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不要成为变相的生意人

修行人不要成为变相的生意人

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___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很大的差别,其希求的目标更是不同。修行人所希求的是知足少欲、清净的戒律、无上的智慧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而世间人所希求的正是出家修行人要断除的财、色、名、食、睡等轮回痛苦之因。..
这样的供养!让你随时随地积累福报资粮!

这样的供养!让你随时随地积累福报资粮!

作为修行人,四处朝山、游山玩水的机会几乎没有,很多人学了佛以后,以前喜欢旅游的习气荡然无存,成天专心致志地内观禅修。但有一部分人的爱好不同,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到名山胜地参访,看到美丽的山川、旖旎的风景,便拿出相机不停地拍。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作为大乘佛教徒,最关键的就..
摧毁善根的四种因

摧毁善根的四种因

《极乐愿文大疏》: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也就是说,积累的善根若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一、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众生生病、某某众生痛苦、摧毁某某怨敌……这样的发心叫颠倒回向。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
为什么现代人学佛学得如此艰辛?

为什么现代人学佛学得如此艰辛?

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修的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的?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就是出离心。在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之前,无论修什么都属于轮回的法,都属于世间的法。相续中有出离心以后,才是出世间的法。什么是出离心?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留恋之心..
不时地提醒自己,你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并同时生起菩提心

不时地提醒自己,你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并同时生起菩提心

传统的目标是在此生完成十万遍大礼拜,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与体力的话,也可以做更多,这是你应该尽力去达成的目标。多快能实现此目标,反而不太重要,你比道友更快速地完成十万遍大礼拜,并不代表一定可以最先获得证悟,你的态度与发心比速度更重要。同时请记住,做一百五十遍大礼拜需要大约半小时,如..
注意:没成就前这三样需要保密!

注意:没成就前这三样需要保密!

没成就前这三样请低调:根本上'师、修的法、修法功德保密现在很多人都在争着作名流的修行人。他们看似非常忙碌地在修行,于是乎,自己见了多少上师,自己得了多少灌顶,自己接了多少法,自己念了多少咒,以及自己的梦境、自己的感应等等,都成为他们炫耀自我功德的本钱。如此力争成为一名流修行人。孰..
证悟空性后,太不可思议了!

证悟空性后,太不可思议了!

证悟空性有两个结果索'达'吉KB开示——一是平息世间八法,一是对众生心生悲愍。首先讲第一个:一、平息世间八法: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前面从因、果、体三方面抉择(就是抉择因无相、体空性、果无愿,即通常所谓的三解脱门。——原注)后,人和法..
所有成佛的正法中,最殊胜的就是这些!

所有成佛的正法中,最殊胜的就是这些!

阿底峡尊者对六度的箴言阿底峡尊者的三位弟子曾经问阿底峡尊者:「所有成佛的正法中,哪些是最殊胜的呢?」阿底峡尊者说:「最殊胜的智者是证悟无我的人。」「什么是最殊胜持戒的尊者呢?」「最殊胜的持戒者是调柔自己心性的人。」「什么是最殊胜的功德呢?」「广大利益众生的心。」「什么是最殊胜的诀..
修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怎么办?

修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怎么办?

总感觉琐事繁多,修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怎么办?索'达'吉'堪'布:现在我们最关键、最需要的就是修行。作为一个佛教徒,口头上的花言巧语说得再漂亮,表面上的活动搞得再轰轰烈烈,如果没有真正去修行,大限来临时都不一定有用。这也不能完全怪自己,现在的环境很恶劣,作为凡夫人难免受到影响。所..
为什么要在佛坛上供水呢?

为什么要在佛坛上供水呢?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时的心清净。“供养之清净”是说不要在供养时生悭吝心或在供上贵重供品后又后悔。“供养来源清净”是指不可以是经由杀生、邪淫、妄语等不善业而换取的供品供养,僧众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