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每日一禅: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为人四有: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①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②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③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心地呵护它成长;④行中有善,就是人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
补药一堆不如芝麻一把,黑芝麻的好处,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本是满头的秀发无缘无故日渐稀少;明明没有熬夜,早晨起来却有熊猫眼;工作上老是丢三落四,精力不集中,实在是力不从心!工作太累?压力太大?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理由,但还有一点你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肾虚已经悄悄走进了你的生活!道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储存人体精血和元..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净土圣贤录》中曹操投胎成猪、佛安法师出家往生经过:佛安。字誓愿,苏州人。年三十多岁时,邻居有人杀猪,取出其五脏六腑,猪的肝脏上有曹操两个字,于是惊怖恐惧而发心,前往上津桥的天竺庵出家为僧。后来住在北濠的大王庙,每日以念佛为功课。如果有人供养钱,则买香华来供养佛,并赎救鱼鸟来放生..
王阳明:世上最可怕的两个字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而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让人心变得难以直视。1、有个画家,想画佛与魔。他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一个僧人,发现他打坐的时候,气质清明安详。于是他邀请僧人成为自己的模特,并许诺了丰厚的报酬。画作..
做人做事,就两个字
做人,就两个字:善良。善良的人,永远都受人尊重,也许会吃亏上当,也许会流泪受伤,可是,善良是种美德,幸福会回应,上天会眷顾。做事,就两个字:坚持。一腔热血未必能成功,坚持到底必定有收获,如果轻易放弃,只会和成功失之交臂,多坚持一会,多忍耐一次,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做人,要干干净..

宽见法师:有人一种说法,“阿弥陀佛说了,女人即刻让你变男身,成佛。”师父怎样看?
弟子:有人一种说法,阿弥陀佛说了,女人即刻让你变男身,成佛。师父怎样看?释宽见:首先,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成佛,关于男身还是女身成佛,这个问题其实对我们没有太大的意义。与其辩论到底是以女身能成,还是以男身成佛,不如赶紧好好修,是不是?不过,按一般的讲法,是说佛都是在人间而且是以比丘相..

两个字就能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
虚云法师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谷,以一粒..

大安法师:为什么有人说预知时至要往生但却没走成?
居士:有的人说已预知时至了,要往生,叫佛友来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成,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法师: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正信正见非常重要。念佛往生是真诚地面对自己,解决自己无量劫以来的切身大事,不是向外面去表演的。昔慧远大师在念佛禅定中,三次见阿弥陀佛,..

宣化上人:专心念佛菩萨的名号,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妙处
在天气炎热中,大家能不畏热,也不怕山高路远地赶来参加打七,究竟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真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领会到其中的妙处。怎么样才能获得好处呢?没有其他,正如方才所说,只要真心地念菩萨的名号。真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专心;所谓‘专一则灵,分..

方海权:为什么有人相貌庄严财宝无量,有人边地下贱饥饿难忍
方海权:为什么有人相貌庄严财宝无量,有人边地下贱饥饿难忍——摘自《福报的由来》书籍十六、懂修行就不是业障最重的人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善恶业力,或多或少而已,除非圣人身份,唯有清净业。业力的产生会使我们或时生病、或时贫困、或时人缘不和、或时各事不顺、或时灾难横祸。这些不好的业障,不是别..

李炳南答:有人问:‘阿弥陀佛的父亲是什么人?\’他说你如果能够答复我,我就信佛。
李炳南答: 从前法明和尚向大珠和尚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大师回答:阿弥陀姓憍尸迦,父亲名叫月上,母亲名叫殊胜妙颜,出自陀罗尼集。还有《鼓音王经》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妙喜,国王叫做憍尸迦,祖父叫做清泰国王,父亲叫做月上转轮王,母亲叫做殊胜妙颜王后,生下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做月明,二儿子叫做憍..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佛度众生往西方,若度尽不是世界消灭了?请开示!(简素英)
问:有人问佛度众生往西方,若度尽不是世界消灭了?请开示!(简素英)李炳南答:譬如狱囚悛悔,典有假释,内有一囚,忽劝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岂不空了监狱?彼人之问,亦由是耳。

