会产生因果的,我说过,把佛事做好,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受益。上殿不能捣乱,否则,不定哪一世,你就成殿下压的那个动物了,让你顶..
生活中存在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食材,经常被当作垃圾扔掉。而我们只要花点小心思,巧妙地利用它,养生保健功效不输于任何药物。一、食材边角料1玉米须很多人在煮玉米吃时都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浪费的。要知道玉米须也是一种中药材,它又称龙须。玉米须含有一种多糖成分,有泄热利尿的功..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译文:思惟身体不求没有疾病。身体没有疾病,贪欲就会生起。贪欲生起,必定会破毁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本性空幻,疾病便不构成恼害,因此以病苦为良药。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
人这一生,永远不要弄破两样东西,第一是信任,第二是真情!信任如水,一旦浑浊,很难再清澈 ;真情如镜,一旦破碎,很难再拼凑。信任,能拉近人的距离,真情,能融化心的冷冰。被别人信任,是一种幸运,被别人深爱,是一种幸福。信任一个人,等于收起了防备。因为可靠,才会毫不保留,因为看重,才会..
我们经常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如果孩子咳嗽有痰,我们特别要注意保护脾和肺,在日常饮食中避免不适合的食物,减轻脾胃负担,因为脾胃一旦无法消化食物,食物就会变成垃圾,在体内生痰、生湿、生热。一、少吃甜食甘入脾,适当吃一点甘淡的味道就非常养脾胃,什么是甘淡之味呢?比如冬天大白..
食饮有节,吃东西要顺应天时,吃应季的食物。甚至,随着24节气的变化吃东西。《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说的就是我们如何随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去调整举止、思路、行为。1、吃东西不光吃的是物质,还有生、长、收、藏的能量。道医讲食饮有节,吃东西要顺应天时,吃应季的食物。甚..
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夏丏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
禅意的空间,肯定是自然的,充满自然的气息,必定是具足禅境的。两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也许是最好的、最舒适的感觉!也只能在一起,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才会产生如此奇妙、强烈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体验结果。自然与天然之间又是不是一样的东西呢,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了。我更愿意说的是,我们生活在..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自觉◎ 梁漱溟一个人缺乏了自觉的时候,便只像一件东西而不像人,或说只像一个动物而不像人。自觉真真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只有在我的心里清楚明白的时候,才是我超越对象、涵盖对象的时候;只有在超越涵盖对象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对自己有办法。人类优越的力量是完全从此处来的。..
巨赞法师传奇的一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国与爱教在他的身上完美融合。让我们共同学习法师发表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这篇文章,了解这位学修精严的高僧立足于佛教的三藏典籍,是如何理解爱国的。希望各位读者通过阅读巨赞法师这篇文章,在澄清世人对佛教诸多误解的同时,也能更进一步体会..
【诸识亦似色现】 p1351成唯识论七卷十四页云:若诸色处,亦识为体;何缘乃似色相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名言熏习势力起故。与染净法为依处故。谓此若无;应无颠倒。便无杂染,亦无净法。是故诸识,亦似色现。如有颂言: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
【应量语】 p1399瑜伽九十七卷八页云:云何应量语?谓文句周圆,齐尔所语,决有所须;但说尔所,不增不减。非说杂乱无义文辞。如是等类,名应量语。
【邪见业道有三种】 p0673 瑜伽六十卷十页云:复次若作是心;诸有此见,拨无施与,乃至广说。彼于王等、获大供养及衣服等。即以此义增上力故;起如是见。名贪所生邪见业道。若作是心;有施,有爱,乃至广说。如是见者,违害于我。我今不应与怨同见。彼由憎恚,起如是见:无施,无爱,乃至广说。名瞋所..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