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剩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大展风光。诸法虽胜妙。唯于宗律二法。多不注意。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大概目下之弊病。莫非由此。既然如是。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但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沩山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岂欺我哉。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超越余学。若论今时。非但禅门。此外获实益作狮吼者。犹罕见之。其余诸法。亦不无弊病。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虚云一介山野之夫。智识浅薄。因承列位厚意邀来。略叙行持损益云尔。今朝九月正十九。共念观音塞却口。大士修从耳门入。眼鼻身意失所守。绝所有。切忌有无处藏身。当下观心自在否。
相关推荐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如何对治四种禅病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糊涂涂,随众打盹,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沉摇摆。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

虚云法师: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年(1955)闰三月十一日开示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开示:初心缘何放不下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相应?或有些是个公子哥儿出身,习气不忘,一些委屈也受不得,半点苦头也吃不得,那能用功办道?他没有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人出家的!或有些识得几个文字,便寻章摘句,将..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与龙、猴的奇缘
虚云老和尚与龙、猴的奇缘跟随虚云老和尚去五台山的这一路上确实发生了好几件奇迹。也许你们不相信,但这些事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一次在川北的雁翅山上,遇到一群猴子。不知他们是出于善心还是出于好奇心,几个猴子从树上摘下果子往下扔,还朝我们叫。我们拾起果子,就看一只大猴子一边叫一边用手比划着..

虚云法师:妄想不生,何患生死不了?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1955乙未年闰三月十三日)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切世出世间,若凡若圣,本来是空,何生死之有呢?故曰成道本来易。此心体虽然妙明,但被种..

虚云法师:安得不火急修持
安得不火急修持──虚云老和尚〈因博奕有感寄劝念佛〉近年来,众生耽溺于五欲享受的情形日益严重,人心颠倒,妄用世智辩聪,心念只在自利上打转。凡义所当为之事不去实行,不当为之事却胡作非为。看到世风如此,真是令我心生感慨啊!不如礼乐诗教就博奕这件事来说,帝尧作围棋来教儿子丹朱,使他通达不愚。武王..

虚云法师:他的眼睛有那么点光
梦参老和尚:他的眼睛有那么点光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走路,你的一举一动,三千威仪,一一威仪当中还具足很多细行。有一件事,很简单,我们全犯,相信吗?佛教我们走路的时候,眼睛所见到的,前后左右不能超过三尺。如果听到不正的声音,心里头可以完全不动,正念现前。但是就眼睛..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古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