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53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3)

玄奘精神 第53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3)

现在,洛阳寺里的僧人见玄奘是从质子故国而来,觉得这是上天赐予洛阳寺的机缘,认为只有玄奘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宝藏重修寺庙,所以才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玄奘。按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
玄奘精神 第52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2)

玄奘精神 第52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2)

其一,当时的贵霜王朝在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的统治下国势强大,一度扩张到葱岭以东,西域各国不得不纷纷派遣人质以示友好,是整个西域的潜在威胁;其二,从政治上看,东汉建国后政治重心东移,对..
玄奘精神 第54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4)

玄奘精神 第54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4)

第54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4)也就是说,国王十分看重这块佛顶骨,为了避免它被掠夺抢走,就从国中找了八个有声望的豪族名人来共同看护,发给每人手一套印章和钥匙。每天早上,要..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第 九 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在很多人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惜,可在玄奘看来,信念和理想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为了信念,他愿意在钢刀下化灭,为了理想,他可以坦然面对生死。..
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这些都是发生在玄奘之前的故事,玄奘到达迦湿弥罗的时候,虽然当地的佛教已不如当年那般兴盛,但依旧保留着由世友等五百高僧编写集结的完整佛经。这一点对玄奘来说非常重要,就好比给了他一次在..
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大师就去世了。世亲法师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
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性力派同时是印度教三大派别之一,主要崇拜时母,难近母和吉祥天女。玄奘到达印度时,正好是这个教派比较兴盛的时期。在这个教派的众多祭祀仪式中,人牲是最为残忍,也是最为虔诚的一种,就是拿..
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信徒们纷纷放下手中刀棍,首领连忙抓来一人,指着兀自端坐不动的玄奘问道:沙门从何处来?名字何等?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僧人来历不凡,身份很不一般。那名同伴反应也很快,觉得这是个解救玄..
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信徒们其实最愿意看到玄奘拼命求饶,跪倒在他们身前不断叩头念经,痛哭流涕的请求宽恕,就像当初那伙两千多人的突厥强盗一样,太过顺从的对手会让犯罪者觉得很没意思,猎物越..
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人类文明大多是依河流而生,大地是母亲,大河就是母亲的乳汁--恒河和亚穆纳河是印度北方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曾提到..
玄奘精神 第64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1)

玄奘精神 第64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1)

第 十 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条件越好,关注越多,责任和压力就越大,物质上优待对玄奘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没有压力才是最大的压力,高度的自律性和强烈的求知欲让玄奘没有在那烂陀寺浪费半点光..
玄奘精神 第65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2)

玄奘精神 第65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2)

从距离上看,那烂陀寺就在离摩揭陀国王舍城不远的地方,相比玄奘之前走过的千山万水,这点路程简直是微不足道,甚至一天之内就能赶到。然而从进入摩揭陀国到前往那烂陀寺,玄奘足足花了九天。在..
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也许,玄奘已经感觉到了仅凭他的力量和那烂陀寺也难改变佛教在印度的命运;也许,他的本意只是学习,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不能坐视那些珍贵的佛典因为印度佛教的衰落而流失散落。玄奘相信,一切..
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亲侄子觉贤法师给大家..
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那烂陀寺并非单独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组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后有六代帝王先后在此迎建寺院,不过那烂陀寺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最高学府,不只是因为它建筑规模和建筑造诣,..
玄奘精神 第69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6)

玄奘精神 第69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6)

三、教学态度开放。这一点在介绍那烂陀寺的时候也曾提到过,整个那烂陀寺不仅有数千名僧人,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求学和游历者。这些居士和外道有的是慕名而来真心求学,有的则是心怀不服想来挑战..
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万众瞩目之下,戒贤法师开始讲述《瑜伽师地论》。谁知授课开始不久,戒贤法师刚刚讲到序篇时,就有人在人群外面放声痛哭,之后又放声大笑,引来全场侧目。戒贤法师觉得很奇怪,以为是故意来捣乱..
玄奘精神 第71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1)

玄奘精神 第71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1)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刃,是圣僧,也是幌子-..
玄奘精神 第72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2)

玄奘精神 第72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2)

戒日王与戒贤法师关系密切,在立场上也更倾向于大乘学说,否则也不会专门为那烂陀寺建造一座价值不菲的铜塔,于是就觉得这些小乘信徒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那些小乘僧人见戒日王不相信他们的话,就..
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玄奘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公然挑衅的外道,于是把他叫进了那烂陀寺,还是要跟他辩--在玄奘眼里,侮辱那烂陀寺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还请来了戒贤法师和其它高僧为这次辩论作证。此消彼涨之下,玄奘一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