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赞美他的话,而废止前令。(《晋书》通监)
(评)从前,齐宣王不忍心杀牛用血涂在钟鼓上,孟子嘉许他可以成为统理天下的仁王。因为那一念的不忍,就是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的开始。如果扩充这个不忍的心念,便能仁民爱物,治理天下。
《宋史》的「程颐传」记载:程颐听说皇帝在宫中盥洗,吐出漱口水时避免对着蚂蚁,便禀告皇上:「真有这件事情吗?」
皇上答道:「有啊!因为我怕伤到小动物!」
程颐说:「把这个心念推广到四海,乃是帝王的要道!」(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二九页)
晋武帝赞美他的话,而废止前令。(《晋书》通监)
(评)从前,齐宣王不忍心杀牛用血涂在钟鼓上,孟子嘉许他可以成为统理天下的仁王。因为那一念的不忍,就是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的开始。如果扩充这个不忍的心念,便能仁民爱物,治理天下。
《宋史》的「程颐传」记载:程颐听说皇帝在宫中盥洗,吐出漱口水时避免对着蚂蚁,便禀告皇上:「真有这件事情吗?」
皇上答道:「有啊!因为我怕伤到小动物!」
程颐说:「把这个心念推广到四海,乃是帝王的要道!」(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二九页)
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于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于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
子题:绕塔法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不得着革屣入塔绕塔。富罗不得入塔者,彼土诸人,著者皆起慢心,故不听着。寒雪多处,听着靴富罗。三千云,绕塔法:一、低头视佛,二、不得蹈虫,三、不左右视,四、不唾地,五、不与人语。又当念佛恩大难报、念佛智慧、念佛经戒、念佛功德、念佛精进,乃至..
澧州药山可琼禅师,上堂,僧出曰:「请师答话。」师曰:「好。」曰:「还当得也无?」师曰:「更问。」问:「巨岳不曾乏寸土,师今苦口为何人?」师曰:「延寿也要道过。」曰:「不伸此问,焉辨我师?」师便喝。僧礼拜,师便打。..
舒州海会院如新禅师,上堂,良久曰:「礼繁即乱。」便下座。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唱?」师曰:「转见孤独。」曰:「亲切处乞师一言。」师曰:「不得雪也听他。」问:「如何是迦叶顿领底事?」师曰:「汝若领得,我即不吝。」曰:「恁么则不烦于师去也。」师曰:「又须著棒,争得不烦?」问:「牛头..
祖师名本先,生郑氏,温州永嘉人也。儿稚不甘处俗。去依集庆院沙门某。年二十五,为沙弥。诣天台国清寺,受满分戒。即造韶国师,服勤十年。住瑞鹿寺,足不历城邑。手不度财帛。不设卧具,不衣茧丝。卯斋终日,宴坐申旦。诲诱门弟子,逾三十年。其志弥厉,谓众曰:吾初见天台,言下便荐。然千日之内,四..
对无奈的一些事相,我们怎么处理?尽最大努力去做,尽最大努力去救护。如果说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那就没有办法了。你把这个心里受不了,怎么去做?化受不了,为修行的力量。化悲痛为力量吧啊!化受不了为修行的力量,极力修行,提高自己。当自己有了能力的时候,你能做众生的依怙,能为很多众生带来真..
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故世多称“出离之要道”、“出离生死之要法”等语。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大一·八八上):“欲为秽污,上漏为患,出要(梵nissarana)为上,演布清净。”中阿含卷十九梵天请佛经(大一·五四七上):“此处出要,此出要更无出要过其上,有胜有妙有最者。”十地经..
(术语)出离生死之要道也。地藏十轮经六曰:三乘要道四圣谛等相应正法。十地义记四本曰:出要者,谓果为出,因为要道。行事钞上一曰:慕存要道,无染于世。止观七曰:如救头燃,以求出要。
【烦恼杂染】 p1191瑜伽八卷一页云:当知烦恼杂染、由自性故,分别故,因故,位故,门故,上品故,颠倒摄故,差别故,过患故;解释应知。即由彼论一页至九页、广释其相。二解 显扬一卷十八页云:烦恼杂染者: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合名烦恼杂染。烦恼者:略有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
(书名)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书为由巴利语译者。佛音之净道论先驱也。体裁亦同。
(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
全称往生净土门。为往生净土、离生死之法门。净土家之判教,将佛道大别为圣道、净土二门。圣道门乃依自力之修行以期成佛;净土门则依阿弥陀佛愿力念佛,以期往生。唐代道绰之安乐集卷上载,今乃五浊恶世,圣道理深难行,不合时机,唯净土门为通入之要道,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生造恶,临终时,能..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