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山禅师非常爱干净,每天下午总要洗澡爽身。
一天,因水洗澡水太热,他叫身旁的年轻弟子提桶冷水来。
这位弟子奉命提了桶冷水来,将热水冲凉了,然后顺手把剩下的水泼洒在地。
仪山见状,气得大骂:笨蛋,为什么要浪费一滴水!大小事物各有用处,何不活用?给树树也欢喜,给花花也欢喜,而且水也活着。
听到这里,这位年轻的弟子因此而开悟了,于是将他的法号改为滴水。
他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仪山禅师非常爱干净,每天下午总要洗澡爽身。
一天,因水洗澡水太热,他叫身旁的年轻弟子提桶冷水来。
这位弟子奉命提了桶冷水来,将热水冲凉了,然后顺手把剩下的水泼洒在地。
仪山见状,气得大骂:笨蛋,为什么要浪费一滴水!大小事物各有用处,何不活用?给树树也欢喜,给花花也欢喜,而且水也活着。
听到这里,这位年轻的弟子因此而开悟了,于是将他的法号改为滴水。
他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很多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一法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作者:大安法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就是学戒律的,而且对净土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结果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他的戒律似乎也发挥不了作用..
乾陀尸利国王的太子,不喜欢荣华富贵,于是逃进山林居住,就在林中跟随师父修行。太子所在山林,下面有一深谷。当时深谷中有一只饿虎,刚生下七只小老虎,冬日严寒,又遇大雪,母老虎抱着小老虎,在深谷下待过了三天,因为怕小老虎冻死,母老虎始终没法出去找食物,忍饥挨饿守护着小老虎。可是大雪依然..
高僧再来,听老师讲公案就开悟了本篇文章介绍的是嘉兴念常禅师的故事,顶礼禅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嘉兴祥符梅屋念常禅师,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禅师之法嗣,俗姓黄,华亭人。念常禅师十二岁出家,十四岁落发受戒。当时,佛智晦机元熙禅师刚好从江西百丈山,迁住杭州净慈寺,开法接众。念常禅师于是前往投..
这座山坐落着佛教禅宗三祖祖庭,却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在中国,名山多与佛家或道家息息相关,或者深山藏古寺,或者是“洞天福地”。佛与道有着自己的阵地,却也会为了争山而斗法,于是,在漫长的时光中,有的成了佛教名山,有的成了道教名山,有的却几易其主,在佛道相争中,慢慢演变成佛中有道、..
牛彪的故事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异常繁华,各种奇奇怪怪的机遇层出不穷。可是,自小就在上海长大的牛彪却一直没有得到机遇的垂青,近40岁了,还是光棍一条,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这天,牛彪闲来无事,就在街上乱逛,他见许多人对着一面墙指指点点,不禁好奇心起,挤了进去,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大意是说,一..
震撼人心的故事从前在藏地有个非常富裕的人,他家附近住着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跟他们关系很不错。后来富人家的丈夫过世了,他妻子特别伤心,便派人把消息告诉老太太。这位老太太虽然学佛也行持善法,但住的地方比较偏僻,故对密宗的坛城、本尊不太熟悉,为了安慰富人的妻子,她就到那家去帮忙处理事情,..
一次小施舍的福德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一面没有孩子。他日夜虔诚的祈祷,希望能求到一个儿子,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对拘留说:拘留!过两天有个天王寿命会终止,他将降生到你家去,你就安心等著吧!果然,拘留老人的妻子自从那一天起便怀孕了,后来..
迷人禅宗,和尚既然在,那“我”去哪儿了?有一个差役,押解犯罪的和尚去外地服刑,每天早上都会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和尚和自己。和尚掌握了规律,在某天晚上将差役灌醉,剃掉了他的头发,又互换了衣服,然而逃之夭夭。差役第二天醒来,按照往常一样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对着镜子里的..
就禅宗而言,同样离不开牛,离了牛的公案,就没有以后的禅宗了,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牛的公案就没有马祖道一禅师,更没有所谓「一花五叶」禅风的阐扬了。这在指月录里,怀让禅师岂不是用「打车?打牛?」的启机作略,纠正了马祖道一对修行形式的执着,而臻于圆熟成功的吗?后来,马祖接引的石巩慧藏禅师,即是以「牧牛..
滴水和尚与仪山禅师的因缘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所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到了第四天..
编者按:此篇故事选自《憨山大师的一生》(宋智明编述)。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
你要是明白这十法界都在演说妙法,那你就会开悟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界上,一切一切都在演说妙法。山就演山的妙法;河就演河的法;海就演海的妙法;江就演江的妙法;平地就演平地的妙法。所谓有情、无情都在说法:人就说人的法;狗就说狗的法;猫就在那儿说猫的法,所以说一切万事万物都在那儿说法。猫..
四祖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也就是那个无姓的小孩。他被道信收留时,才七岁。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道信圆寂前,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由于当时僧俗道众仰慕弘..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所提倡的禅。禅宗的禅与六波罗蜜的禅是同一个事物,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它与四禅八定的禅可说是同一个事物,又有所不同。众所周知,禅宗有四句格言,叫做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是教外别传、不立..
