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法门是非常难修的法门,但是我们若是坚定内心修行的话肯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药师法门要是笼统的来讲的话就是七个字:吃好,睡好,心情好。虽然看着这七个字很简单,但是若是做好可不简单,特别是对于现代的人们,睡好和心情好可能很难达到。
但是若是开始修行药师经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安心、静心,然后我们在去念诵修行药师法门,这样我们修行起来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每天的功课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不要拖沓。
药师法门是非常难修的法门,但是我们若是坚定内心修行的话肯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药师法门要是笼统的来讲的话就是七个字:吃好,睡好,心情好。虽然看着这七个字很简单,但是若是做好可不简单,特别是对于现代的人们,睡好和心情好可能很难达到。
但是若是开始修行药师经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安心、静心,然后我们在去念诵修行药师法门,这样我们修行起来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每天的功课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不要拖沓。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数息之目的「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鼻息、气息。修数息观,是将心念靠在气息与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迁流与昏暗。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若将此诸病态去除,不仅可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进一步更可使..
净土法门丛谈一、净土法门的重要性在佛法中,有很多教人学佛的法门,念佛法门,是许多法门中的一种。说到念佛,必先想到净土,因念佛的目标,在求生净土。本来佛法在中国,各宗佛法都有修持的方法,但却以禅宗与净土宗最为流行。这原因在于禅学的思想,鞭辟入里,深邃幽玄,是中国佛法的精髓所在,深合乎国人的‘大..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跟他学禅。禅师吩咐僧众,一切都不可带进山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难以忘俗。无德禅师于是说了下面一段故事:有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地方。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
小沙弥去担水,在回来的路上被一条蛇咬伤。回到寺院处理好伤口,小沙弥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这事对法师讲了。法师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法师说:“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法师问:“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华严经,也就等于虚空里边的祥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甘露的法雨般润泽一切一切的众生。这一部华严经也等于太阳,普照大千世界,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温暖。华严经也就等于大地,能生长一切万物。所以,有华严经可以说是正法久住的时候。华严经,也就是法界经,也就是虚空经。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那一个地方不是华严..
我们过去在美国给学佛同学说了五个戒,希望我们大假努力都能把它兑现;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佛在这“三福”最后的结论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修净土往生一定要受持。为什么?这是往生的正因。这三条重要!第一条“孝养..
黄念祖:妄想并不可怕,只要念就是了从一和多、一和普,说到《华严》的无碍枣“全事即理”。波是什么?波不就是事相吗。整个事相又是什么?这个波它整个是什么?整个波就整个是水吗!没有一个什么叫波,波就是变成水一拱的样子。它的本体没有别的,只是水。所以一切事相它的本体是什么?只是理。理是本体,..
黄念祖:这就是无上深妙禅,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传“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口谈玄而心实未明,语高妙而行为卑劣,纵然口若悬河,著作传世,唤得“佛学大师”光荣称号,于人于己有何实益?对生死大事一丝一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这比烦恼等事障更难排遣。总之是作茧自缚,欲升..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假,世间没有恶人,妖魔鬼怪到我这里来,都是佛菩萨。所以境随心转。凡夫,凡夫可怜,颠倒了,他的心随境转,错了。心随境转,你就会转到阿鼻地狱;境随心转,你就能成佛、成菩萨..
『深信因果』,我们对于因果总有几分信心,若说深信恐怕就未必。为什么?深信一定会百分之百的做到,我们没有做到,就是还信的不深。我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为什么说我们信的不深?是我们把事实真相迷惑了。怎么迷的?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想到自己切身的利益,这就不是深信。如果深信的人,那佛给我们..
苦乐等相 下面引用《智度论》,《智度论》第五卷,《智度论》有一百卷。第五,「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括弧裡说「例如天人,则天道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為下地」,在他之下,他统统看见,就是他以下的这裡面「六道眾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他全看见了。这讲..
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一、为什么要放生 现在我说这个法里头,或者有人明白,或者有人不明白,放生的目的。 西方人不太能明白的一个法门:放生,为什么西方人不太明白这个法门呢? 在西方过去,佛教这种仪式,人人都没有见过,也没有人懂,近几年来这个佛法传到西方,举行这个放生的方法很多..
罗允枚,太仓(江苏)人。有一天夜里他的父亲梦见一位僧人要求寄居,第二天早上,罗允枚就出生了。到四、五岁时,还能回忆前生之事,有一天绕著柱子走,突然头晕跌倒在地上,从此以后丧失所记忆的前生之事。年纪稍长,因为多病而放弃科举考试。后来去参访檗岩老人,了达彻悟向上顿悟的心法,最后又回心归..
若世界没有〈楞严咒〉这就是一个妖魔鬼怪的世界了◎宣化上人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世界上如果没有〈楞严咒〉,妖魔鬼怪就会肆无忌惮、横行于世。世界上若有〈楞严咒〉,旁门左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就都还有所恐惧,不敢公然出现于世。若世界没有〈..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你真是天天诵持〈楞严咒〉,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破戒本来是无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还能恢复你戒根清净。能念,不是就能念一念,一定要得到..
