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水潦和尚悟道因缘
洪州水潦和尚,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日,参马祖。水潦和尚问道:如何是西来的意(究竟真实之理)?
马祖道:礼拜著!
水潦和尚刚跪下礼拜,马祖突然当胸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一踹中,水潦和尚豁然大悟。
他从地上爬起来,拊掌呵呵大笑道: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
说完,礼谢而退。
后来水潦和尚住山,还经常跟大众提起当年马祖给他的那当机一踹,他说: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洪州水潦和尚悟道因缘
洪州水潦和尚,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日,参马祖。水潦和尚问道:如何是西来的意(究竟真实之理)?
马祖道:礼拜著!
水潦和尚刚跪下礼拜,马祖突然当胸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一踹中,水潦和尚豁然大悟。
他从地上爬起来,拊掌呵呵大笑道: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
说完,礼谢而退。
后来水潦和尚住山,还经常跟大众提起当年马祖给他的那当机一踹,他说: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这个问题。业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业,你要自己受。所以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老虎的脖子上栓了一个铃铛,谁敢去拔啊?谁栓上的谁去拔。很简单,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你造的业是..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
园精舍的僧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儒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多庄严的佛陀,多和合的僧啊!如果能够供养他们,不知该有多好呢!”贫苦的妇人望著园精舍,陷入了沉思。但,..
除了势利小人就是色中饿鬼 水浒传为啥拼命骂和尚?原因只有一个细看水浒传,发现里面的和尚好人少,除了半路出家的鲁智深和他师父智真长老,似乎所有的和尚不是势利小人就是色中饿鬼,好不容易鲁提辖上了五台山,还得了个外号叫花和尚。我们来看看施耐庵先生是怎么骂和尚的:“原来但凡世上的人,惟有..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那天比丘们聚在一起议论道:「为..
静波法师: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维摩诘经方便品》中说: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去修梵行、离欲。你说那是不是功夫呢?绝对是功夫。我要再重复一遍曾经说的一句话:放下不是放弃,随缘不是随便。所以,在家菩萨可以有妻子,因为那是因缘。我刚才说过,应该去随缘..
每个人能在今生做为眷属,必然有前世的因缘。每个人的面目不同,其因果也不一样,每个人在往昔生生世世所欠下的债也不同。有些人欠债太多了,到这个世界上来,还也还不了,所谓“债台高筑”,也就是业障之台,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深,债上加债,纠缠不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往昔专门放高利贷..
真修行人,应该了知磕头的重要性!看看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等等近代高僧,都是从磕头起步的。礼敬诸佛,应该如何礼敬?五体投地的大礼拜也。嘴巴说礼敬,不够。双手拜拜,也不够。唯有五体投地大礼拜,才可表达真诚之意啊。忏悔业障,应该如何忏悔?说声对不起,不够啊。跪下去请求原谅,好点。唯有五体..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方便开示(35)1955年乙未六月十六日开示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以前化缘,随人欢喜布施,除多补少,颠颠倒倒的用。今在此妄作妄为,建法堂,起茅蓬,修厕所、牛栏等等,所用的钱,从何处来呢..
因果是互相随顺,因随果,果随因,因又生果,果又生因,性空缘起,因果毫无杂乱,做善必有善报,做恶必有恶报。但是什么时候成熟,这就不同了,哪个先成熟了,哪个就先结果。讲个故事来说明,先因后果或后因先果。因果错综复杂,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有神通看到十生、百生,乃至更长,看到过去现..
2003年秋,这一天晴空万里,微风舞动,我和老伴闻名来到河北省元氏县蟠龙寺院,烧香礼佛后,就在寺中走走看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师父,她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老伴上前行礼搭话:“师父,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居士,能否与您交谈?”师父忙说:“阿弥陀佛!可以可以。”这时我问:“师父,看您很年轻,..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深感所学于自己的真实受用不大,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于是振锡孤游。在前..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战战兢兢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鹅摇摇晃晃地走进屋内,见到地上的摩尼珠犹如一团赤肉,长颈一伸,巨喙一啄,一团赤..
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出家,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长者对比丘说:“我这个儿子想让他出家,恳求大德慈悲度脱!”比丘用道眼观看这男孩,知道男孩出家之后能够持戒,于是收为沙弥。那时安陀国内有一位男居士,敬信三宝,发誓终身供养比丘,每天派人送食..
