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树立正知正见,趣入佛..
《妙法莲华经》是全经总题,本经是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法师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此普门品即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品依于经,故先列经题,此题依古德七种立题中,是法喻立题,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乃释迦如来金口亲自命名,譬喻品文云,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字称..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弟子已经心得清净,信心坚固,彻悟诸法性空,深入褝定,如来便会召集诸菩萨及声闻众,宣说此《妙法莲华经》。因为世间不可能以修行二乘法而得灭度,唯有修行一佛乘可得真实灭度。比丘们应知!如来有方便之智,深知众生根性,对于那些乐修小乘法、..
【见及如理胜】 p0641 集异门论二卷十三页云:复有二法谓见如理胜者:见云何?答:谓依出离远离善法,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见。如理胜云何?答:谓有苾刍,如其所见,若由如是诸行相状;世间正见,未生而生;..
凡四卷或八卷。另有卷首一卷。明代远门净柱撰于崇祯十七年(1644)。略称五灯续略。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八册。本书集录五灯会元以后禅门诸大德之语录。所收录者,曹洞宗自华藏慧祚、天童如净至觉浪道盛;临济宗自慈化印肃至天隐圆修派下诸大德,总计四百余人;其中临济宗之人数虽占压倒性,然编者净柱乃曹..
梵名 Digambara。又作裸体派、空衣派、空衣外道、露形外道。印度耆那教派别之一。西元一世纪时形成。主张耆那教徒不应拥有私产,甚至衣服亦不应有,以天为衣,故有此名。以其裸体生活,无所羞耻,故又称无惭外道。或有教徒仅系一腰带,长度不得超过一公尺半。本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之掸子,用以清除路上..
梵名Bāgh。印度印多尔市(Indore)西南方文底耶山脉(Vindhya)之南斜面,沿着那巴达河(Narmada)悬崖而开辟之七世纪顷之大乘佛教石窟群。原有九窟,现仅残存第二至第六窟。石窟构造与阿旃多(梵Ajantā)石窟有密切关连,本窟仅有僧院,不附设塔院。四方形之宽敞房间周围除入口外三面有小僧室,内面..
(Bhandarkar, Sir Ramkrishna Gopal; 1837~1925)印度之东方学者,曾任职于孟买教育局(1864~1893)及诸大学梵文教授。一八七二年,创倡印度之古物研究(Indian Antiquary),为孟买大学总长(1893~1895)、立法参事会员(1903~1905),并为多种学会之代表。又在波那(Poona)开设东方研究所(Bha..
(杂语)一作布噜沙Puruṣa,又作补卢沙。译曰人,丈夫。寄归传二曰:言布路沙者,译为人也。梵语杂名曰:丈夫,布噜沙。
(杂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尼。比丘之语,通于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案此为中国有尼之始也。善见论曰:尼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旨在阐论夙夜不学、老不止淫、得财不施、不受佛言等四种恶法能侵害自身,故称四自侵。此四自侵,系由心所出,而还侵其身。除上举之外,又详述人界之无常、轮回之无尽等要理。 p1690 ..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