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生病的时候可不可以化大悲咒水服用?
静波法师:这个要看因缘,你要有信心,当然可以。你有信心,你愿意用这种方法,念诵大悲水,然后服用,那肯定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方便,他能使你对佛法深信不疑。
问:生病的时候可不可以化大悲咒水服用?
静波法师:这个要看因缘,你要有信心,当然可以。你有信心,你愿意用这种方法,念诵大悲水,然后服用,那肯定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方便,他能使你对佛法深信不疑。
千手陀罗尼的别名。千手经说: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名智旭,号西有。父持白衣大悲咒,梦大士送子而生师。见智旭条。
《敕修清规·旦望藏殿祝赞》云:“维那举大悲咒。”《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西天竺伽梵达摩译。经咒功德如彼说。《大慧普说》云:“如大悲咒云阿游孕,杜撰者辄敢易游字为逝,且言是鬼名。因鬼告以名阿逝孕,由是易之,此由可怪。既云秘密伽陀,又是古圣师译,岂可信..
(真言)具名千手陀罗尼。一名大悲咒。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千手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有一些同修常来问我:法师,我的家庭有问题、身体有问题,不健康,怎么办?有没有办法?有,有办法。你今天种种不如意、种种不自在,什么原因?你自己的业力变现的。这种种境界是你自己变的,皆是唯心所造,自作自受,你不能怨天尤人。你想把环境改好一点行不行?行。只要你念头改变,就行了!念头一变,环..
大安法师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对于这一点,我们尤其要注意。也许是好客,也许是为面子,有些人一请客就点很多很多菜,实际上又吃不了多少,结果最后都浪费了。在外就餐时,如果菜吃不完,就应该把它打包带..
◎ 明 憨 佛法讲因缘,一切事情的成功、发展,内靠福德,外靠因缘。福德是靠我们持戒、向善来慢慢修的,是修出来的结果,相当于我们人格的感召力,人格的魅力。因缘,就得来结善缘,就要积极主动去做善事。做善事,不要拖延。末法时期,我们善缘少,恶缘多,造恶易,行善难。凡夫众生,一念善心,很不..
这要有智慧、耐心,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前与学佛后,确实不一样,他们自然就会赞叹,就能够受感化。换言之,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信因果,还侮辱你,说你的闲话,说明自己修行功夫不够,德行不能感化他们。过去,印光大师居住的寮房有苍蝇、蚊虫、跳蚤,侍者想将这..
生病的四大原因大愿法师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但是招致疾病的因素并不复杂,生病的原因就是四个:一个是四大增损;第二个就是五脏增损;第三个就是鬼神干扰;第四个就是业障病。一、四大增损首先是四大增损。组成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这个四大,如果某一大特别地强盛的时候就会生病,每一大..
心道法师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大悲咒是观音菩萨与过去无量无数诸佛所护持,是诸佛共通的愿力所成就的咒。我们现在能因持诵咒语的功德力,分享观音菩萨的智慧与福祉,增长善法、满一切愿、远离恐怖,加上行善能够避开灾难,能够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更需要好好地修持..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
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朋友、家人,当他出事出问题之前一定会有先兆,什么先兆?就是反常。什么反常?比如傲慢。无比的傲慢,决定要出事,为什么?他那张桌子已经开始发抖,已经开始变形了,已经不正常了。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当中有大学问,这个在平时看不到,只有在古圣先贤那里才能看..
有一位年轻人,在家商店服务了五年之久,然而却一直未能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便思索着要找份别的工作,离开这里。这天,天下起了大雨,有位老妇人走进了这家商店,并且在店里面闲逛起来。其他的店员都对这个老妇人爱理不理的,只有这位年轻人主动向她打了招呼,并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服务。然后..
释迦牟尼佛讲过,说教是不可能改变人的,因为每个人都已经形成既定的价值观了。为什么你见不到佛呢?因为你价值观中的佛必须头顶云,身坐莲台,众护法围绕……要见到真正的佛,首先要提高价值观。人们以为苦是不好的。事实恰恰相反,没有痛苦人们怎么提高认识呢?痛苦激发了人的出离心和智慧,因此获得..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所以你心中..