(一)沉香烧为木炭在《百喻经》第二十二喻里面,就有一个入海取沉水喻,这一喻非常有意思: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
智海法师答:自己的毛病是什么,根性是什么,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根性好好反省。一个是我不知道问问题的您是谁,一个是我不了解您。建议凡是您力所能及接触到的,你欢喜的,都学习。我们要有广阔的心胸,比如,接触到大乘佛法就好好学。对于我们未知的东西,不轻易批评、评价,免得形成我们与佛法的障碍。当我们..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诗曰:“求增财产事劳忙,修福无空且缓长;缘尽披毛兼戴角,度兄说法脱牛殃。”从前,有两兄弟。哥哥专门经营事业,财富无量。弟弟爱道学佛,出家修精进行,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阿罗汉道——尊者。尊者为要度他的胞兄出离苦海,常到他哥哥的家里,很恳切的劝兄学佛,修福做功德。尊者说:..
出租车司机论和尚现代化明 海那天从省佛协到中山宾馆开政协会,车不就便,遂在路边要了一辆出租车。在后排上了车,关上车门对司机说:“到中山宾馆。”“您上宾馆,去开会吗?”司机问。“是,开政协会。”“政协会就在佛协开多好,这么大的楼,房间又多。”我不应答。几次经验后,我不大喜欢和出租车司机聊天,觉..
皇帝与和尚的故事佛图澄,西域人,晋怀帝永嘉四年,来到中国洛阳,他本想在洛阳建寺,弘法不巧正遭逢刘曜作乱,京都洛阳非常紊乱,不得已,只有潜隐山林,以待局势安定。那时候,西晋已亡,东晋刚刚建国,石勒自封后赵王,残暴成性,以杀戮为能,出家沙门被他看到也不能幸免,佛图澄悲悯无辜众生及沙门受戮,便杖策来到..
杨岐方会禅师,江西袁州人,原姓冷。少年时代就很机警聪明,在湖南潭州道吾山出家,阅读经典,有过目不忘之誉。他追随慈明禅师很长一段时间,自愿负责监院工作,虽然十年岁月,但未能有所省悟。每次请求参问,慈明禅师总是回答他道:你的工作繁重,以后再说吧!后来,有一天,又去参问,慈明禅师说道:监院以后的儿孙满..
1933年(岁次癸酉九十四岁)春,日军占领山海关,人心思动,十九路军在福建举事,全省寺庙一律禁止留单,以免匪徒匿迹。只有鼓山还准留海单,于是各方云水僧人涌集至鼓山约一千五百人之多,斋粮极形困难,幸尚能维持一粥一饭。六月放生园落成,郑琴樵居士送鹅一群来,其中有一只雄鹅特别奇怪,体重十六斤..
一九一五年(岁次乙卯七十六岁)举行春戒,期满后,邓川县有一位姓丁的绅士,是清朝的孝廉,只生一女,年十八,尚未出阁。一日,忽然不省人事,全家仓惶,不知怎样才好。醒来后即变作男子声,指父大骂:‘你丁某,恃势诬我是土匪,以致丧失了我的生命。我是大理西川人,名字叫作董占彪。你还记得吗?今在..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末后的一天,相传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实在地说,这一天不是他的生日,而是他成道的一天。地藏菩萨,他有地狱未空,誓不作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悲大愿。他这大愿心,即使不是佛门弟子,也都知道。本省的风气,我不知道,大陆上,尤其是安徽、浙江、江苏这几省,..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门上写门字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 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说:"门上应该写门字, 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道眼不通被眼堵..
迷人禅宗,和尚既然在,那“我”去哪儿了?有一个差役,押解犯罪的和尚去外地服刑,每天早上都会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和尚和自己。和尚掌握了规律,在某天晚上将差役灌醉,剃掉了他的头发,又互换了衣服,然而逃之夭夭。差役第二天醒来,按照往常一样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对着镜子里的..
滴水和尚与仪山禅师的因缘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所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到了第四天..
虚云老和尚德相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正值伏天8月,腐烂的尸体臭气熏天,瘟疫流行长安。此时的长安,饿殍遍地,活人生吃死人肉,到处是腐烂的尸骨。虚云老..
生命定位vs.法界因缘行者应知,无量因缘中的「随缘」是指在生命中定位之后,一切因缘才有中心,能够以此所定位之核心来聚合一切因缘行者于菩萨道上,固有多方能够精进,然于泛泛之行,多难肯定行之得力,乃至肯定行之有成。吾人认为法界中有无量因缘互相影响、互相组合,因而有谓「法界无尽缘起」!然..
2009年7月我在四川德阳万佛寺,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我说:请讲!来访:您在公众场合都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会不会吃肉呢?我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来访:是的。我说:开车的时候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又接着说:如果是为警察系安全..
一个和尚出家悟道多年,依然没有开悟长进,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出家人的料,他便想下山返回尘世。于是和尚便去向禅师辞行,言道:师父,我天生愚钝,我的脑袋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不是悟道的料,我只好下山还俗了。禅师并未言语,而是带着他来到寺庙里面一尊佛祖像前。禅师问道:你面前的是谁?和尚回答道:神圣的佛..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