假真并观【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这段经文说得也很通透,什么意思呢?所谓佛言,观天地,念非常:佛陀告诉我们这些有缘人,你去观天观地,宇宙万有的一切事事物物,当你去观察其本质,心中会感悟什么?无常!所谓无常就是都在动,都在变化。有..
大安法师:轮回就是一大梦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他就迷惑了:“是我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庄周,到底那个是真实呢?”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实际上,庄周梦蝶,等他醒过来之后还是在梦中,既然是梦,梦就没有什么可信性,因为梦就是虚幻的、虚妄的东西。佛典里常常用梦..
智海法师答:念佛的人有不同方法。其实,五停心观可以从通途教理上来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这个特别法门来修。比如我们嗔恨心重,可以念佛对治,那是不是五停心观呢?也是。包括我们贪心重的时候,我们以念阿弥陀佛来对治,看看我们贪的境界能够超得过西方极乐世界吗?要贪世间果报,不如贪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失败的障碍就是坚持许许多多无论是修行成就的人、或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人、还是历史上有着显赫名声与地位的伟人,他们传达的讯息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凡人所担心的是不能接受失败给予自己的迎面痛击,更不能承受失败在自己人生当中所留下的污点,有些人甚至承受一点小小的挫败,便要把..
佛在过去世出游的时候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雌虎。由于太饥饿,雌虎似乎正要吞食小虎。佛生起慈悲,用自己的身体喂虎,但老虎已经饥饿到咬不动了,于是,佛爬到高山上去,纵身一跃,摔出一滩血水。老虎饮下佛陀的血水,体力渐渐恢复。随后,佛陀慢慢把自己身上的肉布施给老虎吃,虎妈妈救过来了,虎崽子也..
三年前我跟前夫离婚了,那时候整日以泪洗面,逢人就痛诉前夫对我的种种不好,还有婆婆小姑的搅和,现在想想一切都是报应,婆婆小姑对我的态度就是我对妈妈妹妹以前的态度,前夫对我的种种行为就是在映射过去我对初恋男友的不珍惜,前夫跟我是第一次谈恋爱就结婚了,所以没有比较,处处都嫌我做的不够好..
各位若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你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思惟衡量,做什么事情对生命,对感情,对家庭,对事业有利益?什么事情做了会伤害自己?这世间,人人总是希望一切成就,一切吉祥,一切如意,不要有业障。什么叫业障?所谓「业」是身口意的造作,过去所作的恶业,未来必定有苦报,使你不顺..
梁武帝就是一个典型的因果例子 《水镜回天录》中记载:有一次,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我的寿命还有多长?”禅师回答:“等我圆寂之后,你会为我造个塔。什么时候塔损坏了,什么时候你的寿命就到头了。”志公禅师圆寂以后,梁武帝果然造了一座木塔。后来他想起这个预言,觉得木塔不结实,石塔会更结实一..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这是造极重罪业的第三种。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第一个是不孝父母,第二个是不敬三宝,第三个是侵损常住。侵是侵犯,损是损坏,常住结罪很重,这是属于偷..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我们看现前社会造这种业的人,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时候也能够见到。大家都把这事情看得很轻,认为这是迷信,认为这些迷信的事情应当要破除,哪里晓得有这么严重的果报?毁谤三宝,无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得重罪,在一切恶业里面没有比这个更重。它的原因如佛在经中所说,..
有一个学僧从定州禅师处〈北宗神秀门下〉到鸟臼禅师门下参学,鸟臼禅师问道;定州那儿和我这里,相较之下有什么不同?学僧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鸟臼禅师听后不以为然,立即发挥马祖门下的大机大用,说道:如果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话,那么你就不必留在这里,回原处去吧!说着,便一棒挥打去。学僧回答道:如..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哪里说没有果报?说没有果报,这话真正是自欺欺人,决定有果报。所以人生在世短短的数十年寒暑,为什么不学做一个好人?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要节俭、要忍让。《伦语》里面记载,孔老夫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夫子处事待人..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我们对于法的受用也是一样,你对世间的法,对世间的善恶、是非、好坏、烦恼,哪个你离都离不开,粘得牢牢的,拉都拉不起,你怎么能进步呢?这个法怎么能在你生命中有受用?△取一个舍一个,把六尘一点一点的,借助六尘再反六尘,借着这个六尘,借着法尘,再把那个着相的法尘给反过来..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这是周利盘陀伽尊者,这个人是困学成功的,他的禀赋很钝、很愚,记性奇差。当初他哥哥出家,他也想出家。哥哥很聪明,哥哥说:“好,你来吧!”就教他四句偈,他学了三个月都学不会。哥哥说:“算了,你还是..
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很多,不但在家,出家人也不例外。百丈禅师野狐禅的故事,出家人,不是在家人。也是一位法师,有个问题向他请教,他随便就答了,自己也以为通了。人家问什么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是不落因果。这个法师,答复的这个法师,死了以后就堕狐狸身,叫野狐身,五百世,就是错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