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

左宗棠

本文摘录自网络,作者不详。他是清末名将,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梁启超说他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他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戎马一生,虽以举人身份入仕,但学富五车。他曾说过许多经典的话,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1.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本文来自网络。“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与欧底庇德斯也有相似的见解:“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也有人说“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
明代大儒王阳明

明代大儒王阳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本文来自网络,整理汇编。《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之答,给出了迎刃而解的方法,即历事方能练心,勤在“..
识人五法

识人五法

本文转载自网络。《史记》中记载一段故事,是说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克。李克列举了五条评判人的标准,供魏文侯作参考。结果魏文侯根据李克所提供的识人标准,录用了魏..
王阳明心学: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王阳明心学: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文章来自网络 整理汇编王阳明心学: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传习录》里记载了王阳明和他的门徒九川这样的一段对话: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
文天祥遇异人指授大光明法、正气歌。

文天祥遇异人指授大光明法、正气歌。

本文来自网络。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官职做到宰相。为官清正。在抵御元军入侵中,艰苦卓绝。在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战败,为元军所俘。他拒绝元将张弘范的诱降,认为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必须以死尽忠。后被杀害,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许多诗文,流传后世;他的气节,光耀千秋。..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识人法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识人法

文章来自网络秦相吕不韦在其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的“论人”一篇中提出:“外则用八观、六验”之识人法。一、八观通则观其所礼。显贵之时看其所行的宾礼,即有地位时,是否趾高气扬,蛮横无礼。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富则观其所养。富足之后看他所养的门人宾客,..
兴学义圣—武训传奇

兴学义圣—武训传奇

山东冠县柳林镇,武训纪念馆文章来自网络。武训(1838~1896),清末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清代平民教育家。作为行乞兴学的先驱,以“修个义学为贫寒”为理想,沿门托钵,出卖苦力,争取施舍,甚至不惜自残自贱,受尽讥笑侮辱和困苦艰难。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武..
韩国老人梦中拜师孔子学汉文

韩国老人梦中拜师孔子学汉文

文章来自网络。韩国93岁的神奇老人两白堂先生梦中拜师孔子学汉文,屡获汉诗状元。“从六岁那年,孔子和孟子就出现在我的梦中,轮流教我学习汉字,学习儒家经书。”“不好好学习的话,还挨板子呢!第二天早上醒来,挨打的地方青一块紫一块的,很疼。”韩国93岁高龄的文相镐老人(字两白堂)日前在接受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