读经开悟要做到的十二个步骤之专诵一经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那你诵那么多经的意义是什么呢?事实上还是要大彻大悟啊!所以诵一经能开悟,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南岳慧思南岳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天台宗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颂逸恒问。尝梦梵僧,劝令出俗,骇悟斯瑞,辞亲入道,所投之寺,非是练若,数感神僧训令斋戒,奉持守素,梵行清慎,及禀具足,道志弥隆,逈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法聪禅师法聪禅师(西元四六八─五五九年)法聪禅师,俗姓梅,南阳新野人。八岁出家,卓然神秀,正性贞洁,身形如玉,蔬藿是甘,无求滋馔;及长成立,风操逾厉,净施厚利,相从归给,并回造经藏三千余卷,备穷记论,有助弘赞者,无不缮集。年二十五,东游嵩岳,西涉武当,所在通道,惟居宴默。因至襄..
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时间:公元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四日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对象:法师、居士 (弟子方杞记)一.从云游参访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二.从生活作务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三.从待人接物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四.从修行悟道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行..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中国,也许在世界各国,提起少林寺,好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提到菩提达摩,知道的人就少一些了。不过,在中国知道他的人还是很多的,即使扩大到近邻朝鲜、韩国和日本,乃至越南,知道他的人也是相当多的。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以至东亚一些流行佛教的国家,禅宗特别盛行,而禅宗..
慧能(638713),本是一位文化水准不高的獦獠[1]、樵夫,但他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真正创始人[2]。慧能在推动佛教中国化方面的贡献,在中国古代佛教史上可谓千古一人。本文拟就慧能创立禅宗与推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作用作一论述,以讨教于方家。一、慧能的人格特质与历史机遇慧能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
禅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佛法在世间思想。这一思想既符合传统佛教的基本精神,又有利于佛教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并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值得弘扬。以下侧重就这一思想在佛教史上的理论来源、在禅宗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以及它对当代佛教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能起的促进作用等问题简要地谈一些看法..
梦,本来是一种虚妄的,妄想所现的,可是也有是真的。所以梦有很多种梦,有的是虚妄的梦,有的是真实的梦,有的是预先鬼神来启示你的梦,所以这个梦,你也可以说它是假的,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可是不管假的梦,或者真的梦,或者预先的灵感,这都没有什么凭藉,你抓也抓不着,你再想看也看不见,也拿不来..
中国禅宗的特色蔡惠明一、大小乘禅法的融贯印度佛教中的禅宗,是随佛法东传而在我国流行的。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世高于汉桓帝建和初年二四七)来到洛阳。他在二十余年的佛经翻译工作中,共译出经籍三十五部、四十一卷。迭经散失,现现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其中《大安般守意经》、《禅行法想经》、《七处三..
略论楞伽师、楞伽禅与中国禅宗洪修平据有关记载,菩提达摩来华传禅是以四卷本《楞伽经》印心的。在达摩门下,有以《楞伽经》相传授的楞伽师,他们的禅也就被称为楞伽禅。那么,楞伽师是否都是楞伽禅师呢?楞伽禅与后来的禅宗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有人称后来的禅宗为般若禅,甚至有般若宗革了楞伽宗的命之类..
禅宗思想渊源 第四章《金刚经》与禅宗思想与《心经》一样,《金刚经》也是600卷《般若经》的精华。《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称《金刚般若经》、《金刚经》。全1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础,认为世界万法缘起性空,是由缘而生..
初期禅宗的如来藏思想张文良如来藏思想或佛性思想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在中国佛教诸宗派中都可以看到如来藏思想的影响。按照《坛经》的说法,禅宗六祖慧能是闻《金刚经》而开悟,五祖弘忍也是将《金刚经》传于慧能。中国的禅宗特别是南宗禅似乎是建立在《金刚经》的般若空观理论基础之上的理论..
《六祖坛经白话译义》序兼论六祖的禅宗思想体系徐恒志居士著一、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后,近二千年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护持、译述与弘扬,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宗派纷呈,妙谛流布,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六祖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的传播,..
要怎么样开悟?一门,一门深入。这一点希望我们同学要注意,为什么?不能学太多,学太多的时候你分心了,你精神不能集中,你妄想会很多。所以只准学一门,叫你天天想一桩事情,想到无想就毕业了。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复杂,这个不是学知识,不可以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在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没开悟的时..
第七日禅宗的独特家风佛教各宗派都有其不同的见、道、果。显教各部派论见、道、果,都从因上论见,进而依见修道,最后成就见的果证。以遵奉佛说的小乘诸部为例,先由闻思上观察法义,唯见这世间现象乃一纯粹苦果,这苦果是从身心烦恼、业等集起;如是进行修习断烦恼集及不作烦恼业之道,以至获得苦灭的涅槃解脱..
无论你是否信佛,相信你都或多或少地对佛经中的一些句子耳熟能详,甚至于念诵起来朗朗上口,深深地埋在脑海中。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所有的佛经都是经过翻译的,除了佛陀的智慧,还有古来祖师大德们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智慧,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因此,这些佛经..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