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道还俗 受大罪报 (唐 明解)
唐朝人姚明解,本是普光寺沙门。他生性聪敏,爱好文学,又会书画,音乐也很出色。因为他对这些世俗事很留恋,便无心学道。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以后还俗,不久死去。后来托梦给净土寺僧智整说:"我生前没有积功德,又违犯戒律。现在受很大的罪报,十分饥饿。如果还念朋友交情,能给我一食饭吗 "智整在梦中答应了,醒后便给他施食。到夜间,刚入睡,又梦见明解前来致谢。
(出《冥报记》)
舍道还俗 受大罪报 (唐 明解)
唐朝人姚明解,本是普光寺沙门。他生性聪敏,爱好文学,又会书画,音乐也很出色。因为他对这些世俗事很留恋,便无心学道。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以后还俗,不久死去。后来托梦给净土寺僧智整说:"我生前没有积功德,又违犯戒律。现在受很大的罪报,十分饥饿。如果还念朋友交情,能给我一食饭吗 "智整在梦中答应了,醒后便给他施食。到夜间,刚入睡,又梦见明解前来致谢。
(出《冥报记》)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 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受什么果报?帕奥禅师答:根据《布施分别经》,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只动物,或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布施者仍然能够从那项布施中得到功德..
既出家就永不还俗广化律师我奉劝道心不坚,有意还俗之人,须再三考虑,不可随便还俗。第一、佛说出家可证四果阿罗汉,超出三界,在家只能证三果。第二、在家人不知居俗之苦,既经出过家,受过清净法乐,再还俗家,才会感到在家之苦,那时痛苦心情,将比此日痛苦,高过千万倍也。第三、佛说:一子出家,..
世尊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叫莲花。她自觉地发出善心,放下一切世事,出家为比丘尼。有一天,她独自向耆阇崛山走去,她要去礼佛、听佛说法。她走了不到一半路的时候,经过一股流泉水,就舀水止渴。洗手的时候从水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的面貌十分艳丽。于是心上一转念:“我有..
(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