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母亲入梦来,身穿厚暖的毛大衣,手拎着小包包,精神奕奕地走在傍晚的斜街上,像要赶赴喜宴似的。梦中的母亲看起来不过四五十岁的光景,事实上母亲已在五年前往生,享年八十四。母亲四十五岁生我,梦里中年的母亲唤醒了我不少沉睡在记忆深处,几乎被遗忘的童年旧事。 记得小时刻,有个瘦小的老婆婆常来家里向母亲兜售干鱼腥草和梅干菜,老婆婆独一的儿子服役时死于军中,母亲很同情她,除了买她的器械,还留她在家里吃饭。那时,也常有衣衫破烂的乞丐沿门乞讨,来到我家,母亲老是把一碗盛得满满的饭菜倒入乞者的小铁盆,再塞给几个铜板,乞丐感激不已,头家娘,乎你厝内安然大赚钱是我常听到他们回馈母亲的一句话。後来我读小学时,就会毫不犹豫把口袋里妈妈给的零用钱掏给伶丁的老妇人,现在想想应是受到母亲乐善好施的影响。 记忆中还有个疯女人,神色腊黄,剪个齐耳的女学生头,天天都邑经由我家门口,嘴里念念有词,看起来有点吓人,母亲要我不用怕,说她不会伤人。有一次母亲在炸年糕,她不请自来,进了厨房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落落大方坐在餐桌旁边的椅子上,母亲见了也不慌不忙,夹了一盘炸得香喷喷的年糕端到她面前,请她趁热吃,她吃完就走了,什麽事也没发生。 问起母亲她发疯的原因,母亲转述老一辈的话说,那女子曾是台北某大酒家的红牌艺旦,後来嫁给台中的黑道分子,有次她去阿灶伯开的中医诊所看病,回家后不知向丈夫说了些什么,她丈夫便藉故向阿灶伯勒索,阿灶伯有一整排的楼房,后来卖了一栋消灾。获得大笔横财不过几年,这女子就疯了,还曾经把自己的小孩锁在衣柜的抽屉,活活闷死,这个故事应是母亲对我因果观念的启蒙。 追溯我的学佛人缘,也是源自母亲,据她说我一出生就病痛赓续,进出病院频繁,也曾经久住院观察治疗,有一次病到接近垂死状态,医药无效,然则在她一群学佛同伙的念佛声中,我起死回生,为此母亲发愿从此不杀生,初一、十五、早餐持斋,念佛拜佛。小时刻母亲经常带我去佛寺拜拜,也曾带我去听居士讲经,或许是这些早年撤下的菩提种子,让我在追寻,探索崇奉的过程中,即使曾经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照样从耶和华身边回归佛陀本怀,在请佛菩萨的愿行中找到精神的依止,和生命的意义。 母亲的往生我固有不舍,然则在莲友的助念与祝福中,我深深感触感染到灭亡的肃静与调和,有生以来第一次想到,人其实可以用看季候更迭、观花开花落的心情去面对死活,灭亡并非生命的终结,只是另一种过程。这种对死活全新的认知让我想起母亲时,头脑里便浮出她屡次出现在我梦中的欢乐相,总认为她已经超越灭亡,活在诸佛菩萨的净土中,当然,她也活在我心中。 摘自《普门》1998年第9期
相关推荐
不受谏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无智人来谏,报言,可问汝师和尚,更学问诵经知谏法,若谏当用;若戏笑、独语、梦中语,欲说此乃说彼者不犯。”(含注戒本卷中·二○·一一)
不俱意识
【不俱意识】唯识宗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一、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二、独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参阅分释条。..
生死长夜
【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境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此又名不俱意识,就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此复有三种,称为独散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详见分释。
散位独头意识
【散位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散乱心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此散位独头意识,即不与前五识俱起,而单独发生作用,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种种..
定中独头意识
【定中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系指在定中,前五识不起现行,唯第六意识发生所用。见《百法问答钞》。..
明了意识
【明了意识】此又称为五俱意识,为四种意识之唯识宗将有情的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二、定中独头意识。三、散位独头意识。四、梦中独头意识。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成唯识论》卷五、卷七载,明了意识,此识与眼、耳等前五识同时俱起,对于外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别而取境..
梦中独头意识
【梦中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梦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系指在梦中,前五识不起现行,唯第六意识发生作用,缘著梦中的境界生起的作用。见《..
梦觉相违难
【梦觉相违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七难。外人问曰:假如我们醒的时候,所见的色境都同梦境一样,也是不离于识,那从梦中醒觉的人,知道梦中境界全是虚假,是唯识的幻境;为什么我们现在醒的时候,不知道所见的山河大地是虚假的,是唯识所变的呢?论主答:正在梦中还没有醒觉的人,他也不能自知梦境是..
大法螺
(喻)佛法的声音能惊醒梦中的人。
释智廉《佛祖统纪》
释智廉。居上虞化度寺。初遍参宗门。晚节一意西方。庆元改元秋八月。书偈别众曰我梦中见阿弥陀佛大众围绕而说法云。诸上善人当须专修净业。来生我国。说已即隐。我既见相往生必矣。即回身西向作印坐逝。..
怖比丘戒开缘
亦名:恐怖戒开缘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或闇地无火,或大小便处,谓是恶兽,便怖;乃至行声,謦咳声等,而恐畏。若以色示人,不恐意;余尘亦尔。若实有是事相,或梦中见当死、罢道、失物,和尚父母重病若死,语彼令知。若戏若误,一切不犯。”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开色声。謦欬,谓嗽声也..
忆念毗尼缘起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二,忆念毗尼)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谤,言有爱恚怖痴,遂以淫事诬谤。亲于众中,佛问虚实。彼言,我从生来,乃至梦中不淫,况于觉寤?比丘以事诘问六群,便言沓婆清净,无如是事。佛言,沓婆无著人,不故犯戒。应白四羯磨..
故出不净戒梦中开意
子题:乱意睡眠有五过失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开梦出者不犯。若乱意睡眠,有五过失:一、者恶梦,二、者诸天不护,三、心不入法,四、不思明相,五、喜出精。五分,得五吉罗;以梦故不犯残也。”资持记释云:“律明除梦,因示五过,如文所列;乃至云反此得五功德等。然文中但言过失,不明罪相;..
故出不净戒开缘
亦名:漏失戒开缘、故失精戒开缘子题:故出他精偷兰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正明不犯)(一、本律)律不犯中,若梦中失,觉已恐污身衣故,以弊物及手捺弃;若欲想出;若见好色,不触而失;若行时自触两髀而失;若触衣而失;若浴时失;若手揩摩而失。如是一切不作出精意而自出者,无犯。(二、他部..
故弄阴失精
子题:男阴女阳、精、阴、精有七种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若比丘,故弄阴失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含注戒本卷上·八·一五)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故弄下,明其过业。男阴女阳之相,无暇述之。生沈终浮,死则伏仰异也。精者,持身之宝也;必遍身分中,如善见所释。律中分色轻重;乃至二果色如..
五缘见所梦事
【五缘见所梦事】 p0279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十五页云: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
生死长夜
(喻)生死有如长夜之梦境。唯识论说: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续命神幡
(物名)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五色神幡之名。以得延命之益故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炽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经律异相六载阿育王依之而延二十五年寿之事。..
欢喜园
(界名)又曰欢喜苑。又曰欢乐园,喜林苑。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之外面北方。诸天入此,则自起欢喜之情,故名欢喜。智度论八曰:三十三天王欢乐园中,诸天入者,心皆柔软,欢乐和悦,粗心不生。若阿修罗起兵来时,都无斗心。是时释提婆那民(天王名)将诸天众,人粗涩园中(亦四园之一),以此..
素食养生:百合南瓜藜麦蒸
南瓜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脾虚弱、营养不良、肺痈、水火烫伤。南瓜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能起到解毒作用。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胶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愈合,适宜于胃病者。南瓜所含成..

