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要很诚恳,真正安下心阿-弥-陀-佛,念清楚他就能够接受得到,我们把自己念的佛号听清楚,就象打电话,同时要观照看清楚每一个号码是不是打对了,同时念佛也要听清楚每个字,一一都听清楚看好自己的佛号,这个电话就打通了,电话能打通,那就是佛的事啦。阿弥陀佛一定会依照本愿的大力来作最好的安排。我们只负责把这个电话接通。如果不专心念,就象乱按电话号码,当然会打到别的地方去啊。打错了电话来的是谁就很难说了,这样讲大家也别害怕。因为把电话打对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到的事。一心念佛也就象把电话打对一样简单,专心的念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能力。随时只要静下来就可以拿出这个能力来。请大家记得,只要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就可以成功了。
相关推荐
阿閦
【阿閦】净名经云: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疏云:阿之言无,閦之言动。
文殊师利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净名疏云:若见佛性,即具三德,不纵不横,故名妙德。无行经,名满殊尸师利,或翻妙首。观察三昧经,并大净法门经,名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名濡首。无量门微密经,名敬首。西域记云: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首楞严经说:是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父天盖,母方圣。尝梦大神持鉴,因而有娠。凡七日而诞,肌体莹如琉璃,未尝洗沐,自然香洁。幼好闲静,语非常童。持鉴出游,遇难提尊者。得度后,领徒至大月氏国。见一婆罗门舍有异气,祖将入彼舍,舍主鸠摩罗多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
治身病
治病方法有二:一、先正治法: 一、治大藏病 分三:一、修止治病二、作观治病三、药石治病 二、治鬼神病 当用大强威德力心,加诸灵咒佛号治之。 三、治业报病 当用惭愧大忏悔心,加诸念佛发愿修福以助治之。二、助治法 谓坐中用心治病,兼具十法: 一、信 二、用 三、勤 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起 六、..
仁王
佛的尊称,佛号能仁,又是法王,故称仁王。
十二光佛
(杂名)阿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
法因《佛祖统纪》
法因。住四明广寿。三十年冥心净业。偶在疾。集众讽观经称佛号者三夕。谓门人曰。吾将行矣。或请留偈。为之书曰。我与弥陀本无二。二与不二并皆离。我今如此见弥陀。感应道交难思议。挺身端坐结印而逝 。..
如湛《佛祖统纪》
如湛。试法华得度。遍历教席。住乌镇塔院。日诵莲经二部。佛号二万声。一夕念佛端坐而化。所著教义号假名集 。
法师法因《佛祖统纪》
法师法因。自号刳心。四明慈溪顾氏。学草庵尽其旨。以与师同名。时称为小因。主广寿三十年。昼夜讲演。未尝一日走檀门。每施者至。辄竦愧自叹曰。比丘之法丐食活命。我何人哉。坐夺勤苦之利却而还之。不得已受其少分。所居弊陋将新之。曰此躯尚无常。何事外物为一日集讲。侍者报。众赴檀门未回。师曰。..
僧崖《佛祖统纪》
僧崖。北周益州多宝寺发心烧五指。万人拥观。谓弟子曰。我去后好共养病患丑陋人。此皆佛菩萨权化也。坐亡之时众见宝华纷纷。师披纳执锡口唱佛号与数十僧乘空而去 。
宝相《佛祖统纪》
宝相。居长安六时礼忏者三十年。夜诵弥陀经七过。佛号六万声。后忽见佛大士众自西来迎。嘱诸徒曰。念佛为业西方相待。
第十八祖伽邪舍多《佛祖历代通载》
第十八祖伽邪舍多。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父天盖。母方圣。尝梦大神持鉴。因时有娠。凡七日而诞。肌体莹如琉璃。未尝洗沐。自然香洁。幼好闲静。语非常童。持鉴出游。遇难提尊者得度。领徒至大月氏国。见一婆罗门舍有异气。祖将入彼舍。舍主鸠摩罗多问曰。是何徒众。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
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释氏稽古略》
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父天盖。母方圣娠。凡七日而诞。童时持鉴出游。遇难提得度。行化至大月氏国至一婆罗门舍。舍主鸠摩罗多年三十学梵志。适见祖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祖良久扣其门。罗多应曰。此舍无人祖曰答无者谁。罗多闻语知是异人..
僧藏(唐汾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释僧藏者。西河人也。弱龄拔俗气茂神清。允迪循良恪居下位。迨沾戒善密护根尘。见仁祠必礼之。逢硕德则尽礼。苟遇僧俗施拜。乃俯偻而走。如回避令长焉。若当众务也则同净人。屈己犹臧获焉。见他人故衣则潜加澣濯。别事纽缝。至于炎暑乃脱衣入草莽间。从蛟蚋虻蛭唼啮虿芥。血流忍而汗洽。而恒念弥陀佛号..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子题: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戒本疏·七佛略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佛德难穷,略陈三号,解释如常。”行宗记释云:“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谓从真垂应,为名。结惑永尽,故名无所著。道同三世,故名等正觉。若对三身,初应、二报、三法,亦即解脱、般若、法身三种德也。若对十号..
延寿
(904-975)宋时高僧,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本是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师,但于净土念佛,亦极精进,日课佛号数万,作四料简,倡禅净双修。因住杭州永明寺,故又称为永明大师。
实贤
(1686-1734)江苏常熟人,号省庵,字思齐,清代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因参念佛是谁得悟,后于梵天寺,专修净土,结长期念佛,日课佛号十万,著有续往生传等行世。
大觉金仙
(术语)宋徽宗诏改之佛号也。宋史徽宗纪曰: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欢喜国
(界名)又作妙喜国。东方阿閦如来净土之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东方有二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怀玉(唐台州)《净土往生传》
释怀玉。俗姓高丹丘人。[纟*丐]想净业。仅四十年。日诵弥陀佛号五万遍。通诵诸经三百万卷。唐天宝元年六月九日。玉之念佛。忽见西方圣众数若。河沙中有一人。手擎银台。前而示玉。玉曰。如怀玉者。本望金台。何为银台至耶。言发台隐。人亦失之。玉于是后。弥加精苦。既三七日。向之擎银台者。复来告曰..
一日禅 | 人的命运要靠自己创造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所谓求神明,拜神明,不如自己做神明。我们向神明求助,只是增加希望和力量,但终究要自己努力,神明不能给你财富。神明不是我们的经纪人,也不是我们的会计师;聘请一个经纪人、会计师,也要有利润给他,简单的几根香蕉、几颗苹果,就要求神明赐给富贵..
一日禅:爱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虚伪、是非颠倒,遇到恶意挑衅和欺侮,心里还是要记得一个道理: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对人对事豁达和宽容。我们的身体不仅因为细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坏,更重要还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悲伤、愤怒、忧虑在破坏内心安宁的同时也伤及内脏经脉,血肉之躯哪里经得起这样频繁的损伤?..

