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广行法师:祭祀祖先不宜杀生,应当虔诚斋戒,念佛诵经
祭祀祖先,不过是后代子孙慎终追远,不忘本源的一片心意而已。至于祖宗是否来接受祭祀,享用供品,那就很难说了。为什么呢?祖宗如果生前修人天善福,必升人天享乐。祖宗在世如果造三途恶业,那必在三途受苦。相对来说,能升人天享乐的少,堕落三途受苦的多。所以孝子慈孙每遇节日祭日(忌日),应当虔..

仁禅法师:念佛要对净土法门产生真正的信心
真正的佛法,就在像《阿弥陀经》一样最平实、讲种种事相的法上。老实念佛,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事相上念佛求生净土,但如果你有最了义、究竟的知见,这就是最高的圆教一佛乘修法。其实净土法门是最殊胜的,但是许多人并不理解。我们不要小看有些老实头,好像什么都不懂,只是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其实你并..

仁禅法师:念佛之人得病,实为消前世恶业
一向大声念,易致伤气受病《印光法师文钞》: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致伤气受病耶?关于念佛方法,就像印祖在《文钞》中经常讲的,大声念、小声念,乃至金刚默念,你要调停适中,不要偏执一法。而..

仁禅法师: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志性下劣、怯弱的?
疑问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提到: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这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但乐有佛国土修行吗?现在我们害怕娑婆世界这样的秽土无佛世界,要往生净土,要去有佛世界修行,那我们是不是也属于软心菩萨呢?是不是不像坚心菩萨一样,发了..

念佛法要(清妙空大师念佛四十八法节要)
观既未易成就,戒亦未易全持,众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钝根可得,大愿坚固更罕有,若不再从老实持名上出一头地,必致长沉苦海,永受轮回,千佛慈悲,亦难救度。老实持名者,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不于阿弥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既以此心念佛,凡一切杂善杂恶之事,皆不必念。即日用应缘万不得已之务,应毕即舍,勿..
念佛被人嘲笑不要怕,会有天人护佑你!
问:我吃素,天天听您讲经,念佛求往生,我成了边缘人。有份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请开示。大安法师答:首先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念佛是一大事因缘,是要解决旷劫以来解决不了的大事。在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当中,有这种终极追求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你就不要去要求别人赞叹了,别人赞叹的是你..
这三种人 即使天天念佛也不得往生!
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忠信,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德方便,要慈..

大安法师:崔婆往生记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崔婆一生吃素,禀赋很愚钝,笨嘴拙舌,哪怕是跟地位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也不会与他们争长论短。主母晁夫人修学禅宗,崔婆每天在主母旁边做很多的家务事,却只念阿弥陀佛,很虔诚,从不稍微间断。她念佛不用数珠计数,也不知念了几千万遍。崔婆七十二..

大安法师:以愚夫愚妇自居,老实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说“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妇” ,好像他修参禅的、或者止观的、或者持咒的就很高明。一看到念佛,“这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浅法” 。现在还有这么一个看法。他不知道这个念佛一法是普摄九法界众生的,愚夫愚妇可以修,但等觉菩萨也不能越出念佛法门之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那作为我们念佛行人,听到..

海贤老和尚往生纪实文字
念诵海贤老和尚往生纪实文字版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和意志得到快速提升,使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克服并恢复信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阴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平静,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福报和智慧。海贤法师,河南南阳来佛寺主持,生于1900年,20岁出家,23岁受戒。..

大安法师:种种功德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印光大师一个净业行人,凡是读诵大乘..
一边吃肉一边念佛 还有功德吗?
有的初学佛的人,刚刚学佛,总是禁忌这个,禁忌那个,有的人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梦参长老: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但是怎么样用心了,你能不能达到一心?在你吃肉的时候,你要是作观想吃众生肉是不对的,..

大安法师: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

大安法师: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若众生心”,开始相信之后的行持,就叫“众生心”。众生,是众缘和合生起的心,代表着业力凡夫现前的染著心、散乱心、攀缘心、贪欲心、黑暗的心,我们开始就是用这个心来念佛。很多居士说,我念佛为什么这么散乱?为..

张翠娥老居士往生纪实
念诵张翠娥老居士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心中的苦闷和忧虑得到消减,使我们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阴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并充满正能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和意志。陈居士从小被父母扔到寺院,由张翠娥老居士一手带大,不..

