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 的三种类型

佛教徒 的三种类型

六下 五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但因人们的个性与志趣,各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各种不同的个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依这法门去实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有一种人,听了佛法,相信因果的道理,知道我们的..
五  戒

五 戒

佛陀说:做一个良善的人,起码要实行五戒:一、不杀生-一每个人都是爱护自己的生命,不愿给别人伤害的,所以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让别人受苦;就是动物,也是一样的知道痛苦,爱护自己的生命的,我们不要故意去伤害它;这样,才能养成仁慈的性格。二、不偷盗一-世界上一切财物,大概来说,都是各有..
如影随形 的业力

如影随形 的业力

六上 五 如影随形的业力一天晚上,月亮光辉,有个父亲带着儿子,出去做贼;父亲到人家屋子里去偷东西,叫儿子在外面把风;得手后,赶快拉了儿子就跑。跑了一段路,儿子忽然惊叫起来:爸爸 ! 有人追来了 ! 在那里 ? 父亲急问。哪 ! 你看 ! 儿子指着爸爸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说。这个小朋友很天真,他..
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

六上 三 鸠摩罗什大师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好多位印度与西域的高僧,先后来到中国,把佛经翻译为华文;其中最有名的,要推姚秦时代的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的父亲,是中印度人,他游历到古代西域的龟兹国,跟龟兹王的妹妹结婚,生下了鸠摩罗什。罗什小时候,很是聪明,常常跟母亲到佛寺里去听经。有一..
十 善

十 善

六上 十二 十 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前三种是属於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
万法唯心

万法唯心

五下 十二 万法唯心中国元朝时代,有一位书画家,叫赵子昂,他的书法很好,图画也很好。有一次,他要画一幅群马图,一百零八匹马,每匹马的姿势各不相同;他已经画好一百零七匹了,还差一匹四脚朝天的马,画来画去都画得不像,因此,天天想着这匹马的形态,几乎把全副的精神,都灌注在这匹马上。一天,..
和谐 的人事关系

和谐 的人事关系

五下 四 和谐的人事关系有一天早上,佛陀从灵鹫山下来,要进王舍城去,路经一条河边,看见一个青年,在沙滩上,向东拜拜,向西拜拜,佛陀跑上前去,和蔼地问他道:你叫什么名 ? 在这里做什么 ? 我叫善生,在这里礼拜六方的神灵呀 ? 这种礼拜是什么意思 ? 这是我父亲临死时吩咐的,他叫我每天早上,到这..
六祖大师

六祖大师

六下 一 六祖大师中国唐朝时,广东南海有个青年,姓卢名惠能,家贫,父早死,靠砍柴来养母亲。有一天,惠能送柴到一间旅店,恰巧有个客人在念经,他听到了,好像明白经里的意思。於是,就问那客人道:您念的是什么经 ? 这部经从那里得来的 ? 我念的是金刚经,从黄梅东山寺得来的。那客人答道:那寺是禅..
农夫打张飞

农夫打张飞

五下 十一 农夫打张飞从前,中国有一剧团,在农村演出三战吕布的戏剧,刘备、关公和张飞三位结拜兄弟,合力围攻吕布一人;这时,舞台上真刀真枪,表演得非常精彩,非常逼真,每一回合的打斗,都会令人惊心动魄 !村里有个农夫,是老粗来的,他不懂舞台上演出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只看到三人打一人,心..
法显大师

法显大师

六上 二 法显大师中国的高僧,第一位到印度去取经的,是东晋时代的法显大师。法显三岁就出家,天资聪颖,胆量过人。他十多岁时,有一天,跟着寺里五十多位同道,到田里去割稻,忽然来了一批饥饿的强盗,拿着大刀,来势凶凶,要抢稻谷;同道们给强盗一吓,都很惊慌地逃回寺里去,只有法显不走,他很镇定..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