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说法与转法轮二者有什么不同?
达真堪布解答:“请转法轮”的这个“轮”是轮宝,这里拿轮宝来比喻佛传法,意义广大。

讲经说法与转法轮二者有什么不同?
达真堪布解答:“请转法轮”的这个“轮”是轮宝,这里拿轮宝来比喻佛传法,意义广大。

【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名数)菩萨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也。又小乘以梵福为四种胜行,加以六种为十种胜行:一、因救母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二、因救父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三、因救如来之命而舍自身之命,四、于正法之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转法轮,能请转法轮。见俱舍光记十八。..
亦名:释门时节子题:佛生日、佛涅槃日、二月八日佛成道、二月十五日佛涅槃、四月八日佛降生、八月八日佛转法轮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僧祇,佛生日,乃至涅槃日,为大众说法,称扬佛德。萨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八月八日转法轮,亦以此日取涅槃。若依瑞应等经,多云四月八日生。涅槃初云..
【三种变坏】 p0177瑜伽八十卷十一页云:何等名为三种变坏?一者、老死等变坏。二者、颠倒处变坏。三者、清净退失变坏。
【五部五蕴罪】 p0269集异门论一卷十二页云:罪、谓五部五蕴罪。何等为五?一者、他胜。二者、众余。三者、堕煮。四者、对首。五者、恶作。
【五地】 p0252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地义者:略有五地。一者、资粮地。二者、加行地。三者、见地。四者、修地。五者、究竟地。
应当学,梵语?iksā-karanīya,巴利语sikkhā-karanīya。乃应当守持戒法之义。又作应当学、一百众学。在四分律中指出,应当学之戒有一百条。其中,第一至二十五戒,系有关比丘威仪方面之戒。第二十六至四十七戒,为食事之戒法。第四十八至五十一戒,为大小便之法。第五十二至五十九戒,指讲经说法之..
梵名Da?abala-kā?yapa,巴利名 Dasabala-kassapa。又称十力迦摄或婆敷迦叶。早期即归佛为佛弟子,乃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其余事迹不详。[杂阿含经卷五十、中本起经卷上转法轮品、佛所行赞卷三转法轮品] p362
【支提】或名难提脂帝制底制多,此翻可供养处,或翻灭恶生善处。杂心论云: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文句云:支提,无骨身者也。阿含明四支征,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灭处也。
【斫讫罗】此土翻轮。净名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言三转:一曰示转,二曰劝转,三曰证转。所云法者,轨持名法。轨谓轨则,令物生解。持谓任持,不舍自体。辅行云:轮具二义:一运转义,二摧碾义。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辅行云: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
升州长庆道巘禅师,庐州人也。初侍光孝便领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缘弥盛,出住长庆。上堂:「弥勒朝入伽蓝,暮成正觉。」说偈曰:「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可得。看他恁么道,也太杀惺惺。」「若比吾徒,犹是钝汉。所以一念见道,三世情尽。如印印泥,更无前后。诸子生..
[出大智度论]一佛初成道劝请转法轮谓佛初成道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是名劝请转法轮。(某甲者。称自己名也。)二佛欲入灭劝请住世谓佛欲舍寿命入涅槃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众生。是名劝请住世。(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
[出增一阿含经]一当转法轮当转法轮者。谓如来出世。既成道已。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世。如转四谛法轮。先度五比丘等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五比丘者。一阿鞞。二跋提。三拘利。四陈如。五迦叶也。)二与父说法与父说法者。谓如来既成道已。惟念父恩最重。当与说法。令其享寿无..
又名鹿林在波罗柰国。佛成道初。转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处。
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此园在古印度舍卫国,佛陀常在那里讲经说法。
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
第一正觉佛。成正觉的佛,在印度伽耶菩提树下降伏众魔,成了道业,朗然大悟,证得了无上的果位,这叫成等正觉的正觉佛。正觉佛就是‘菩提’,华言叫‘道’,菩提华言叫‘道’。在菩提树下,就是佛在这个树下成道了,菩提树就是道。成道的菩提,依止树下成道因此而得名,菩提道。这是成的正觉佛。第二愿..
