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既然一切皆梦幻,为什么梦中行为还有罪福之分呢?
索达吉堪布答:轮回有情虽如幻化,却具有能感受害利苦乐的幻心,因而对这些有如幻之心的有情来说,如果杀害他们,就会造下严重杀害恶业,若作种种供施,也会生起如幻福德。

有情的如幻心识,是依种种如幻的业和烦恼为因串习而成,没有这些无明业惑,幻心也就无从生起。众生自性虽属清净涅槃,然而在其业惑因缘未断前,轮回投生幻相依然不灭,并且有着种种苦乐感受,只有当圆满修持菩提行,断尽如幻的业惑因缘,证悟佛果,离垢涅槃得到现前,一切轮回幻现方能止息。
问:既然一切皆梦幻,为什么梦中行为还有罪福之分呢?
索达吉堪布答:轮回有情虽如幻化,却具有能感受害利苦乐的幻心,因而对这些有如幻之心的有情来说,如果杀害他们,就会造下严重杀害恶业,若作种种供施,也会生起如幻福德。

有情的如幻心识,是依种种如幻的业和烦恼为因串习而成,没有这些无明业惑,幻心也就无从生起。众生自性虽属清净涅槃,然而在其业惑因缘未断前,轮回投生幻相依然不灭,并且有着种种苦乐感受,只有当圆满修持菩提行,断尽如幻的业惑因缘,证悟佛果,离垢涅槃得到现前,一切轮回幻现方能止息。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无智人来谏,报言,可问汝师和尚,更学问诵经知谏法,若谏当用;若戏笑、独语、梦中语,欲说此乃说彼者不犯。”(含注戒本卷中·二○·一一)
【不俱意识】唯识宗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一、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二、独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参阅分释条。..
【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境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独头意识】此又名不俱意识,就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此复有三种,称为独散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详见分释。
【散位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散乱心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此散位独头意识,即不与前五识俱起,而单独发生作用,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种种..
【定中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系指在定中,前五识不起现行,唯第六意识发生所用。见《百法问答钞》。..
【明了意识】此又称为五俱意识,为四种意识之唯识宗将有情的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二、定中独头意识。三、散位独头意识。四、梦中独头意识。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成唯识论》卷五、卷七载,明了意识,此识与眼、耳等前五识同时俱起,对于外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别而取境..
【梦中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梦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系指在梦中,前五识不起现行,唯第六意识发生作用,缘著梦中的境界生起的作用。见《..
【梦觉相违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七难。外人问曰:假如我们醒的时候,所见的色境都同梦境一样,也是不离于识,那从梦中醒觉的人,知道梦中境界全是虚假,是唯识的幻境;为什么我们现在醒的时候,不知道所见的山河大地是虚假的,是唯识所变的呢?论主答:正在梦中还没有醒觉的人,他也不能自知梦境是..
(喻)佛法的声音能惊醒梦中的人。
释智廉。居上虞化度寺。初遍参宗门。晚节一意西方。庆元改元秋八月。书偈别众曰我梦中见阿弥陀佛大众围绕而说法云。诸上善人当须专修净业。来生我国。说已即隐。我既见相往生必矣。即回身西向作印坐逝。..
亦名:恐怖戒开缘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或闇地无火,或大小便处,谓是恶兽,便怖;乃至行声,謦咳声等,而恐畏。若以色示人,不恐意;余尘亦尔。若实有是事相,或梦中见当死、罢道、失物,和尚父母重病若死,语彼令知。若戏若误,一切不犯。”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开色声。謦欬,谓嗽声也..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二,忆念毗尼)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谤,言有爱恚怖痴,遂以淫事诬谤。亲于众中,佛问虚实。彼言,我从生来,乃至梦中不淫,况于觉寤?比丘以事诘问六群,便言沓婆清净,无如是事。佛言,沓婆无著人,不故犯戒。应白四羯磨..
子题:乱意睡眠有五过失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开梦出者不犯。若乱意睡眠,有五过失:一、者恶梦,二、者诸天不护,三、心不入法,四、不思明相,五、喜出精。五分,得五吉罗;以梦故不犯残也。”资持记释云:“律明除梦,因示五过,如文所列;乃至云反此得五功德等。然文中但言过失,不明罪相;..
