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出家以后用书法和篆刻来宣传佛法。弘一大师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
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弘一法师说出家以后用书法和篆刻来宣传佛法。弘一大师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
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雪峰寺曾传法脉开元寺 弘一大师在此创《三宝歌》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宋代大儒朱熹来到南安雪峰寺时,将这一联书赠予雪峰寺。数百年时光流过,雪峰寺一直保持着世外桃源般的脱俗感。据南安县志记载,雪峰寺所在地南安杨梅山上曾有18座寺庙,目前仍可以找到11座,可谓是..
雪漠:文学和艺术如何体现宗教精神?文学和艺术如何体现宗教精神? ◎田川:我发现您老是谈“存在的理由”,那么,您能不能谈谈香巴噶举存在的理由?●雪漠:确实。前一段时间我老说,中国当代的文学它已经失去了一种存在的理由。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文学精神,这个时代有好多东西可以取代它。文学如果想..
清康乾年间,扬州的竹刻艺术进入了收获期。中国竹子被文人们赋予了“虚而直”的品格,“梅兰竹菊”并称画中“四君子”。郑板桥所画竹子在当时备受世人推崇,而同时代的扬州也出现了一批竹刻艺术家,他们把“八怪”的画作搬到了普通的竹节、竹根之上,经过一番雕琢之后,化腐朽为神奇,竹子成为令人喜爱..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错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度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么,佛教所说的世..
夏丐尊与弘一大师的法情道义——纪念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蔡惠明今年是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纪念。夏老生于1886年,卒于1946年。他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民初曾与鲁迅、经亨颐、许寿裳、李叔同(弘一大师)等同时执教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与经亨颐回乡创..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展示当代佛教欣欣向荣、紧跟时代步伐的积极形象。菩萨在线网站特主办首届佛之光影-和谐佛教佛教艺术文化摄影大赛。此次摄影大赛得到了扬州大明寺、昆山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佛教协会多位副会长还应邀担任此次活动的特别顾问和评委。本次大..
艺术从人类诞生至今,一直伴随着世界各个地区、国家、民族、种族的人群。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各个方面,充当着视觉语言,甚至在阿赖耶识( aalaya-vij~naana)部分也应拥有。然而由于地区、种族、民族、宗教、国家的不同,又让本应相同的东西,而分化、演变成了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的世界艺术万..
耀州药王山摩崖造像 石刻艺术的宝库药王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碑林林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景点有药王大殿及药 王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碑林、摩崖造像等50余处,即是历史文物,石刻艺术的宝库,又是宜人的风 景胜地,丰富多彩的药王山石刻因其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被列为全国第一批..
耀州药王山摩崖造像 石刻艺术的宝库药王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碑林林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景点有药王大殿及药王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碑林、摩崖造像等50余处,即是历史文物,石刻艺术的宝库,又是宜人的风景胜地,丰富多彩的药王山石刻因其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
长方形纪念币见过吗?书法艺术金银币,我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流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书法艺术是我国一个传统文化,为了纪念..
(四)寺塔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中国最古的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最初传入汉地时,汉明帝为摄摩腾等所创建的,但是现在这座寺院的建筑已经过后代多次重建。关于中国佛教建筑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陶谦传》所说;「笮融大起浮图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所谓「上累金..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