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九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有修心的人中,有些人不凭借禅那,也没有大智慧,但是却能够做到执守身心而不去行淫欲,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中没有任何的杂思乱想,不去沾染一切爱欲,不留恋欲界,那么这种人的应念报身就是梵侣。像这一类的人,名叫梵众天。有些人将各种欲望积习除掉,离弃欲界,本心已经显..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八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八

阿难,这些众生一一在这十二类中又各各具有十二种颠倒。就像揉捏眼睛,所见的是眼睛里生出的乱花一样,颠倒了的妙圆真净明心,全部充满的是这样的虚妄乱想。你现在修证佛的正道,对于这本初因地所有的虚妄,须有三个渐次的步骤,才可以将其除灭。就像从一个器皿里除去毒蜜,须先装上水,再参上香灰,将..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三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三

阿难,为什么说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自性妙明真如呢?阿难,眼睛凝视已久就有了烦劳发花,而这眼睛和烦劳发花,都是菩提真如的凝视已久烦劳发花的相状。观见生起在明和暗两种尘物妄起之中,通过看而汲取了两种尘象,这就叫做观见。这个见离开了明、暗两种物象,毕竟没有自身本体。那么,阿难,应当知道这个..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七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七

阿难,你问到收摄心念,那我现在先对你说,要证入正定正觉三摩地,修持学习佛法妙门,求证菩萨无上觉道,就要先持守上述四种威仪,持身若能皎洁如冰霜般的清白莹澈,自然就不能生一切枝叶,这样,无论是心的贪、嗔、痴,还是口的绮语、恶口、两舌、妄语等等恶业就都无从而生,阿难,这四种戒律如果不遗..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四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四

这时候,如来弟子富楼那从座中起立,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礼如来,并对如来说:大威德的世尊啊!你最善于为众生演示如来佛法第一义谛。世尊,你常常推举我是‘说法第一’,现今我聆听如来的微妙法音,就像聋人听百步之外的蚊虫鸣叫。本来我不能看见,现在更不得有所闻见了。佛虽然已宣示了如此妙..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十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十

阿难,有些修行正等正觉三摩地的善男子,想蕴除尽了的,那么,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消灭了妄乱梦想,清醒时和睡觉时都是一样的清明,觉见明朗虚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不再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前尘影事。此时观见世界中的大地山河,如同明镜鉴照般的清晰明白,来去自由自在无所挂碍不留痕迹。心体虚明照..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六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六

那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上起身,向佛深行大礼后对佛说:世尊,回想起从前我经历的那些不可胜数的劫时,当时,有一位名叫观世音的佛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向他发露要修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愿,这佛教导我从听闻思维入手修持,然后进入正定正持。最初在闻性中修时,进入了内流便渐渐亡失了所闻的声音,此时一切..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五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五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虽然如来为我们解说了因地发菩提心的第二种决定不移的道理的要旨,可是我看世间的人要去解开六根纠缠的话,如果不知道这个结的根源在哪里,我相信这个人最终是不能解结的。世尊,我和法会中许多无学、声闻修行者也是这样,也不知道结的根源在哪里,又该怎样去解它。我们都是无始以..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二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二

那时候,阿难和大众们听闻了佛的教诲,一时身心安稳泰然,意织到自己从久远以来,就已失却了本真的心性,从而以幻影为真实,去攀缘在世间器物世界上面,今日听了如来教诲,开启了智慧,就如迷失了的婴儿又回到了慈母的怀抱,他们一起合掌顶礼,祈愿如来为众人显示身心的真实与虚妄,现示身心的生生灭灭..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一

楞严经白话文讲解卷一

这部经是我亲自听佛陀宣讲的。那时,世尊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与大比丘等一千二百五十名僧人在一起。这当中,有些是成就了无漏智的大阿罗汉,有些是具备了佛智而住在世间以宏扬佛法的菩萨。他们都以佛智慧超越了种种有为事物的束缚,从而能够在俗世界施行佛的威德仪律,绍继佛法以摧破世人烦恼,将如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