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三十七菩提分(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h)
Sanshiqi putifen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瑜伽(yoga)
yujia佛教修行方法之一。yoga一词源于动词字根yuj,意为给牛上轭,引申而有连接、接合等含义。中国旧译相应。佛教早就用以表示总摄修心。修慧的法门。修习方法 由于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观想等。《瑜伽经》(梵文本)提出瑜伽有八..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三十颂是五言四句的颂文三十首所组成,为学习唯识必读之书。本颂内容,以一切法唯识所现。即以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小乘外道,继明唯识之理。以文科判有三种判别方法:一、以相、性、位三分科判,即一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位。在《唯识三十颂》的颂文中,初二..
三摩耶道
总称密教的行持方法,因密教是阐明三密平等的道法,故名三摩耶道。三摩耶就是平等的意思。
五悔
五种的忏悔方法。天台智者大师为了修习法华三昧的人,依据弥勒问经,占察经与普贤观经等之意,而订出五种的忏悔方法,即一、忏悔,发露自己已往之罪而诫将来;二、劝请,劝请十方诸佛以转法轮;三、随喜,对于自他一切善根随喜赞叹;四、回向,以所修之功德趣向于众生及佛道;五、发愿,发四弘愿以导引..
六妙门
一、数息门,即善调呼吸,数息一至十,以摄乱心。二、随门,即不加勉强,随呼吸之长短,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三、止门,即止息妄念,令心清净,毫无波动。四、观门,即要观心分明,知五阴之虚妄,破四颠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见。五、还门,即回心返照能观的心,知能观的心是虚妄无实的..
方便
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
布施摄
四摄之一,即以布施的方法去摄受他人。
一息
(术语)人间之一呼吸也。止观四上曰:一息不追,千载长往。同七上曰:一息不返,即名命终。
[口*翕]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口*翕]饭者,张口遥呼吸食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一二)
摄僧三小界解法
亦名:解三小界法、三小界解法、小界解法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解三小界,同前结法。”资持记释云:“解三小中。言同前者,亦事希也。今略出之,文云:‘今有尔许比丘集,解此处小界。’”(事钞记卷六·四○·一四)..
一息半步
一息,一呼吸之意;半步,指一足向前跨步。此乃修行者在禅堂坐禅时之一种缓步方法(经行法)。即在一呼吸间,举右足至左足足尖;于次一呼吸间,复举左足至右足足尖;如此左、右脚配合吸呼,则可缓步前进,称为一息半步。此外又有一法,首先于一呼吸之间,举左足进于右足之半;于次一呼吸间,举右足与左..
十六心
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为佛教最基本之教义。十六行相,即在修习观悟之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之理解与观念。见道,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种,意谓“见照四谛真理之修行阶位”。无漏智..
十六特胜
又作十六胜行。为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数息观,即以数息来制驭散乱,使精神统一之法。有关其内容细目、顺序、解释,诸经论说法不同,据成实论卷十四所载,有下列十六种:(一)念息短,心若粗杂散乱,则呼吸短促,在此短促之呼吸中,集中心念,作意识分明之呼吸。(二)念息长,如(一)所述,观心..
自调
声闻缘觉的修行方法,其方法是自调、自净、自度。智度论说:求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复次,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
摄化随缘
顺著众生的机缘而以种种的方法去摄受和教化。
数息观
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

日光菩萨咒的修学方法是什么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日光菩萨”:这日光菩萨,一般人就以为是太阳,不是的。这是一尊菩萨的名字叫日光菩萨,并不是太阳就是日光菩萨。我们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日光菩萨就是太阳,月光菩萨就..
智慧佛语:临命终时诵这部经最好
【经典原文】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华严经》【经文解释】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我们众生的病的。就像药房里的药,你有什么病,他就下什么药。你觉得哪一个法门..
呼吸法排除浊气 七个秘方让你长命百岁
1、解毒法就是要多吃生姜、绿豆、绿茶、豆浆、黑木耳等解毒。2、呼吸法呼吸法排除浊气 七个秘方让你长命百岁就是清晨要到室外做深呼吸来吐故纳新,排除浊气。3、化瘀法就是要常吃红色食品如山楂、红心桃子、红瓢西瓜、红心萝卜、生三七、丹参、喝红葡萄酒等化瘀解毒。4、汗排法就是要适量运动,通过出..

雄鸡开口念佛
雄鸡开口念佛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有一只放生的雄鸡,有好几斤重,极其凶恶好斗,群鸡都被它啄伤了冠子。 我马上为它说归戒、又教它念佛,时间不长,发现它不再斗了,一个人栖在树上,也不吃虫子,你不喂它它不吃。时间长了,一听见钟磬之声,就随僧众上殿,早课、晚课..

经络养生的方法
身体经络不通就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失眠、耳鸣、怕冷等症状,那么,经络养生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经络养生的方法1、压手指首先需要我们左右两手相对,五指对应五指,然后用尽自己的力量向手心压去,同时手指头也用力。然后恢复原始状态,共做三十次。这个动作能够有效的..

茶道养生有什么方法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记载。茶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那么,茶道养生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茶道养生的方法(1)糖茶:茶叶3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饭后一杯。有和胃暖脾、补中益气之功效。治疗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妇..
修行人的睡觉方法,会用的人很难变老!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道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夫要在平时养成,否则临命终时手忙脚乱
钞【故言或临终、或平时,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谓闲时办,忙时用,后至命终,因果相符,必生彼国。】这几句话很要紧,平常念,念到心清净,要把这清净心保持,不能让它失掉。要想永远保持,那就是《观经》三福里面的「深信因果」,这才真正永远保持,为什么?真正深信因果的人,心是..

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问: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答:有人认为禅修、静坐会走火入魔,因此主张不可学禅、静坐,然事实并非如此;走火入魔多是因为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或观念、方法错误所致,若能了解何谓“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对禅修、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走火”属于生理上产生的..
智慧法语: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经典原文】(佛言):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见;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见。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闻;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闻。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
在家居士修行的最好方法
位居士、善菩萨们大家好!最近有太多的人希望我能帮助大家解决学佛的苦恼。凡是修佛的众生都知道诵经、诵圣号、诵咒等。而大部分人都会诵一些经典佛经。可是没有几个人真的懂得诵经的诀窍,都认为书上怎么说 我们就照本宣科就可以。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你若懂得诀窍的人诵一次经就可获得很圆满的功..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六、有毅力、恒心、耐心
六、有毅力、恒心、耐心问:如果用功的话,在五至十天之内将领悟身心目标,精进的人在一至三个月内,心态会转变,假如是善良的人,不出三年将证苦灭,请问这种精进是怎样的精进?答:除了吃饭、睡觉、洗澡和该做的事之外都在用功,练习规律的手部动作和经行,但是也要吃够、睡够、放轻松。问:动中禅不是很轻松、很..

怎样在家修行,佛子平时修行的几种方法
人为什么要修行?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器,需要经过火烧日晒,时间越久,越坚固。同样的,我们平时能够自行功课,或上香,或礼佛,或诵经,或念佛,或静坐,不论忙闲,能够持之以恒,时间一久,定能改变气质,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增加力量,自利利他,受到社会的尊重。依时间、环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