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死期不定,分秒必争达真堪布死期不定,这是很难发现,也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修行不精进,总是得过且过,就是因为不相信死期不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过死期不定,这是我们的思维观察能力差,或思维观察的不够,如果仔细思维观察,并不是特别难懂的一个道理。死期是不确定的,谁会先离开这个世界?是年轻人..
大乘佛教悲、智双运,广说无尽方便之解脱法门。除进一步开示出种种依仗自力(自悟、自证)的法门外,更建立起种种仰仗他力(佛、菩萨)的法门。大乘佛教描绘出一幅幅庄严清净的佛国净土,创造出无数个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应化佛和菩萨。这些应化佛和菩萨都有一个共同的大悲愿,即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
(杂语)命终之时期也。慈恩传十曰: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谓寿命不定。即先出生之长者未必先死,而后出生之少者未必长生,以此形容人类寿命、死期不定且无常。盖世人多愚痴,在此老少不定、迁流变化之境,而存有千秋长寿之执见。 p2506
即死亡之时期。又作死时、化期、命终之期。释尊于入灭前三月时,即预告不久将入灭之事,此系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等所传。其后历代高僧及笃信佛法有感应之修持者,能预知死期之事例颇多。梁高僧传卷九竺佛图澄传即有(大五○·三八六下)“贫道焰幻之躯,化期已及”之语。[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慈恩寺..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又作避死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品第四经。内容叙述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得善法五通,常畏惧死亡,一入于空中,一入大海中,一入山腹中,一入地内,欲避死期,然皆于所入之处命终。并教示欲解脱生死,须思惟诸行无常..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