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醫-酉)/土]湿弗罗跋那
【[(醫-酉)/土]湿弗罗跋那】此翻自在大声。
大声闻众
【大声闻众】 p0241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姓声闻,故名为大。有义,皆住无学果位,故名为大。如实义者,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为大。或众多数,故名为大。如今大众。..
昏鼓
忠曰:“初更一点已前,鸣鼓三通,此为昏鼓。”见〈二十五点〉处。《敕修清规·法器章》云:“鼓,早晚平击三通。”旧说曰:“击昏晓鼓法,先戛鼓磉三通,每通一百二十挝,三通合三百六十挝。次鸣鼓三通,复每通一百二十挝,三通合三百六十挝,盖表一岁日数矣。昏鼓,初大击大声,后渐小击小声,以象日..
念佛一定会往生吗
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不可以说他念佛不勤,信得不深,他也真的是深信切愿,他也是很认真的念佛,可是处人接物他用的心就不一样。念念还是为自利,所谓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明白,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乃至于末后一切..
大安法师: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是小声念佛了,也很轻,但几个小时念下来,感觉很伤气。 我想如果精进念佛,如一昼夜或十天百万佛号,我的气力肯定不够用。请问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且越念越欢喜。答:这是你的观念问题。你怎么会想到念佛会伤气呢?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念佛一点都..
刘元春: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
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刘元春这里所说的“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特指佛教居士自发组织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由某个“念佛小组”成员自发自愿开展的,既有成员间的互利互助,也有社区内的扶贫济困。在上海,佛教居士中有不少自发组织的“念佛小组”。他..
大安法师:念佛婆子!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就是遮荫的荫,遮覆的意思。由于我们多生多劫的善、恶业力,遮盖了我们的真如佛性,让它不能显现。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就是我们的业力遮盖了。为什么要“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呀?清白的佛性本具,但你没有修德的功夫,这个本具的性德也不能现前,不能显现那就是善、恶业..
蔬菜,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蔬菜,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在西方饮食中,蔬菜生食的情况相当多见,如洋葱、芹菜、甜椒都是生吃。因为蔬菜中所含的维生素 C和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十分娇气,很容易在烹调中受到破坏,生吃蔬菜,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好处。可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对生食蔬菜很不适应。那么,蔬菜到底怎么吃才好呢?其实,蔬菜生吃..
大安法师:念佛你就能得到信心
凡夫众生难于建立信心,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行持当中建立信心。那么这个行持要层层剥笋了,分正行和杂行。正行就是专门依净土根本经典来修行,这就叫正行。正行就提出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和赞叹正行,非常专一。如果你要读诵就一心读诵这部《观无量寿经》,读诵《阿弥陀经》,读..
大安法师:念佛人就不会生病了吗?看看法师怎么说
居士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已是不易,结果到他们的境界上都还不能自由,不太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大安法师:念佛是可以消业障,但是我们念佛不一定能在今生消完..
辉法师:念佛和放生哪个功德更大?要看三个因素
义辉法师说:很多人纠结到底放生有功德,还是念佛有功德?举个例子,今天走路路过一个人在家门口正在杀鱼,你告诉他不要杀,然后买下来,把它放在河里,这个功德非常大,超过了你念一百声佛号的功德。如果你是有目的性的,假如有个人开饭馆,打电话跟我说,师父,我准备开一个餐馆,我说你学佛这么多年..
大安法师: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答:首先我们要了解念佛人,他所谓的灾难是什么?他的灾难是还在迷惑颠倒里面,还在六道轮回里面,还在五欲六尘里面打滚,不能够出离,这才是念佛人最大的灾难。不是说生病,遇到火灾、车祸或者什么,就是灾难。如果由于世间这些苦难,让我们觉悟,让..
念佛讲的是“信愿行”,怎样做到深信切愿呢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信愿行”,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实有阿弥陀佛)、信因、信果等义。愿:发愿命..
大安法师:念佛人为何要吃素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是什么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着慈悲心的因缘,我们要吃常素,不能伤害众生。第一,是为了圆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们要吃素。一切海陆空蜎飞蠕动的众生,它都有佛性,跟我们是形殊体不殊,形体上面不一样,..
心中心法内容
心中心法有六个手印和一个咒语,修法简便易学,既不用修加行与前行,更不须观相或观想,因为和禅宗一样从第八识起修,且有佛力加持,故易直下见性。密咒为佛、菩萨于禅定中将自己的心化作的密语,如同发电报时所用的密码;手印则如文件加盖的印信,又如电视机上的天线。通过结印持咒,使学人与佛、菩萨..
大安法师: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娑婆世界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大慈尊是阿弥陀佛。那为什么有的古人在临命终时先归命释迦牟尼佛?因为我们能听闻到净土法门这一大..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家庭和事业为何会出现很多逆缘?