自己近年转载和写作劝善文的亲身经历
《无量寿经》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法布施,是以佛陀的真理劝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令众生具足正确的知见,开启智慧,依正确的法门来修身摄心,得到世间的安乐与出世间的解脱。法施的功德,远远超过财施,因为财施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而法施的利益是无限的。对于生活无着落的人来说,..

达真堪布: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因为我之前不了知,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要舍去。“舍一切”是什么意思?就是寿命无常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统统都要舍弃,谁也不能利益我,谁也不能帮助我……面对死亡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

帕奥禅师答:如果一个初学禅者从小就悲观,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开
问:如果一个初学禅者从小就悲观,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开导他?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这种人是不容易开导的。你可以试试向他说法,以便激起他对佛法僧的信心。只是一般上他是不会很有信心地听闻佛法。若他能够继续修禅就会很好,因为如果他在禅修方面有进步的话,他就会..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问: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帕奥禅师答: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瞋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

帕奥禅师答: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
问: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或不依经典而独自修行证到行舍智?修行者如何知道自己已证得行舍智?帕奥禅师答:如果这个修行者是菩萨或辟支菩萨,那么他可以无师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将证悟正等正觉或辟支菩提的最后那一生。至于其他的人,如果他们精通佛陀的教法,他们也能依据经典的指..
一日禅|教养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
真正有教养的人,反而很宽厚,很真诚,因为他们想人之所想:他们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发现你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有人会说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没实力,只会投机取巧,搞人际关系。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人,都对旁人漠不关心,懒于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也极少称赞他人。懒惰冷漠的人..
一日禅|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负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身份除了我这个独立的个体之外,还会是子女、伴侣、好友、前任等,而这些带着标签的身份,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它也是一种责任。Live for yourself, but be responsible for others(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负责),或许才是对待这种责任的正确的态度。所以,如果你不能做一..

道炜法师:行禅,你会和佛陀一样的走路
道炜法师:行禅,你会和佛陀一样的走路走路是一般人生活中最普遍而又频繁的日常活动之一。然而,对参修者而言,你们能像佛陀一样走路行禅!在佛陀指导的四念处禅观之中,行禅走路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修行。从简易的(行禅)走路这种行为动作训练上,来把握正知、正行、正念和观照的如实智慧,是修行的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