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长期吃素,那是不会有烦恼的。恰恰没有素吃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因为长年素食,生理系统早已改变。有时在外面吃饭,碰到做得不太干净的饭菜,如有葱蒜味道或是锅没洗干净,我吃了是会吐的。如果说有烦恼,那就是这个了,并不是想吃的烦恼。
相关推荐
一切种障碍法
【一切种障碍法】 p0009杂集论十四卷七页云:一切种障碍法者:谓一切杂染所对治法。
安
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调畅为体,除遣一切障碍为业,除遣一切障碍者,谓由此势力依止转故。
轭
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求者相应现行。
魔
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不相违因
【不相违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某一法之生、住、成、得等状态不起障碍作用者,均为该法之不相违因。参阅‘十因’条。
四变句
【四变句】唯识宗认为,世间一切法,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可概分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种,称为四变。成唯识论卷二载,阿赖耶识以自种子为因缘,变现根、尘、器世间等相,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可大别为共相、不共相二种。共相,谓由多人共业所感,如山河大地等,虽是人人所变..
能作因
【能作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时,除其自体外,余一切法不障碍其生故,即以一切法为能作因之体。然余因对果具有能作之因,故为能作因,然余因各有别名,故独以此名总称之。《俱舍论》卷六即谓,一切有为法,除其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法均为其能作因。能作因有不障碍、有所办二义;前..
修行住
【修行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三位,又作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参阅《十住》条。
可见有对色
【可见有对色】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而具有障碍之性者。可见有对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见有对色。盖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等十一种,其中,色境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境为不可见有对色,无表色为不可见无对色。如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具有色彩、形体,而..
有对
【有对】为‘无对’的对称。对是碍的意思,有对即法有碍。碍有二种,即障碍与拘碍。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诸法,受障碍而不生,或被所取所缘之境所拘碍而不能转他境,称为有对。据《俱舍论》卷二载,有对可分三种,即:一、障碍有对,谓由极微所成的五根、五境等十种色法,互相障碍而不生,如手碍手,..
相违因
【相违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障碍某一法的生、住、成、得等状态,均为该法的相违因。参阅‘十因’。
惛沉心所
【惛沉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惛懵沉醉,迷闇不明,障碍轻安和智慧。《成唯识论》曰:‘云何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毗钵舍那是‘观’,与奢摩他合称‘止观’。此又称定慧、寂照。见《成唯识论》卷六。..
七金山
在须弥山之外有七重金山,即双持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
无碍
自在通达而无障碍。
障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障碍圣道。
魔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其眷属为魔民。
三有对
(名数)对为碍之义,有障碍之义者,谓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有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缘有对,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七门烦恼于见及修能为障碍
【七门烦恼于见及修能为障碍】 p0067瑜伽八卷四页云:又由七门,一切烦恼,于见及修,能为障碍;应知。谓邪解了故;不解了故,解了不解了故,邪解了迷执故,彼因依处故,彼怖所生故,任运现行故。又五十九卷三页云:迷行转者:如本地分,七种已列。义别云何?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此三,于所知境..
八缠
【八缠】 p0067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复次一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慧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
二种神通互相障碍
【二种神通互相障碍】 p0041瑜伽六十二卷六页云:复有二种修静虑者,于一事中,俱发变事;胜解神通,皆得自在。此二神通,互相障碍。而此二通,无偏大者,不相映夺。彼后无间,一于此事,神通无碍。如其所欲,皆能转变。第二神通,便被障碍。此中因缘,云何应知?由彼二人,势力威德,皆悉平等;俱时发..
二法极障现观及彼二种对治
【二法极障现观及彼二种对治】 p0047瑜伽二十卷十九页云:又有二法,于修现观,极为障碍。何等为二?一、不正寻思所作扰乱,心不安静。二、于所知事,其心颠倒。为欲对治如是障碍,当知有二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谓为对治第一障故;修阿那波那念。为对治第二障故;修诸念住。如是当知由入境界门故;其心..
二门二时二地所有诸欲能障三种等持
【二门二时二地所有诸欲能障三种等持】 p0050瑜伽九十卷九页云:复次勤修定者,略由二门二时二地所有诸欲,于所引发三种等持,能为障碍。为欲断除如是障碍,正勤修习五种对治。当知此中先所受用过去诸欲,于远离处,由寻思门,令心飘荡。复有现在居家所有利养恭敬俱行诸欲,由寻思门,令心散乱。此中利..
八种违逆学法八种随顺学法
【八种违逆学法八种随顺学法】 p0087瑜伽八十卷十二页云:于此三学正修遣中,有八种违逆学法,有八种随顺学法。何等为八?一者、唐捐耽着。二者、耽着故缚。三者、缚故障碍。四者、障碍故垢。五者、垢故灾雹。六者、雹故疮疱。七者、疮疱故热恼。八者、热恼故诸烦恼病,难可疗治。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八..
三种有对
【三种有对】 p0180俱舍论二卷一页云:唯色蕴摄十界有对。对是碍义。此复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障碍有对,谓十色界。自于他处,被碍不生,如手碍手,或石碍石,或二相碍。境界有对,谓十二界,法界一分。诸有境法,于色等境。故施设论,作如是言:有眼,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有眼,于陆..
三种不善烦恼相
【三种不善烦恼相】 p0208显扬十九卷四页云:问:齐何当知不善烦恼相?答:由三因故。谓猛盛故,恼乱有情故,能障碍善故。
三位定异熟业极作障碍
【三位定异熟业极作障碍】 p0222大毗婆沙论五十三卷十三页云:由此故说有情三位定应熟业,极作障碍。一者、从顶将入忍位。二者、将证不还果位。三者、将得阿罗汉位。谓从顶位将入忍时,恶趣所有引众同分定应熟业,极作障碍。义言:汝若得入忍位,决定不受三恶趣生。我于谁身,当受异熟。由此于彼,极作..
五缘建立染法
【五缘建立染法】 p0279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由五因缘,建立染法。一者、于三受中,如其所应,为杂染故。二者、能遍摄受诸烦恼品麁重性故。三者、能遍摄受现法当来非爱果故。四者、能遍连结生相续故。五者、能遍障碍一切善法及于所知障智生故。由是因缘,名为染法。..
九障碍法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所载九种能障碍善道之法。即:(一)已恼害我(二)现恼害我,(三)当恼害我,(四)过去憎我善友,(五)现在憎我善友,(六)未来憎我善友,(七)过去爱我怨家,(八)现在爱我怨家,(九)未来爱我怨家。吾人若对境忆念此九法,必增不善之心,故称障碍法。 p156 ..
障碍
障碍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槃,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烦恼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瞋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固,由此深重缚故障解脱得,是故建立遍行因。..
障法无畏
障法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障碍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说障碍法,染必为障,乃至广说。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