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古仁波切:空性具有光明或清明的本性

创古仁波切:空性具有光明或清明的本性

菩萨及大乘行者的动机及态度含有两个主要的因素:对空性的了解及对法界的了解,这是佛陀二转法轮时的开示主题。经由这个观点,我们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但是,同时一切事物也确切无疑的依照..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一、缘起章格日南无丙午年十二月,于桑耶寺内行大供养。比丘囊卡宁波、国王赤松德赞、智慧海王空行母益西措嘉、纳南多杰登君、王子木赤赞普五人,顶礼莲花生大士,周匝围绕..
顶果仁波切珍贵法语

顶果仁波切珍贵法语

“真正的圣者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祥和。他不会拿自己的境界和所知所见去衡量别人,更不会因为众生有不圆满而心生厌恶。而是用自身的修为境界去影响感召他人,用种种善巧方便去智慧地引导。真正..
睡觉法王曾经花三年观想一个本尊

睡觉法王曾经花三年观想一个本尊

文章来自网络睡覺法王曾經花三年觀想一個本尊有些大圓滿上師沒有傳授生起次第,直接以大圓滿的方式來教學,而宗薩欽哲仁波切等上師,也曾說那些觀想不清楚的人以信心相信就是很重要的,也可以這..
顶果钦哲法王: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

顶果钦哲法王: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

本文来自网络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  /  顶果钦哲法王轮涅诸显的根源,是空明的心性,遍布广大如虚空。当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时,宽坦放松于开放,安住在极其的开放中,与虚空境界融合。自然..
嘛哈珊底约噶与微观世界信息–根造上师

嘛哈珊底约噶与微观世界信息–根造上师

1989年法王顶果仁波切和根造上师嘛哈珊底约噶(MAHA SANDHI YOGA)与微观世界信息根造上师嘛哈珊底约噶是梵语,藏语为佐巴钦波宁体,汉语为大圆满心髓。本人在三十年前曾写过一篇为『禅宗与大圆..
顶果钦哲仁波切:十六岁开始闭关七年,三年没说一句话

顶果钦哲仁波切:十六岁开始闭关七年,三年没说一句话

文章来自网络修行者常常会听说“闭关”一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闭关呢?在山洞中闭关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我从黎明之前几个小时修行到中午,然后再从下午修行到深夜。中午的时候,我会读书,将经文里的..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刘立千著宁玛派的教义概括在九乘三部内。◇ 九乘教义宁玛派把整个佛法的显密教法分为九乘,它的教义全部包括在九乘里。九乘的分法是:显教三乘、密教六乘合共九乘。密教六乘中又分..
修习澈却脱噶之体验–根造上师

修习澈却脱噶之体验–根造上师

1989年法王顶果仁波切和根造上师修习澈却脱噶之体验根造上师康藏佛教四派之中,我独信奉宁玛派,于宁玛派中,又独好光明金刚藏乘(隆钦心髓)。此乘在修习澈却脱噶教授方面又不同于「大圆胜慧」..
《心性修持——乔美仁波且极密传记》节选

《心性修持——乔美仁波且极密传记》节选

《心性修持——乔美仁波且极密传记》节选.“上师,我仔细地观看了自己的心,发现心是没有任何形状与颜色的。我在用自心观看自己的心时,出现了短暂的无任何分别念的状态。在此之后,开始显现念..
二世宗萨仁波切大圆满教言

二世宗萨仁波切大圆满教言

心乃空广本初清净,圆满自生清明光耀,直观自心觉性本面,汝将解脱二取染垢,安住自性无改觉受,自然行止无有希惧,任所生起自然解脱,此乃大圆满之诀窍!二世宗萨蒋杨钦哲洛珠仁波切..
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要净罪积资才能证悟空性

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要净罪积资才能证悟空性

摘自第十四世嘉瓦仁波切佛法讲座《菩提道次第摄颂》宗喀巴大师在二十岁时就通达一切教法了。但是宗喀巴大师还不能如实地了解空性,尽管当宗喀巴入定观空性的时候,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有人在旁..
藏传有非常殊胜的大师,也有争权夺利的事件。

藏传有非常殊胜的大师,也有争权夺利的事件。

摘自2021讖摩比丘尼春季辯經課程_第五天第一堂課開示開示: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時間:2021年2月20日视频衔接 從小多苦難,父母像乞丐昨天談到,米覺多傑出生之後,很多人都親身經歷到各種不可思..
莲花生大士:觉性顿显空明

莲花生大士:觉性顿显空明

摘自《蓮師心要建言》十七、此一妄見便頓現其窮,而自然瓦解。這妄見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知見及持此知見之人並無分別。若能不落入空見或空境,當下的覺性頓顯空明,這便是大圓滿見。於是,..
不可思议的神奇大师是有的,但,过度包装也是有的…

不可思议的神奇大师是有的,但,过度包装也是有的…

文章来自网络如前所述,實際上,很多事情如果講出來都是美化過後的版本,或者是「神話」了。8世噶瑪巴是歷代噶瑪巴中非常了不起的。如今就算當成「示現」也好,八世法王曾發露懺悔:「以前我對..
如何掌握法性中阴的光明境界?

如何掌握法性中阴的光明境界?

摘自佛教的物種起源說慈誠羅珠堪布:「雖然說是“進入”,但這只是語言表達的一種方便而已,實際上根本沒有進入不進入,由誰進入,進到那裡等等的概念。以前所有的意識,以及在意識的基礎上建立..
莲花生大士:觉性指授

莲花生大士:觉性指授

摘自《蓮師心要建言》九.自性本空,它真的無實無根。你的自性也如虛空,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你真的不用先入為主地秉持著空觀那自然生起的本覺,從無始以來一直空明朗淨好似..
龙树菩萨:你经历的悲欢离合

龙树菩萨:你经历的悲欢离合

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这只是经历而已。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無常、緣起、因果,这才是修行。—— 龙树菩薩
顶果钦哲法王:心的本质

顶果钦哲法王:心的本质

在放松之中,一切思维和计划都自然地消失,但这是自然的过程,而不是逻辑推理。当一切都不知去向,你在没有边际和中央,没有立足点和参考点的空间,这时的心仅仅是明晰的一种力量。这种充满力量..
阿底峡尊者:读经论与上师教导哪个更重要?

阿底峡尊者:读经论与上师教导哪个更重要?

库、俄、仲三大弟子请教阿底峡尊者:读经论与上师教导哪个更重要?阿底峡尊者说:上师的教导更重要。三弟子问:为什么?尊者说:虽然熟读三藏,精通法相,若在修学过程中没有上师的实践经验指导..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