睡梦中保持正念的方法
◎ 常惭愧【原文】紫柏老人云,梦中作得主,则临终作得主,是梦境甚关紧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梦时,仍是纷乱与念佛无关,甚且有吃荤之时,或即觉,或不即觉,诚为可恨可愧。将何法以挽回之。答: 欲梦境相应,当于日间力求相应。若醒时常相应,梦中自可相应矣。【译文】紫柏老人说:梦中做得了..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二)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只有阿难尊者,早先接受了其他斋主的别请,到很远的地方单独去应供,还没有回来,所以不在今天应供的众僧之列。由于没有跟随在导师佛陀身边,也没有与上座比丘或者长老同行,阿难尊者便独自一人往回走。”{..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区分和差别
对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区分和差别也就是鉴别在业内和收藏界,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植物学界,多这方面的鉴别也一直没有定论,我们更主要的是靠实践经验,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说,这两种木材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非要从学术上来归纳和总结,就非常难了。对于入门级的木友来说,接..

如孝法师:面对人生的痛苦时,你更需要智慧!
如果我说人生是苦的,你可能不太相信,但是我说人生是自己做不了主的,这是无可否认的。设想一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我们出生在哪个时代,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也做不了主;长大以后机遇怎么样,运气怎么样也做不了主;我们的身体状况,它也是不听我们指挥的这些种种种种的现实无可否认。我们回..

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
作为膳食宝塔的塔基,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成年人每天摄入250至400克谷物,就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对于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它们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其中的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糙米稀饭刮脂肪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

刘素云:要在人事物中磨炼,你都要经受住
你刚闻佛法你就想引导家人学佛,太快了吧,因为你还没学出个模样。你先学出个模样,一个好样子,给家人做好样子,家人自然就跟上了,身教胜于言教。你叨叨、叨叨去说,可能时间长了,人家会烦的,会反感的,会逆反的,你就默默去做。你像胡老师,为什么现在妹妹、妈妈对他转变了印象,包括去世的父亲?..

素食料理:蒸豆腐黄瓜盅
材料: 豆腐,黄瓜(为了更好的酿馅,要选择粗些的黄瓜),胡萝卜,香菇,荸荠。调料:盐,胡椒粉,香油。做法: 1.将黄瓜洗净,切大段,把中间的部分挖空。2.将荸荠,胡萝卜,香菇洗净后切末;取一小块豆腐捣成泥,加荸荠,胡萝卜,香菇末及盐,胡椒粉,香油拌匀做成馅料。3.将馅料酿入挖好的黄..

佛陀开悟
◎ 一 行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流的有感受之流,而每一个感受就是一滴水。这无数的点滴又一起挤迫在出生、存在和死亡的..
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p1317瑜伽九十卷二页云:若业非是明了所作;或梦中作;或由无覆无记所作;或不善作,寻复追悔,对治摄受;又于一切清净相续所有诸业;如是皆名不增进业。当知异此,名增进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