1、释迦三尊:以释迦如来为主尊,左右两胁侍有的是文殊菩萨及普贤菩萨,称为华严三圣。有的是多罗菩萨与观自在菩萨,或是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或是大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或是观音菩萨与执金刚菩萨,或为梵天与帝释天王。 2、阿弥陀三尊:这是以阿弥陀如来为主尊的造像,左右胁侍为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身心安定。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
第一尊佛:供家里的佛。我们人人家中,都有两尊佛,这是很多学佛人,经常忽略的,佛早就告诉我们,家里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活佛,与其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养父母,所得福德更多。家里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法也告诉我们,第一要去做的事,就是孝养父母,然后才是尊敬师长,最后修十善业。佛是什..
第一正觉佛。成正觉的佛,在印度伽耶菩提树下降伏众魔,成了道业,朗然大悟,证得了无上的果位,这叫成等正觉的正觉佛。正觉佛就是‘菩提’,华言叫‘道’,菩提华言叫‘道’。在菩提树下,就是佛在这个树下成道了,菩提树就是道。成道的菩提,依止树下成道因此而得名,菩提道。这是成的正觉佛。第二愿..
1.供香之时最好要先洗手。烧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过这个看个人习惯,烧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点燃,要越旺越好。烧香的时候双手捏举香高过头顶。作完揖后就可把手中香置于香炉中。有求的事,心中所想,暗自默念。2.举香时,手如问讯状。两手之食指及中指夹着香脚,两大拇指抵住香脚之尾端。..
第一是香。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用最好的那个香,在佛教里讲这个牛头栴檀。这个牛头栴檀香,烧上可以香四十里。讲《楞严经》我讲过,那个四十里。一点着,就四十里地以内都香。那种的香,那一铢——一铢就是很少的分量——就价值连城。所以那种香是最够诚心的!第二是花。好花好香。总而言之,你用多一..
正觉佛:宣讲小乘无余涅盘正觉的佛。包括正知见,正精进,正念,正定,四谛。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此处的释迦牟尼佛不取本师义,而是化佛。每一化佛的名字代表此佛的法门。释迦牟尼意为觉、正、净。觉就是正知见,知苦空无常无我;正就是正念正行,修四念处正念,修四正勤正行,已造之恶不造,未造之..
分别为: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涅盘佛)、心佛、三昧佛、性佛(本性佛)、如意佛。我们经常说‘佛陀耶’,我们翻华言是‘觉’。觉有三种,有自觉,自己成就了,觉他,让他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觉行圆满,自觉成就了觉他就是度众生。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都成就了,这就是佛。这是佛,用..
送子观音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楚庄王为大女儿妙清、二女儿妙音、分别选文、武状元为婿,又打算为三女儿妙善招一位夫婿进宫,以继承王位。妙善从小吃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削发为尼。楚庄王施之家法,妙善宁死不从。楚庄王怒气之下,命她饮剑自刎。但剑在她的脖子上,不仅..
观音的说法来源于佛教,虽然她的地位不如释迦牟尼佛,但由于古代妇女们的推崇,使观音在中国的影响力要远甚于释迦牟尼。送子观音顾名思义就是一位让保佑妇女生育的神佛,类似道教中碧霞元君及送子娘娘。古代那些不能有孕、或者祈求生男孩的百姓会去拜送子观音,以求得子嗣。她真正的伟大在于能闻声救苦..
不可放置在卧室内有些夫妻,似乎是求子心切,就将观世音菩萨像放在了自己的卧室里面,其实,这样做真的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成!卧室,虽然比较接近夫妻两个,却也是污浊之地,怎么能让法身遭到如此的亵渎?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最好的方式,是将观音像远离诸如厕所和卧室的地方。电视机附近如果家里面放置..
送子观音的形象是中国佛教所创造的。《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据说,晋朝益州有个叫孙道德的人,年过五十,还没有儿女。他家距佛寺很近,景平年间,一位和他熟悉的和尚对他说:“你真想要个..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