亦名:漏失戒开缘、故失精戒开缘子题:故出他精偷兰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正明不犯)(一、本律)律不犯中,若梦中失,觉已恐污身衣故,以弊物及手捺弃;若欲想出;若见好色,不触而失;若行时自触两髀而失;若触衣而失;若浴时失;若手揩摩而失。如是一切不作出精意而自出者,无犯。(二、他部..
子题:男阴女阳、精、阴、精有七种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若比丘,故弄阴失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含注戒本卷上·八·一五)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故弄下,明其过业。男阴女阳之相,无暇述之。生沈终浮,死则伏仰异也。精者,持身之宝也;必遍身分中,如善见所释。律中分色轻重;乃至二果色如..
【五缘见所梦事】 p0279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十五页云: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
(喻)生死有如长夜之梦境。唯识论说: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第一,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越来越明了,并且去遵循它。表现在对因果法则的日益深信,对戒律的日益尊重。因为没有因果与戒律就没有佛法。第二,恶念、妄想、欲望、抱怨减少,内心越来越宽容、安定与安详,越来越看清人生的方向与希望。第三,智慧越来越大。看待一切问题一目了然,直抵根本。表现在自身烦恼越来越少..
【概述】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的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世界各国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义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义者可食用蜂蜜、奶类和蛋类,有些则否。素食,表现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
净土百问释大安著问: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年。因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后一天左右即行火化,这是否会障碍往生? 答:这不要担心。常规的作法是继续念佛八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以后,可以沐浴更衣,停放两天或者三天助念,再行火化即可。净业行人临终蒙佛接引,神识离体,当即随佛往生..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晚上我们能到大圆满法网络共修讲堂谈谈佛法,这个机会也是很难得的,都一定要珍惜。在闻法的过程中,都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听闻,这样才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与功德。今天我们主要讲几个问题。很多修行人都..
问:师父曾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为何极乐世界亦是重男轻女? 宣化:为何生于西方净土名为极乐世界?因是永乐无苦,不像世间之乐极生悲,故曰极乐。昨天我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今天亦可说没有男人。你们一定想,法师乱说话,其实你们怎样问,我便怎样答,随机应答,但大家都要明白“大道不分男与女”..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增一阿含经》记载:释尊在世时,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象,用以供奉,见之如对佛前。佛陀入灭后,佛像更成为神圣的象征,为信徒瞻仰、礼拜、供养。佛教造像之首要目..
陈大惠:我们所有的行为、言语、念头,都是能量所以我们下面就要给大家汇报一些最关键的词,我们大家一定要记得,记得这个之后,你这一生种种的幸福也好,灾祸也好,你都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的根源和症结。下面再和大家说几个重要的概念。首先第一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所做的行为,我们心..
延历二十三年(804),空海入唐,师事惠果,大同元年(806)返国,以时机相应,受朝野归仰。自来日僧入唐请回经籍者虽有所谓入唐八家,然得七祖之嫡传、化风之盛,则无出空海之右者,故以之为付法第八祖,并被尊为日本真言宗开祖。弘仁七年(816),于高野山创设金刚峰寺。弘仁十四年,嵯峨天皇赐予东寺(即教..
问:请教师父,如果有人家庭不幸福,离婚断了这个恶缘,是否比忍气吞声高明呢?对于没学佛的人来说?宽见法师答:若无智慧,以嗔恨心、报怨心行之,两者皆不高明;若有智慧,深信因果,以平等心、包容心、无所求心,离婚或不离,则皆应理,俱属高明。..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个人什么都不如意,便以拜火来求福报和庇佑。每天晚上,他都用很多木柴堆在一起,并在熊熊大火面前礼拜,直至火灭方止。这样精进不断地拜了叁年,也没有一点好转。于是他转拜太阳和月亮,白天从日起拜到日落,晚上从月升拜到月降,在叁年中,一直这样不休不眠..
源自《做才是得到》第四章“懂因果的人有福”7《诸法集要经》说:“见别人造了非法的罪业,对此产生恶劣的随喜心,由于愚昧无知的缘故,自己所受的果报远远超过他。别人在做恶事时,千万不能去随喜。以前美国发生“9.11”事件时,我听说中国个别年轻人欢呼雀跃,觉得实在是大快人心。这样的话,随喜赞..
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殷商以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时(公元126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