李炳南答:西方极乐世界画图中佛菩萨等像,是根据哪里翻印出来的,是不是已经曾经有人看见了西方佛菩萨而画的
李炳南答: 有人看见西方佛菩萨,这样的事情当然存在,《往生传》及《净土圣贤录》都有记载。所画图像是根据《十六观经》而来,只不过简略地画出来罢了。文字是事情的说明,图画是文字的实体,不一定要依照各人看见的作依据。依据菩萨显像来画的也有,像观音菩萨的像有些就是如此。..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之‘真理\’,否则‘观\’各有之,‘真理\’则未也。..

开愿法师: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
同修:师父,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师:这个问题不是合不合法的问题,关键是合谁的法?是合他的法,还是合佛菩萨的法?这个要明了。因为所谓的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我们不去评论就对了。说不定人家是佛菩萨来示现的,我们为什么去讨论人家?没有必要!关键的是善护..

仁清法师: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
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居士提问:我一看到别人杀生或即将被杀的动物心里就难受的受不了,怎么办?仁清法师回答:难受的受不了,不大好办,尽量少去屠宰场,因为你没这么多钱。如果在路边上你发现别人拿了只兔子在路边上卖呢,你一看坏了,这只兔子马上就进入别人餐桌了,心里很难受,怎么办?为了显现你的慈悲..
乐远离不生喜足
【乐远离不生喜足】 p1311瑜伽四十卷五页云: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为欲引发证得自在。
醉
【醉】 p1343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醉?谓由依止性赢劣故,或不习饮故,或极数饮故,或过量饮故,便致醉乱。
共不共学处殊胜
【共不共学处殊胜】 p0627摄论三卷四页云: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
五家宗派
宋代僧达观昙颖(989~1060)撰。今已不存,故内容不详。昙颖为宋代临济宗禅僧,本书为昙颖于仁宗嘉祐(1056~1063)年中所编辑有关唐宋时期禅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禅师之传记、语录,乃昙颖晚年之著作。 p1130 ..
五秘密曼荼罗
密教图像中,于金刚萨埵、欲菩萨、触菩萨、爱菩萨、慢菩萨等五秘密中,加上八供四摄,共成十七尊,称为五秘密曼荼罗。又称十七尊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五秘密,即以净菩提心为体,以金刚萨埵为主尊,以四烦恼为体,以欲、触、爱、慢四金刚菩萨为眷属,表示“烦恼即菩提”之义。一般流布..
五种不应施
指不应施与他人之五种事物,即:(一)非理求财,指不顺理所得之财物,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不以施人,乱众生故。(三)罝罗机网,罝为兔网,罗为鸟网,机为机弩,网即网罟,皆为设置以残害禽兽、恼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物,不..
四种变易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三,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而成..
白伞佛顶
(菩萨)又曰白伞佛顶,大日经疏五作白伞。同十六作伞。字典曰:伞盖也。即白伞盖佛顶也。
正法明如来
(佛名)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之佛名。千手陀罗尼经等之说也。
申毒
(地名)Sindhu,作身毒,贤豆。印度之古称也。
机水
(譬喻)众生之机根,譬如水也。性灵集二曰:台镜莹磨,俯应机水。
空无相无愿各有二种
【空无相无愿各有二种】 p0791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于众生遍计性所执法中,及法遍计性所执法中,此二遍计性,俱离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诸法中遍计性无,即是无我性有。于诸法中无我性有,即是遍计性无。即于此中有及非有无二之性,无分别境。智者:谓缘彼..
事边际修
【事边际修】 p0801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事边际修?谓于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下劣、胜妙、近、远等法,作意思惟。或于真如,作意思惟。如是或尽所有性故,或如所有性故;诸所有修。名事边际修。..
慧到彼岸自体义由三种相
【慧到彼岸自体义由三种相】 p1321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复次若略说慧到彼岸自体义当知由三种相。一、所依相,二、所缘相,三、行相。所依相者:谓菩提心。所缘相者:谓色等法。行相有二种。谓世间,出世间。世间行者:谓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痈等行。出世间行者:谓无所得相应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