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素食者宣布他们的饮食食谱时,别人的反映通常是大吃一惊,做痛苦状,并问到“不会很难吗?”毕竟,这是一个以烧烤店闻名的国家,连食荤者也不敢轻易尝试。
但是,如果掌握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当地的知识,韩国可以成为素食者的天堂。素食食品随处可见,从无处不在、可品尝到辣米糕和红豆面包的街边小摊,到豪华餐馆和山顶的寺庙都可找到。
在这里,佛教的传统是吃素。韩国对健康的热衷,意味着素食正逐渐成为趋势。
在韩国,素食者宣布他们的饮食食谱时,别人的反映通常是大吃一惊,做痛苦状,并问到“不会很难吗?”毕竟,这是一个以烧烤店闻名的国家,连食荤者也不敢轻易尝试。
但是,如果掌握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当地的知识,韩国可以成为素食者的天堂。素食食品随处可见,从无处不在、可品尝到辣米糕和红豆面包的街边小摊,到豪华餐馆和山顶的寺庙都可找到。
在这里,佛教的传统是吃素。韩国对健康的热衷,意味着素食正逐渐成为趋势。
天上的宫殿。凡所处的地方,有随心享乐的环境,皆可喻之为天堂。遗教经云: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1563~1635)韩国李朝时之隐逸僧。全罗道万顷县人,俗姓调意。号震默。七岁披剃后入全州凤栖寺习内典。一生特立独行,不慕名利。晚年居凤栖寺,与儒士凤谷先生金东准相交游。凤谷师徒崇仰其人,尊之为“真道人”。仁祖十一年趺坐而寂,世寿七十三。后人辑录其事迹,称“震默遗迹”(震默祖师遗迹考)..
(一)(1488~1567)韩国李朝时代僧。庆尚南道蔚山人,俗姓张。号休翁、禅和子。弱年入断石山出家,二十四岁至妙香山苦修。后参于智异山智严,游历诸方。中宗王三十一年(1536),垂教化导于楞伽山,旋为官方嫌恶而遭拘禁,赦免后晦迹于西山九年。三十九年复入妙香山普贤寺讲说经论,大振玄风。朝鲜宣祖..
(杂名)天上宫殿也。遗教经曰:不知是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法华玄义一曰: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三论玄义曰:若必无因而有果者,则善招地狱,恶感天堂。..
◎ 林清玄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莹剔透,相貌庄严中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连他坐的青狮子都是温柔地蹲踞着。更引人注意的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如意,从左肩到右膝那样巨大地横过胸前。我从小就喜欢如意的样子,看到如意,总让我想起天上的两朵云被一条红丝线系着,不..
觉醒法师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这首诗歌在禅门中流传久远,成为历代赞叹出家人悠闲生活的名诗。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在百丈禅师眼中,能够成为一个出家人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素食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如增加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减少脂肪的摄入等。然而,不可否认,长期吃素会失掉很多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那么如何在素食中找回丢失的营养成分呢?下面介绍几种素食替代食品,让素食者尽可能达到营养均衡。缺乏维生素B12建议:用深绿色蔬菜+黄豆替代维生素B12由于维生素B1..
素食者专有福利素食者的权利向来被社会大众所忽略,但随着全球素食主义的普及,以及素食人口的增加,在欧洲,素食者现可有了一项令肉食者眼红的福利。去年(2006)11月,荷兰举行了一场下议院的选举,由保护动物权人士所组织成的「荷兰动物党(Party for the Animals)」出乎意料外的在这场具有历史性的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在釜山法雨寺圆寂了。他俗姓黄,法名河潭,19岁在金刚山长安寺出家,一直念「南无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的修行。他不论坐着、站着,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干活或吃饭时,「南无阿弥陀佛」也不会丢掉。就这样修持有十多年,跟别人讲话时「南无阿弥..
【发心坚固菩萨二种善胜意乐】 p1163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一者、利益意乐。二者、安乐意乐。利益意乐者: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安乐意乐者: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
【安住背念】 p0625瑜伽三十卷八页云:安住背念者:云何名为安住背念?谓如理作意相应念,名为背念。弃背违逆一切黑品故。又缘定相为境念,名为背念。弃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
位于韩国京畿道高阳郡神道面之北汉山城内重兴洞。乃高丽末期僧普愚于忠惠王复位二年(1341)所建。其后一度荒废,直至肃宗、英祖间,圣能始复兴其遣址,而称太古寺。寺中存有普愚之塔碑、舍利塔、石钟等。[东国舆地胜览卷三、海东金石苑卷八] p1371 ..
梵语 citta-vimukti。谓由定力而于定障得解脱。与“慧解脱”相对。其原始本义,系指心由一切束缚中解放;解脱之当体即为心,故称心解脱;而以智慧解脱者,则称慧解脱。但后世术语化,将无明之灭称慧解脱,将渴爱之灭称心解脱。更以心解脱连结于禅定,谓依定而解脱定障,与无贪相应者,称为心解脱。依慧..
位于韩国全罗北道高敞郡雅山面。为修者(云水僧)云集之处,故名之为禅云寺。义云国师创建于百济威德王二十四年(577),当时号称有分寺一九八座。后遭战火,又经重修,现存建筑物传系光海君王六年(1614)元俊再建,其中李朝所建之大雄宝殿,为韩国国宝之一。 p6480 ..