本愿念佛讲话-第一讲(三)
本愿念佛讲话-第一讲(三)圣苏法师第一讲本愿:我要救你 (之三)(诸佛赞叹愿) 法藏菩萨在第十七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诸佛,都要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如果不这样,我就誓不成佛!”不仅如此,十方诸佛对念佛众生也同样护念、同样赞叹,..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问: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了念佛?还是于念念中求佛接引临终人往生净土?助念结束之后,怎样回向最如法?用哪个回向偈最合适?大安法师答:为临终人助念,以什么心态去念?还是要以祈求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令这个临终人往..

大安法师: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摄受。等觉菩萨修净土法门,不会认为:自己吃亏了,降低了水平。愚夫愚妇——悠悠凡夫,乃至地狱众生,修此法门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反而觉得:文殊、普贤菩萨修这个法门,我也修,很自..

净土圣贤录 往生比丘第三之三
往生比邱第三之三齐玉齐玉。姓莫。霅川人。早岁出家。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慈辩。受一心三观之旨。出居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作诸不善。其罪无量。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唯有一心念佛。则念..

释正知师往生纪实
念诵释正知师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清净并充满正能量,使我们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快速的克服和冷静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虑,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平静和清明并充满正能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报和智慧。慈悲的释正知法师闻知立即给她电话开示要她放下万缘,坚定信愿..

美玲女士往生纪实
念诵美玲女士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清明,使我们在修行佛学和法门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并减少心中的疑惑。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怨恨,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和善良,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和信心。宁美玲老居士在大众念佛声中正念分明,蒙阿弥陀佛接引安详往生..

黄齐秀居士往生纪实
念诵黄齐秀居士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心中的苦闷和烦躁得到消减,使我们在修行佛学法门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并减少心中的杂念。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阴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宁,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和意志。黄齐秀居士于1934年冬月十七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市云西镇九里埂村..

张福霞居士往生纪实
念诵张福霞居士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和意志得到快速的提升,使我们在遭遇任何困难时都能快速的克服和冷静思考并恢复信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和信心。往生后第十八小时,我和姑姑以及另一位居士,三人合力为母亲..

佛教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念诵佛教居士念佛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清净并减少心中的阴郁,使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邪念,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和善良,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和意志。王化坤女居士,安徽淮安人,於二○○二年七月八日,在安徽省..

念佛到底要不要计数?
有人问大安法师:法师曾开示说,每天至少念佛三万声,但蕅益大师开示说,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在持名的浅深。我理解的持名之浅深是指信愿的浅深,不是指持名的多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大安法师答:蕅益大师这个话是非常正确的,能不能往生就看有不有信愿。为什么呢?由于阿弥陀佛救度众生..

月悟法师:持名念佛不能代替一切修法
持名念佛不能代替一切修法持名念佛虽然殊妙,就简便易行而言,确实“三根普被,利钝皆收”,但是不能代替一切修法。参禅、诵经、持咒、拜忏等等一切修法,都不能互相代替。修法,好比药铺里各种各样的药,对治各种各样的病。此药与彼药,平等无高下,无好坏,不能互相代替,对症下药,当机得益。此修法与彼修法,平..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三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三主讲:纯祥法师(讲经录音整理)经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段话是娑婆本师释迦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给我们的真实利益,也是十方如来出世的本怀,凡夫成佛的转折点就在这里。追求往生为核心现在藏传、汉传净土教弘扬都对信..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第十八愿叫念佛往生愿,是整个净土教法的核心,也是信心成就的因愿文,愿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至心、信乐、欲生三种心,二是乃至十念,三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再加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根机。净土法门是通过称赞、得闻名号获得利益。这条愿是总持,愿里面有教行信证的次第,有阿弥..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生,不在于觉
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生,不在于觉讲解:纯祥法师十八愿是本愿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弥陀佛的别愿有四十八条,这是阿弥陀佛所特有的。第十八愿是最重要的总持愿,称为本愿,是法藏菩萨在觉的基础上发的,我们信佛就要信本愿。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主干,我们就从这个主干上面去认识阿..

信佛人往生纪实
阅读信佛人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对佛学法门的作用和功德有更多了解,使我们在修行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并减少的疑问。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宁并充满正能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报和信心。二O一五年元旦开始,父亲日渐消瘦,精神状态逐渐衰退;三月九日,父亲..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