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禅师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憨山禅师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我们于悟后做功夫要任其自然,象流水一样,哗、哗、哗地流过去,要不停留、不可住着,不跟境界跑,不随妄念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消除净光,才能成就大道。此为修法之诀窍,是故不识真心,修法无益;识得真心,不知诀窍,不能成就。..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八)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前面已经反复介绍过,从凡夫位修行以至成佛,要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终才能成佛。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行」之重要。由于我们华严法会期间..
现在很多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很不好。有个道友讲,现在假离婚的现象很严重。为了低价一些买房子,就去做假离婚。其实这个很损婚姻的福报。法律是为了让人更加规范,但如果钻法律空子,是很不好的。未来的路,你想要走的更远一点,唯独只有厚道。西方有个故事,讲如果你去买东西,比如电器用品,可以七天..
别怪人不知你,先知人才重要◎ 卢 莉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是一种宽阔的胸襟,也是一种宽容的态度。著名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人都说台北人不热情,其实是自己先没有热情而已。有一天,梦窗禅师搭船渡河,船夫刚把渡船驶离岸边,就看到一位骑马佩刀的威武将军从远处来,而且大声地冲这边喊道:..
【势力界】 p1243瑜伽九十六卷十页云:在家有情、于求财宝与加行中,即于此中若未获得;由顺精进障碍因缘,诸心勇悍。即望于彼,名势力界。依出家品,于所应得广大善法,无有怯劣;名势力界。
【诸根弃】 p1345瑜伽五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诸根弃?谓不同分界地诸根灭,余生起。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
梵名Bhāgavata-sampradāya。印度毗湿奴派中之一派。广义而言,指信仰毗湿奴为薄伽梵(梵 bhagavat,世尊)之毗湿奴派。狭义而言,则为区别潘迦拉朵拉派(梵Pācarātra),特指以梵伊卡那萨赞歌(梵 Vaikhānasa-sajhitā)为依据之诸派。此派沿袭吠陀(梵Veda)之祭式,承认毗湿奴与湿婆之一体性,..
(异类)主人寿命之鬼神也。地藏本愿经曰:主命鬼游行世界。
(譬喻)言人畜之身体也。赵州录下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无?州曰:有。僧曰:既有为什么撞入这个皮袋?
(经名)二卷,萧齐求那毗地译。设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之事。末结曰: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非学非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p0722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七页云:已说此三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非学非无学见,是非学非无学智耶?答:应作四句。此见与智,互广狭故。此中初句,谓眼根者:惟能观视;非审决故。第二句,谓五识相应慧等者:有审决相,无推度相故。第三句谓五见世俗正见者:皆有推度审..
【依出离舍】 p0769 显扬五卷十一页云:依出离舍云何?谓即于诸色,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知无常苦变等法已;简择修舍。是名依出离舍。如是即于耳所识声,乃至意所识法,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法,了知无常苦变等法已;简择修舍,是名依出离舍。..
【过去与尽四句分别】 p1222发智论一卷八页云:诸过去、彼一切尽耶?答:应作四句。有过去,非尽。谓如具寿邬陀夷言:一切结过去,乃至广说。有尽,非过去。谓如佛言:此圣弟子、已尽地狱,已尽傍生,已尽饿鬼,已尽所有崄恶趣坑。有过去,亦尽。谓所有行、已起等起,乃至广说。有非过去,亦非尽。谓除..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