佛教东传朝鲜半岛,据三国史记卷十八等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中国前秦苻坚遣使者及僧顺道赍来佛像、经论;又二年,秦僧阿道来朝。翌年,敕为二僧建肖门寺及伊弗兰寺,是为韩国有佛寺之始。又十年(384),印度沙门摩罗难陀至百济宣教,新罗则迟至五二八年始见佛教兴隆。佛教初传朝鲜半岛时,..
【易养】 p0826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页云:云何易养?谓能独一自得怡养,不待于他,或诸僮仆,或余人众。又不追求余长财宝,令他施者施主等类,谓为难养。是名易养。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二页云:云何易养?答:诸不饕,不极饕,不餮,不极餮,不躭,不极躭,不嗜,不极嗜,不好咀嚼,不好尝啜,不选择..
【爱为集谛】 p1203分别缘起初胜法经八页云:复言:世尊!若取缘有、有缘生者;何缘不说取之与有、以为集谛?世尊告曰:爱能造作四种业故。一者、此爱于其自体境界受中,能作贪味系缚业故。二者、此爱能作发起诸取业故。三者、此爱能作令先所引行等成有业故。四者、此爱能作死后续生业故。由是因缘,唯..
【种姓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p1262瑜伽三十五卷七页云:何等名为种姓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随烦恼性。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随烦恼性。又资生具..
【寿随相续转】 p1270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八页云:寿当言随相续转?为一起便住耶?答:若欲界有情、不住无想灭尽等至;当言随相续转。若住无想灭尽等至;及色界无色界有情;当言一起便住。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譬喻者、不许有非时命终。所以者何?如契经说:寿终不可救。由此..
【实有九种】 p1272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实有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七、方,八、我,九、意。又云:九实体者:若有色味香触;名地。以德显地也。若有色味触及液润;名水。若有色触;名火。若有触;名风。唯有声;名空。别有空大,非空无为,亦非空界色。..
【寻伺】 p1178瑜伽五十八卷八页云:当知寻伺、慧思为性;犹如诸见。若慧、依止意言而生;于所缘境,慞惶推究;虽慧为性,而名寻伺。于诸境界,遽务推求,依止意言、麁慧,名寻。即于此境,不甚遽务、而随究察,依止意言、细慧,名伺。二解集论一卷十页云:何等为寻?谓或依思,或依慧,寻求意言,令心..
【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 p1362瑜伽七十八卷十七页云: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此名何教?我当云何奉持?善男子!此名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于此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汝当奉持。如彼卷一页至十七页广说。..
【苦俱行法】 p08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苦俱行法云何?谓若法、苦受相应。
位于韩国首都汉城之北。海拔八三六公尺,为古城之旧址,自古以来寺院林立。现存有祥云寺、道诜寺、太古寺、华溪寺、僧伽寺、津宽寺、文殊庵等。 p1587
位于韩国黄海道董州郡州南面之正(政)方山。又称千圣山、千成山。为韩国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新罗末期,道诜创建。高丽辛禑二年(1376)至英祖二十六年(1750),历经懒翁慧勤、雪崇大师、赞训大师等重新整修。西元一九二四年,李宝潭修复冥府殿、香炉殿、清风楼、极乐殿、应真殿等,寺观一新。[朝鲜..
辽代学僧。生卒年不详。住南京奉福寺。著有南山道宣所撰四分律行事钞之注疏四分律钞详集记十四卷,及科文三卷。四分律钞详集记一书现存有韩国海印寺之版本。 p6103
凡二册。韩国狮岩采永编录。又称佛祖源流。列叙韩国禅宗(曹溪宗)传灯之次第。刊行于一七六四年。内容记述自释迦如来成道应化事迹记实(唐代王勃撰)至鞭羊彦机等诸门派,及禅宗师承系谱等。为研究韩国佛教史之重要史料。 p2581 ..
位于韩国汉城特别市江南区三成洞。山号为修道山。乃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有关该寺之开创,诸说有异,如:(一)由高句丽之阿度所创,(二)由新罗元圣王时(785~798)之缘会所创,(三)由高丽之法镜所创。李氏朝鲜之仁粹太后崇信佛法,于燕山君元年(1495),再建(或谓创建)该寺于广州宣陵之东麓。 明宗..
(一)位于韩国全罗北道完州郡所场面终南山。乃新罗真平王时代(579~631)所开创之古刹。为与顺天松广寺相区别,故俗称全州松广寺。内有一柱门、钟阁、金堂等。其与顺天松广寺究竟孰系韩国三宝寺院中之僧宝寺,成为两者之间长久以来之争。该寺原有大小伽蓝六十余所,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韩南侵,全..
位于韩国京畿道丰郡扶苏山中。创于高丽睿宗八年(1113)九月,曾得睿宗、仁宗先后临幸,寺风大振。后堂宇颓废,今仅存一座十三层之塔,此塔系造于高丽忠穆王四年(1348),相传系依丞相脱脱之祈愿而造;以灰色大理石造成,至今塔形完备,颇为秀丽。所雕刻之佛像人物,具有各种形态,迄今无丝毫毁损,线..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