大安法师居士: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声佛号后,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请慈悲开示。法师:很多人碰到这种事情就会觉得我念佛应该更好啊,怎么反倒出现了不好的现象呢?那念佛是不是不好啊,不如不念佛了。这就是我们世间上的人对好和坏都认不清楚了。古往今来有很多例子..
大安法师:行住坐卧不忘念佛
大安法师:行住坐卧不忘念佛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
大安法师:念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
问: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但不念阿弥陀佛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凋谢了,是这样吗?《妙法莲华经》的化城,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吗?大安法师答:是的,念佛的时候,极乐世界会显现莲花,是真实不虚的。这是由于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也是含裹着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
黄柏霖:灾难当前不忘念佛毫发无伤
黄柏霖:灾难当前不忘念佛毫发无伤【灾难当前不忘念佛毫发无伤】 我们一个莲友骑摩托车,在这个附近跟人家擦撞。她本来是要往东行,跟往西行的车子擦撞。因为车子行走,马路上只有双向道,一来一往。我们这位莲友庄师姐,她平常佛号不离口,她虽然不能做到至德成满、性德显露,但是至少她佛号不离心。..
念佛可以消业障吗
念佛可以降伏其心。心就是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烦恼心。当我们念佛时,我们要把这些妄念统统念掉,让心里头只有一个佛号,心无二念,只有一个佛号,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念上。以这一念对治一切杂念,净宗这个方法就更殊胜、更巧妙,「是令妄想不起」。而且常说,深重的业障,所有一切法门都消不了,唯..
进入中阴后念佛、诵经有用吗
当人进入中阴后,为他念佛,诵经也是有用的。据《中阴经》记载,中阴众生寿命七日,状如化自在天,如来以神力入中阴教化众生。《中阴经》是世尊开示的一部经教。世尊说“中阴身的众生寿命七日”,所以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身众生,每隔七天就会再经历一次生死。中阴众生寿命七日,“状”就是中阴身众生的..
念佛的人会经中阴身吗
我们还存在的话,就不算中阴身。我们已经转生为人,生命的肉体叫做现阴;死的那一刹那叫做死阴;那么,由死到转胎这一段时间,叫做中阴;到去转生的话,叫做生阴。我们生命体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现阴、死阴、中阴、生阴。一个现生信佛念佛的人,是不经过中阴身的,一断气就到极乐世界去。一般人死后,阿..
大安法师:母子喻 念佛(1)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好,看这一段。这是母子喻,把佛跟我们众生的关系用更贴切的方式,用我们还能够体会一点的方式,又加以了一个诠释。“十方如来”,十方无量无边刹土的诸佛如来——数量极多,哀怜忆念众生,就好像一个..
大安法师: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份推崇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好。我们弘扬净土宗,它有一个时节因缘的问题,慧远大师在对净土宗的贡献方面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宽见法师:如何帮助不信佛的病人树立念佛的信心?
问题:弟子故乡四川有一位外姓的姐姐,因为风湿性骨病变,手指和脚趾骨节严重变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多年,痛苦折磨难以诉说。我很想帮助她,曾打电话给她,让她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拔脱离苦海,可是她婉拒了,不愿意听受。师父,我很惭愧并忏悔,是我所学太浅薄,难以言表心中的感受。我该如何帮她树..
宽见法师:精进念佛后,遇到境界就攀缘,该怎么办?
问题:师父,我现在迷失了。当时我学佛,黑夜白天不停地持诵阿弥陀经,精进念佛。现在遇到境界我就去攀缘,一个不善的念头就把我的境界全转了,忘记念佛号,黑白不停地念不善的念头,前途一片渺茫。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想回到寺庙做义工。请师父开示。宽见法师:这个其实还是正知正见的问题。学佛..
大安法师:“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你老实念佛了吗?
文/大安法师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事一心不乱就是伏断见思惑。伏住见思惑,可能是观行即佛的水平可以做到伏住。要断见思惑,那就是阿罗汉的水平。但是,进而还有尘沙..
温金柯:念佛与万行
日本净土宗的创立者法然上人,根据善导大师「正行杂行」之辨,而提出了「抛弃一切万行,唯立念佛一行」的主张,而所谓「念佛」又严格界定为「口称佛名」,除此之外,一切皆抛弃。这样的主张,其根据又依善导大师所言:「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当然是有根..
温金柯:再论「念佛与万行」
再论「念佛与万行」许多朋友对于「念佛与万行」一文有意见,认为可以大加讨伐。可是仔细读他们的发言,听他们和我的讨论,我发现他们的立论都和我原来的主张一样,也就是都认为「念佛不应舍弃万行」。既然如此,那么,他们应该与此文的主张相契莫逆才对呀!为什么反而认为此文大逆不道呢?这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