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俗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现的..
恶取空
【恶取空】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的对称。沙门或婆罗门,若否定因果报应,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这就是恶取空。《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认为这都是不可救药之人。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二果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宝通〔《神僧传》卷第二〕
僧宝通。梵行精修长诵法华经陀罗尼品。稍有灵异。时杨桥村有赵氏家妻为神所魅。请通持咒。通既至。神即现形。通告曰。神在村中合当兴福。如何反魅于人。神曰。非弟子事。此乃下部小鬼耳。遂呼小鬼至前责罚。赵妻因此得差。续后赵妻之病仍发歌吟竟夕又告通。通又去见所责鬼在病床前。通曰。前已诫治那得..
九恼
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之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应。(二)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
天童清简禅师
明州天童清简禅师,钱塘张氏子。师为事孤洁,时谓之简浙客。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不欲向汝道。」曰:「请和尚道。」师曰:「达磨不可再来也。」师晚居雪窦而终,塔于寺之东南隅。
那含
阿那含的简称,为小乘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即不再来欲界的意思。
拨无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因果报应是宇宙人生的真谛绝非迷信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因此‘正见’就是‘深信因果’。现在世间许多人敢妄作妄为,就是不相信因果。因果不是信则有之,不信则无,因果是真理,不管你信不信,它都有。整个佛法也不离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法华经》讲‘一乘因果’,因此释迦牟尼佛49年所说..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
我们人的这一生,为什么变成男的,变成女的,每个人身体、遭遇、环境又各人都不同?这是前面多生多世的果报来的,种子生现行。过去多生累劫,我们所作所为,善、恶、无记这三种业力,形成种子,因缘成熟时,种子会变成现行。这一生成什么样子,一生的命运、遭遇、思想、情绪、习惯,就是种子变成现在的..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因果报应能够胜残去杀?
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1]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2]也。甚矣佛恩之浃[3]于民生也。人特不深思,故弗知[4]耳。上古之世,人情淳朴[5],胜过叔季之浇漓[6],奚啻[7]数倍。文王之泽,及乎枯骨。不数百年,杀人殉葬之风,遍于天下。列国诸侯之死,杀所爱之臣妾,动至数十百人。不惟不生怜愍..

做鬼也逃脱不了因果报应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的天堂,也能看到地狱受苦的景象。有一天深夜,目犍连正在静坐时,一阵阴风吹来,一个愁眉苦脸的鬼来向目犍连请教:尊者,我已经做鬼了,已经失去人间财色种种的享乐,为什么还要受头痛的报应,我连做鬼都不得安宁吗?这个鬼向目犍连提出不平的申诉..

帕奥禅师答: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为有分心而投生于那一道
问: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为有分心而投生于那一道?又,可能影响投生该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帕奥禅师答:每个众生每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种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业是临死速行心的业,临死速行心发生在一生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里..

中国史上影响最大的因果报应事件—宋朝被屠6000万,为什么?
中国宋朝当时的GDP实在太高,横的一比,一个国家就占全世界的60%以上;纵的一比,总量超过了元明清三代的总和。宋朝经济这么发达,当时足称独一无二,当今经济强国美国对此也只能望尘莫及,但让人困惑的是宋朝却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惨的朝代,超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被只有二百万人口的蒙古灭了!而这也不..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随便糟蹋食物,这里头有因果报应
1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的理论、讲的事实真相、讲的这些因缘果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看得出来,这叫落实。我们学佛人,六根所接触到的,最浅显的,你要能够觉察到因果报应。2大乘经上讲的引业、满业,时时刻刻在我们现前。我们来人道受生,这个引业相同;每一个人相貌不一样,身体健康状况不相同,..

于凌波: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
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因果报应,简称因果,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世人称佛教是讲因果的宗教。因果是什么,因者原因,果者结果。〈大乘义章〉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亦即是能生者为因,所生者是果。详细一点说,能够使诸法(宇宙间万有的事物、现象)生起者是因,被生起的诸法(事物、现象)是果..

《近代因果报应的故事》之44:弄舌之报
四四、弄舌之报温州有个叫丁雪花的人,小时候父母失于管教,任由她巧弄舌尖以为快,好搬弄是非,教唆别人斗狠,暗喜以为奇巧;左邻右舍父母家长,都不许自己的儿女与她作伴而游。到了十八岁时,出嫁到姓庄的一户人家,丈夫名叫文华,庄家是大族;文华天性懦弱,又怜爱雪花娇美,任其所为,并不管束。家族..

