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答:如果想代表佛教说话,至少要系统研究过十到二十本经论,否则,只是听了只言片语,便认为那就是佛教,如此很难成为佛教的“代言人”。
佛教徒中,真正通达佛法、真正按大乘佛教所讲的那样发愿度化众生、真正为了众生而求生极乐世界的,到底又有多少?如果只是以自私自利心来拜拜佛,或者研究佛教只停留在学术上,对佛陀所讲的缘起空性、大悲菩提心、如来藏不可思议的光明境界,一点都没品尝到的话,那也只是形象上的佛教徒罢了。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问: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答:如果想代表佛教说话,至少要系统研究过十到二十本经论,否则,只是听了只言片语,便认为那就是佛教,如此很难成为佛教的“代言人”。
佛教徒中,真正通达佛法、真正按大乘佛教所讲的那样发愿度化众生、真正为了众生而求生极乐世界的,到底又有多少?如果只是以自私自利心来拜拜佛,或者研究佛教只停留在学术上,对佛陀所讲的缘起空性、大悲菩提心、如来藏不可思议的光明境界,一点都没品尝到的话,那也只是形象上的佛教徒罢了。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后汉佛教,是佛教流行于中国最早的一个阶段。佛教最初传入汉土,确实年代已难稽考。但古来佛教徒间流传着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同时也传说汉明之前佛教即已传入,两说各自发展。最后,汉明求法说颇为一般佛教徒所乐道,而汉明以前传来说也愈推愈远。现在分别述之如次:(1)汉明帝以前佛教传来说..
原是佛教徒忏悔罪愆的仪则和行法。起于东晋道安、慧远、宋、齐、梁、陈亦颇流行,特别是梁、陈之际,忏法繁兴。梁武帝亲制《六道慈忏》自行。后经元代智松重订,为近世通行的《慈悲道场忏法》(世称《梁皇忏》),10卷。其中1~2卷讲皈依三宝、断疑、忏悔、发菩提心、发愿和发回向心。3~6卷叙显果报、..
Fayin佛教术语。亦译法本、本末、忧檀那等。佛教徒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佛教认为,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按佛教发展的顺序,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之分。三法印 较早的小乘经、律、论和大乘经、论..
【颠倒】指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的妄见,这是产生烦恼的根本。对于颠倒妄见的分类,诸经论所说不一。一般多说三颠倒。即:一、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二、见颠倒,错误的见解。三、心颠倒,以邪心妄识认识事物,这是颠倒的根本。..
【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不杀生系依慈悲心及避免犯下杀生恶业二理由。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不杀生,成为佛教徒最重要的实践德目。..
1、见惑和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又见惑是知识性的烦恼,在见道(如实观)时即断除,所以亦名见所断;思惑又名修惑,是习惯性的,与生俱..
一、想颠倒,思想上的颠倒错误,亦即妄想;二、见颠倒,见解上的颠倒错误,即邪见;三、心颠倒,由妄心去邪识一切事物,是诸颠倒的根本。
二惑之一,即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之五不正见是。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
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是;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是。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1953年成立于北京。该会的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该会章程规定其任务为:①团结和倡导广大佛教徒参加各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庄严国土、利乐有..
亦名:杀畜生戒开缘、夺畜生命戒开缘资持记·释释相篇:“不犯亦同前[大杀戒];但无杀意,错误皆开。”(事钞记卷二四·四六·八)(请参阅‘大杀戒开缘’九八下)
略称一夏。即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此为印度佛教徒结夏安居之日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大五一·三三七上):“曹山一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禅林象器笺节时门](参阅“安居”2398) p62 ..
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
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
1、道理上的迷惑错误,如迷惑于四谛的道理是。2、根本无明之惑,能障碍和覆蔽中道的道理,使中道的道理不能显发,叫做理惑。
亦名:错误义子题:错、误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夫立错误义者,并是不当本心之谓也。逐事曲寻,相则难分。随名克定,位容有别。错就现缘境差为义;误就不现缘境差,心谬忘为义。所以然者?现缘二境,相别显然,及至造趣,事容舛错,即名众境交涉为错;若论误者,心通前后,不可双缘,如前心谓此,后心..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我们心中心法,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了,..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
问:心死后又活起来,怎么办?元音老人答:难免的。师祖在《解脱歌》里讲: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只如此。一回死不透,要大死才行,否则又心动了。我们修法时有:大悟十七八,小悟无其数的历程。
问: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元音老人答:世间法都是桑田沧海,瞬息万变,不常久。我们的身体也不常久。苏东波在《前赤壁赋》里有两句说得很清楚: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你们看水和月亮,水在哗哗地流,水尽管在流却没有减少啊。同样,月亮虽有圆缺时,但也没增减啊!这就告诉我们,事相..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中国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也许有人问:“假如我不跟人争,在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活得有什么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间就要争、就要求,这个想法,实在讲误导众生,造成这个世间无量的灾难,天灾人祸就是因为人争、求,感来的苦报。圣人教导我们是非常有道理,为..
成刚法师答: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问: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师父:佛说正法五百年,正法就是有教,有修,有证。在佛那时代,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的佛门弟子,因为都是利根,妄想习气非常轻薄,就像经过历劫生生世世的修行,到此生此世,果已接近成熟,到瓜熟蒂落之时了,就像春天种瓜,到秋天瓜自然成就,不摘自然就掉了。佛..
第五愿、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颂曰忍土众生不识宿 何况具足通三世净土菩萨识三世 万亿宿业悉通达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四:?令远识宿命愿〔法位、玄一、义寂、璟兴、静照、澄宪〕?宿命证明照了往事愿〔智光、良源〕?宿命能忆愿〔真..
答西安刘志强居士钟公恩师慈鉴:【元音上师批语:志强仁者:你的信由陈峰转来,你们能不畏艰苦,努力修法,实是不易。望好好用功,力求上进,圆证本来,完成修行的使命,亦幸甚矣。元音1996年6月1日】顶礼师父。弟子去年3月赴莲社,智正师说您当时在粤,弟子福薄,未能及时面谒恩师,聆听教诲。幸蒙徐恒老[徐恒志上师..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
信众:精进念佛要求不懈,这是不是应该经过锻炼出来的,起初累了可能需要休息,慢慢地就可以不必休息了,可以坚持念到完,毕竟各人体质不一样,对吗?大安法师:12小时或24小时精进念佛是要求大家不懈怠,虽然是需要锻炼,但是还要有自己的发心。就在上次12小时精进念佛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能够坚持下..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太虚大师谈佛法诸山长老参学在先,太虚何须立说?即诸大居士皆研究有素,亦不待太虚启言。况佛法甚深,非言语所能及!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以实证说亦唯佛与佛乃能了之。且诸法实相,竖说横说,重在亲证;有所说者,皆为方便引导假立法门,如法华三车之喻,不过欲..
善士问:阿弥陀佛!我母亲现在几天几天地失眠,我念佛都提不起正念,我忏悔也忏悔了,也诵《地藏经》为我母亲回向了,她就是不好,这两天还有点严重了,我该怎么办?请师父慈悲开示,感恩师父!宽见法师答:有些人说我学习也学习了,努力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这就说明我们对此有怨言,..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