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山东最东端的一个海滨城市。三面怀海,一面靠山。从记事就看见人们在退潮时(我们叫赶海),或拾或抓海螺、蛤、海蛎子、海参、螃蟹等。我从小就喜欢赶海,不是天天都能赶,要等海水退潮才行。记得常和同学一起去,放了学有时候不回家,直接跑到海边,赶到很多的海物。回家煮熟..
菩提达摩祖师吃了毒药,吐出来就变成蛇,这是用蛇毒来毒他。你要知道,就因他念〈大悲咒〉,所以毒不死他。◎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念诵、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的人,能得到十五种好处,不会受到十五种的恶死。恶死,就是死得不吉祥,死得不好,死得意外。而诵持〈大悲咒〉的人,..
不生气就不生病人的情绪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的多发,和身体某些功能的失调,脏腑功能有些紊乱,气血循环不大好等有关。所以,当你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就是身体健康问题的反映。相辅相成的,要防微杜渐不生病,也要从情绪抓起,即所谓不生气就不生病。心要静,身要动面对工作和社会的沉重压力,..
放生有什么好处?我想通过放生使我子女孝顺,孩子学习进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吗?妙祥法师答:这个确实是有的,因为佛经讲,放生得生,常行放生,是常住之法。(编者注:《梵网经》云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放生得生,你放别人生,别人就放你的生;你救别人命,别人也救你的..
【自性忍】 p0597瑜伽四十二卷五页云:云何菩萨自性忍?谓诸菩萨、或思择力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于一切,皆能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当知此则略说菩萨忍之自性。..
【远离闲居方便作意位中有四种所治】 p1259瑜伽二十卷七页云:又于远离闲居方便作意位中,当知略有四种所治。何等为四?一、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有暗昧心。二、于诸定,有随爱味。三、于生有随动相心。四、推后后日,顾待余时,随不死寻,不能炽然勤修方便。如是四种所对治法,当知亦有四种修习对治。..
【乐弃舍】 p1309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乐弃舍者:施前、正施、及与施后,意悦、清净、无追悔故。
【德处义处】 p1332无性释五卷十四页云:或由德处或由义处者:谓由德意趣,由义意趣。已得在己,圆满饶益;故名为德。未得在己,随顺趣求;故名为义。
【死】 p0618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广如瑜伽一卷十三页至十五页广释。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死者:其识弃舍心胸处故。三解 如死差别中说。四解 法蕴足论五卷八页云:死、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殒逝;总名为死。五解 大毗婆..
【死与无常差别】 p0620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十七页云:死,无常,何差别?答:诸死,是无常;有无常,非死。谓除死,余行灭。问:何故复作此论?答:世说无常与死无异;欲显差别,故作斯论。谓死,唯内唯有情数,唯有根心;无常,通内外有情无情数,有根无根,有心无心。是谓差别。问:云何死亦无常?云..
【聚积假有】 p1297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聚集假有者:谓为随顺世间言说易解了故;于五蕴等,总相建立我及有情补特伽罗众生等想。此想,唯能显了此聚。是故说名聚集假有。
【轮围】 p1341瑜伽五十八卷二十一页云:问:何故我慢说名轮围?答:似彼性故。障修智故。
【忆而复忘因缘】 p1389大毗婆沙论十二卷九页云;何缘有情,忆而复忘?答:有情异分相续转时,于法不起相属智见。此中忘者,是失念义。广说如前。异分有三种。谓加行异分,所缘异分,随顺异分。加行异分者:如有先诵素怛缆藏,中间忘失;舍之复诵毗奈耶,或阿毗达磨藏;后皆不忆。先诵毗奈耶,阿毗达磨..
【恶因无因有三种过】 p1159瑜伽八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施设恶因无因、有三种过?谓现法中不善俱行不善诸受、宿世业为因,亦有过失;现法业为因,亦有过失。若言此受、宿世恶业以为因者;是则有一、依于不善诸乐法受,而有其乐不善受生。此用宿世诸不善业以为因生,不应道理。何以故?非彼宿世诸不善业..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