《近代因果报应的故事》之53:弃妻之报
五三、弃妻之报江夏这个地方有个叫常遇生的人,祖辈世代务农,父母只生他一人,所以格外爱惜。到了十五岁,状貌魁梧,随父耕稼,种地为生;备其勤劳,所以年年丰收颇有余裕。父母爱子情深,说:“这个孩子命带财库,以后家道小康。”这也是父母爱子的寻常之情。家有童养媳名叫阿惜,从小孝顺公婆,长大..

《近代因果报应的故事》之23:天从有德
二三、天从有德丹阳有岳忠者,家道清苦,父早见背而母再醮,依祖母江氏抚养;长大奉侍祖母至孝。岳家五世皆为单丁过代,寿多三十而亡,至忠体质尤孱弱,身肢消瘦似不禁风。江氏为宗祧事重,昼夜关心,相依为命,到处祈神祷佛庇佑孙儿身体康强。一日,忠游于宅外,遇一老媪,白发如银,状似乞丐,独行踽..

《近代因果报应的故事》之41:行善得第
四一、行善得第湖南,有个叫莫文彬的人,家道贫寒;二十岁了还未成家。家里有母亲,少有兄弟;母亲侍奉观音菩萨、佛祖很虔诚。而莫文彬也遵守母训,信佛更笃,凡是乡里有公益善事,无不积极去做;奈何莫天性愚钝,寒窗十年,没有获得功名以振门第。母亲对此事很是挂怀。莫与同窗石介之是好友,因从小是同..

《近代因果报应的故事》之九:至孝感佛
九、至孝感佛姚孝女名小华,居京兆。父名大朴,在城西营豆腐店,年六十,妻已故,单养小华一人,年届破瓜,尚未字人。父病莫能兴,小华侍奉汤药,寝食俱废。值某寺佛诞,邻妪欲往参香,小华托妪以香烛赀,并问:至佛寺路程几许?妪答:步行须三小时。小华以父病,不能离身,乃于家中虔设香案,绕案三步..

庄圆法师:"急"会让因果报应的运转不断加快
你给别人不快乐、痛苦,你的内心自然就会莫名其妙地愈加不快乐、苦闷,活得很无趣,活得很无力感,莫名地痛苦、很烦、坐立难安、手足无措、焦虑不安,甚至莫名地忧郁、躁郁,或者患上诸种精神官能的疾病。所以,诸位师兄、师姐,“众善奉行,诸恶莫做。”现在地球运作的节奏愈来愈快了。这是能量运作中..

天啊,原来他就是地藏王菩萨再来 惊倒千万人!
孝子王希海感动千万人大连孝子王希海20多年如一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植物人父亲,无 怨无悔,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大连人。一位瘫痪在床20多年的植物人,竟然浑身没有一点褥疮,不但肌肉没有萎缩,还能有80多公斤的体重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冰在为王希海父亲检查完身体后,情不自禁地说:这在..

陈柏达:投生预兆 临终信念
第三十六章 投生预兆 临终信念投生五道 各有征兆?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记载: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四、悲号、啼叫、哭泣、呜咽、流泪。?五、大小便利不能自禁,不知不觉。?六、闭上..

情感的轮回:一个抛妻弃子男人的现世可怕因果报应
大概2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在某区政府下属一家单位上班。单位的附近是区卫生防疫站,女站长我见过几次,年轻漂亮精明能干,她身边一位先生,看起来比她大几岁,也是一表人才。听说他俩只是同居,还没正式结婚。我说这两个人很般配呀!听话的人无不摇头。后来才慢慢知道,原来女站长离过一次婚,还是..

陈柏达:投生五道各有征兆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记载: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四、悲号、啼叫、哭泣、呜咽、流泪。五、大小便利不能自禁,不知不觉。六、闭上眼睛而无法张开。七、时常遮覆头部和脸部。八、侧身卧着..

大安法师:“某人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信众: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法师: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要防止出现“以凡滥圣”的局面。《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明了因果报应,你就得救了
1、我跟大家讲得简单、清楚、容易记,学佛从哪里学起?真正得到佛法利益,从自己起心动念处学起。记住,起心动念处!这个念头善不善?这个念头对自己善,对别人不善,不能做。损人利己,我得到的甜头是一点点,后面的果报可不得了,让别人受到伤害,他甘心情愿吗?不甘心,不情愿,怎样?来生后世他要报复的..

佛说因果报应法则
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