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的经典经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我们修持《地藏经》对我们、对众生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
《地藏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的经典经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我们修持《地藏经》对我们、对众生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
【一切种爱语】 p0008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爱语?当知此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于应听法,开听,爱语;二、于应制法,遮制,爱语;三、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四、开示无倒法相,爱语;五、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言七种者,一..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著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
主人寿命之鬼神。地藏经说:主命鬼游行世界。
【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p0018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谓诸如来所说法教,普为一切人天开示,无倒开示;于一切法,不作师拳,无遗开示。如是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三藏建立】 p0192集论七卷二页云:何故如来建立三藏?为欲对治疑随烦恼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恼故;建立毘柰耶藏。为欲对治自见取执随烦恼故;建立阿毗达磨藏。复次为欲开示三种学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成立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故;建立毘柰耶藏。为欲成立增上慧学故;建立阿毗达磨藏..
指世间法施、出世间法施。据般若经卷二十四载:(一)世间法施,指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称世间法施。(二)出世间法施,指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
记别者,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意故。
何等记莂?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莂得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明记莂,记莂开示深密意故。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谓正开示。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为去来今。众苦因本。道路由绪。能作生缘。起集等起。能起集等。起现法中诸苦身坏。后苦由是出生。如有颂言。因爱弃良医痈本榛藤渴未调伏一切数数感众苦如树根未拔虽斫斫还生未拔爱随眠数数感众苦如毒箭在身损坏色力等众生..
云何名为听闻正法?谓所亲近供养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其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谓正开示。即上所说。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永没。名为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安隐。亦名惔怕。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涅..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令永灭没。此复云何?谓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有颂言。此威猛一趣如鸟路清虚牟尼定所行为众数宣说哀愍说一趣见道尽生边此道于瀑流去来今能度能究竟调静..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言。诸蕴起为苦生及出亦苦生已有老苦病苦与死苦烦恼生为苦生已住亦苦非聪敏悔苦不调伏死苦无智有情苦增羯咤私苦愚夫生死苦多劫驰流苦..
【不了义教及了义教】 p0342显扬六卷十一页云:五、不了义教。谓契经应颂记别等中,薄伽梵略摽其义,未广分别,应更开示教。六、了义教。谓翻前应知。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就是悭、贪。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为己有。如果他给别人一块钱,就觉得心里难受;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毛钱,他就觉得很高..
禅对生命有多重要◎ 惟 觉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才一百多岁,俗语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寿命再长,田地房产再多,功名利禄再高,去世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如此看来,人生实在很悲哀、很渺小。希望突破生命..
演培法师中国人的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为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并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
走路是一种重要的禅修方式!一行禅师《法华经》中,佛陀被称为两足尊,亦即以两足行走的生物中最受人尊敬与喜爱者。佛陀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 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好好享受步行。 走路是一种重要的佛教禅修方式,可以成为很深刻的心灵修行。但当佛陀走路时,他毫不费力地行走,就只是享受走路,无须费力。..
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二、地藏法门能度大烦恼的人。地藏经中佛告诉我们,来参加这场法会的人数,用佛眼看都不能尽数。这些都是地藏..
◎ 梦 参你执著的不得了,就不能够随缘,一随缘就变了。达到随缘不变,那你必须观,观身无所取,那身业就没有了;观修无所著是意业,意业也没有了。对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住就不执著,一切法都不执著。佛说一切法,就是要你不执著;可是我们学哪一法就执著在哪一法上,不能梵行。梵行并不是说什么都不..
◎ 温金玉在中国佛教传统信仰中有四大名山之说,四大名山即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明清之后,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其实四大菩萨是佛陀悲、智、行、愿四种性德的人格化,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佛教民众信仰的象征。 佛门中的行者峨眉山普贤菩萨代..
讲到果报这个问题,都说心业易消易转,身业难消难转。我们过去做了坏事,身子上的痛苦还是要有的。佛也显现过头痛相,因为过去世曾拿棒子打过鱼的头,现在就要受这个报。但这是佛有意要显头痛相,用以说明因果不虚,警策大家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就要受果报的。果报对于真正到家的人来说是空花水月,..
要知打坐,打是打死妄念,坐是坐见本性。假如什么时候都能坐见本性,这是真打坐,不是坐在那里任妄念翻腾,装模作样为打坐。所以我们修法,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时刻不能放松。《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不是统称某某菩萨,而是教我们做功夫,观自在--时时观照自己的本性,在本位上不要有走着。假如你上..
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弟子: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他自己不能超度,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请您介绍一下。元音老人:度亡的咒是很多。弟子:请您介绍,就是超度的那六个咒。大光明咒元音老人:度亡的咒是很多,最好最要紧..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
(一)你要往生西方,而心裏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往生西方净土呢?所以,首先要放下一切,你不放下怎么行呢?玉琳国师曾说过:「想生西方的人放不下,是生不上去的。」假若恋着娑婆世界放不下,你就不要念《阿弥陀经》,还是..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为什么这样讲?这不是我讲的,但我经常讲这个故事,等会慢慢讲,你们各位今天到弘法寺来念佛,为什么念佛?因为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的圣诞是冬月十七,今天是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的好处拜佛的好处一、得妙色音--多拜佛、罪障消灭、相貌会转变为好,声音和身体会庄严起来。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德威,说话会得到别人自然信服和尊敬。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详。四、众人亲近--拜佛用功、无论到何处都..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